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草原放牧方式發生重大變革

今年的內蒙古大草原一改灰色的色調,變得濃綠起來。碧草連天的草原,使來內蒙古旅遊的人流連忘返。他們在領略了草原風光的同時,也記住了內蒙古幾個“流行語”——禁牧、休牧、輪牧、舍飼。

這8個字是被沙塵暴吹來的,是被大面積的草原沙化嚇醒的。資料載,渾善達克沙地在北京西北部,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源,直線距離180多公里,平均海拔比北京高千余米。專家認為,渾善達克沙地不進行治理,將成為第二個騰格裏沙漠。

是什麼造成了草原生態的惡化?除了多風少雨,主要是超載放牧和濫墾濫耕。於是內蒙古從2000年開始,實施了嚴格的禁牧、休牧、輪牧、舍飼的封圍轉移戰略。

禁牧就是把草場封起來禁止放牧,讓它自然恢復;休牧就是讓一部分牧民幾年內不放牧,政府把他們轉移到其他地區另找出路,騰出草場休養生息;輪牧就是在幾個草場輪流放牧,讓草場有季節的休息;舍飼是大部分牲畜在棚圈裏飼養,不讓天然放牧。

伴隨著連續兩年豐沛的雨量,內蒙古草原出現了多年難見的好草色,連天的碧草令人目不暇接,牧草長勢勝過往年。但你看不到以往遍野的牛羊,取而代之的是打草場上堆起的像烽火臺一樣的青草垛。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草原今年的草色格外好,但牧民傑爾登仍然將羊群圈在棚圈中進行舍飼和半舍飼。他對記者説:“前年因遭遇大旱草場不返青,我便對羊群實行了舍飼。雖説今年草場好,但還是不能把羊完全放出去,在舍飼的同時適當地放一放。”

往年風沙四起的錫林郭勒盟蘇尼特草原,今年的降雨較多,遍野的沙礫已被30多釐米高的綠草所覆蓋,但茫茫的草原上幾乎見不到畜群。

蘇尼特左旗的一位副旗長告訴記者:“由於牲畜超載和連續4年乾旱,全旗草場近年來沙化退化十分嚴重,許多地方已變成了寸草不生的戈壁。為此,全旗從前年開始實施了‘圍封轉移’戰略,牧民們現在全部實行了舍飼或半舍飼。”

在渾善達克沙地,這裡推行了禁牧、休牧、輪牧等措施,綠意漸濃,許多沙丘長出了牧草。記者在渾善達克沙地東南緣的正藍旗看到,全旗絕大多數牧戶都已遷出沙地,轉移到水草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定居,他們通過建設10畝至20畝左右的灌溉飼草料地,逐步實現了由草牧場超載放牧向科學利用草場轉移,畜牧業飼養方式由自然放牧向舍飼半舍飼轉移。

內蒙古的一些專家評價,禁牧、休牧、輪牧、舍飼、半舍飼措施的實施,改變了內蒙古草原千百年來“逐水草而牧”的習慣,使放牧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從而促進了畜牧業生産經營方式的根本轉變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為逐步走向生態畜牧業之路打下了基礎。

據內蒙古自治區畜牧廳統計,目前,全區休牧面積已達1.7億畝,禁牧面積1.2億畝,劃區輪牧0.47億畝,休牧牲畜1037萬頭只,禁牧牲畜2148萬頭只,分別佔全區可利用草場面積和牲畜總頭數的三分之一左右。(高平)

《光明日報》2003年9月4日


蔣高明:還草原以本來面目
我第二大草原大面積提前枯黃
中國超90%天然草原出現退化
退化嚴重的錫林郭勒草原綠了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