世界濕地日感言

數以千計的紅嘴鷗在昆明城內翩翩起舞,色彩斑斕的野鴨、黑頸鶴在拉薩市裏悠然自得,優雅高貴的白天鵝成雙成對地出現在榮成市郊……每年冬季,這些美麗的“天外來客”總是不約而至,市民們或駐足遠觀,或走近喂食,與可愛的鳥兒共用自然。上述城市為何如此幸運?

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幾個城市至今還保留著原有的濕地。昆明市的翠湖,布達拉宮後面的高原草澤,榮成市邊上的淺水湖,提供了鳥兒們所需要的食物,成為它們理想的越冬場所。

濕地的獨特價值遠遠不止於此。然而,直到20世紀中葉,人類才真正認識到保護濕地的重要性。包括沼澤、濕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灘塗等在內的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水生環境和陸生環境的雙重特性,使濕地成為全球價值最高的生態系統。它是富饒的物種基因庫,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同時,濕地還為人類的生産、生活提供多種資源。因此,人們將濕地稱為“地球之腎”,並確定每年2月2日為世界濕地日。

我國是亞洲濕地類型最齊全、數量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為世界上居加、美、俄之後的第四個濕地大國。由於經濟落後、認識滯後等諸多原因,我國的濕地在上個世紀遭受了巨大的破壞,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圍湖造田使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湖泊面積銳減,該地區調洪、蓄洪能力大大降低,導致洪災危害加劇;肆意排放污水使滇池、巢湖、太湖和海河、遼河等河湖的污染積重難返,這些地區居民的生産、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值得慶倖的是,我國自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後,保護力度後來居上。目前我國約有40%的天然濕地被納入管護範圍,許多瀕臨乾涸的濕地重新煥發生機,退田還湖使洞庭湖、鄱陽湖的面積開始由小變大……

但是,龐大的人口數量、快速的經濟增長和有限的水土資源,使濕地保護還面臨著嚴峻的長期挑戰。認識不足,濕地保護機構不健全,法規不完善,資金投入不足,管理力度薄弱,侵佔、破壞濕地的事件還時有發生。

沼澤灘塗原無用,而今始知“腎”珍貴。在我們日益關注自己的腎臟、想方設法“補腎”的時候,莫忘了保護“地球之腎”! (趙永新)

《人民日報》 2004年02月02日


我國今起實施《濕地保護工程規劃》
黃河口濕地博物館在山東落成
林業局:我國將投資建設225個濕地保護區
周生賢:保護濕地,維護生態安全
濕地不應成為經濟發展的犧牲品
六國聯手開展保護濕地活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