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著力保護“地球之腎”

    作為我國內陸濕地面積最大、分佈最廣的黑龍江省,近年來加大了對濕地的保護力度,並實施退耕還濕工程。省委、省政府已作出決定,凡未被開墾的濕地,一律停止墾殖和採掘,任何個人和單位都無權批准濕地的開墾。

    黑龍江的濕地資源較為豐富,主要分佈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及東部地區,總面積430多萬公頃,佔全國天然濕地面積的16%。由於多年來濕地被大量墾殖,致使其面積逐年減少。對此,黑龍江于1998年組成了聯合調查組開展全省濕地保護、開發利用狀況的調查,針對濕地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頒布了《加強濕地保護的決定》。

    黑龍江先後建立了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40個,面積達130萬公頃。其中,國家級的有6個,省級的有10個。扎龍、洪河、興凱湖、三江已列入了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同時,該省還開始實施退耕還濕工程,制定了黑龍江省2001年至2010年的濕地保護和恢復計劃。原已簽訂開發協議的農墾總局前鋒農場的25萬畝濕地、虎林市20余萬畝濕地都停止了開發;為保護撓力河自然保護區水位,取消了紅旗嶺農場1.7億立方米容量的水庫建設計劃。這些有效措施産生了積極影響,僅七星河自然保護區一年時間就還濕560畝。齊齊哈爾市還在扎龍自然保護區建起了世界上唯一的丹頂鶴、白枕鶴散放馴養不遷徙種群地。

    全省計劃到2005年退耕還濕8萬公頃,到2010年退耕還濕15萬公頃。重點實施扎龍、洪河等自然保護區水資源補償工程,協調好興凱湖、鏡泊湖等自然保護區旅遊環境管理和濕地保護的關係,切實保護好全省的濕地資源。 (汪波)

    

    《人民日報》 2003年01月30日

    


福建省最高的濕地藏身德化縣戴雲山
香港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和保護濕地
白天鵝在聖天湖棲息(圖)
廣東濕地遭到大規模蠶食應儘快立法
我國最大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在深圳開工
遼寧省對濕地進行搶救性保護
濱海濕地功能衰退 "地球之腎"面臨生態失衡
中國首家濱海濕地自然博物館明年將在東營建成
扎龍:生態補水4億方 濕地之“渴”初步緩解
大興安嶺大黑山濕地珍禽再現
黑龍江雁窩島自然保護區重現原始濕地風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