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首曲”保護濕地 防止“蓄水池”乾涸

    平均海拔3600米的甘肅省瑪曲縣境內,擁有一片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狀態最原始的濕地。這裡不僅生存著多種珍貴的動植物,而且是黃河水源重要的涵養地。目前,科學家正在積極採取措施,精心保護這片具有重要價值的濕地。

    瑪曲縣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甘、川、青三省交界處。黃河自青海省久治縣進入瑪曲縣後,蜿蜒433公里,繞了一個大圈,又回到青海省瑪沁縣。從進入瑪曲到從瑪曲流出,黃河水量增加了45%。“黃河首曲”瑪曲縣因此有了黃河“蓄水池”的美譽,而這些水絕大部分都來自於首曲濕地。

    瑪曲縣畜牧局副局長華爾寶介紹説,首曲濕地是著名的若爾蓋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球保存狀態最為完整的濕地,它包含泥炭沼澤、苔草沼澤、湖泊和濕草地,其中大面積的高海拔泥炭沼澤地仍處於原始狀態。

    獨特的高原濕地資源,使瑪曲成為了生物多樣性的富集區。據調查,僅在瑪曲縣境內棲息的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就有31種,各種植物有400多種。特別是瀕危珍稀鳥類黑頸鶴的數量,佔目前僅存數量的10%左右,而冬蟲夏草等珍貴植物更多達20多種。

    華爾寶説,“近幾年,首曲濕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正在逐步加強。”20世紀90年代初期,甘肅省在瑪曲縣設立了首曲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各項設施相繼建設。隨後,瑪曲縣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以草定畜、控制載畜量以及治理乾旱草場的工作,以增強草地蓄水功能,減少濕地乾涸的危險。

    據記者了解,由聯合國全球基金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合作,一個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全球意義的項目正在實施中,目前已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旨在解決濕地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促進濕地及周邊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這一項目自2000年啟動,執行期為5年,是迄今為止甘肅省濕地保護引進規模最大的外資項目。到現在已有13批中外專家到首曲濕地開展工作,並培訓各類專業人員125人次,近萬名濕地周邊的漢、藏族群眾接受了相關的宣傳教育。同時,通過技術援助和器材更新,首曲濕地的監測系統已開始運作,管理系統也日趨完善。

    甘肅省林業廳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管理局局長馬崇玉介紹説,通過保護,現在首曲濕地保存狀態有所改善,部分區域蓄水達到1米左右,春季繁殖期還可以看到上百隻黑頸鶴群聚的景觀。(陳俊、肖敏)

     新華社2003年2月8日


系列報道之四:若爾蓋草原在哀泣
系列報道之三:若爾蓋草原在哀泣
系列報道之二:若爾蓋草原在哀泣
系列報道之一:若爾蓋草原在哀泣
若爾蓋不合理開發草原自釀苦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