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退耕還林工程進展順利初顯成效

    實施退耕還林,是改善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增加農民收入,調整農村産業結構,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是現階段我國拉動內需,保持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重大戰略舉措;是西部大開發的根本和切入點。退耕還林工程是我國林業生態建設史上涉及面最廣、政策性最強、規模最大、任務最重、投入最多、群眾參與度最高的生態建設工程。國家按照突出重點、先易後難、先行試點、穩步推進的原則,從1999年開始了退耕還林試點。經過3年試點,達到了預期目的,取得了初步成效,産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在認真總結成功的試點經驗基礎上,國家決定2002退耕還林工程年正式啟動。

    1999年,四川、陜西、甘肅3省率先開展了退耕還林試點。據國家林業局組織的檢查驗收,1999年3省共完成退耕地造林572.2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99.7萬畝。

    2000年,試點在長江上游地區的湖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和黃河上中游地區的山西、內蒙古、河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含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及湖南、河北、吉林、黑龍江等17個省(區、市)的部分縣展開。試點總任務為退耕地造林564.9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701.3萬畝。據檢查驗收結果,2000年退耕地造林合格面積563.2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合格面積697.3萬畝,分別為計劃的99.7%和99.4%。同時,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安排退耕還林任務42萬畝。

    2001年,試點範圍又擴大到了廣西、遼寧、江西3省區,計達20個省(區、市)。完成試點任務為退耕地造林630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845萬畝。

    2002年退耕還林工程正式啟動,工程範圍包括了20個試點省(區、市)及安徽、西藏、海南、北京、天津等全國25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工程縣達1800多個。2002年國家下達退耕還林總任務計劃8593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3970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4623萬畝。截至11月底,已完成6198萬畝,佔年初計劃的83.8%,佔全年計劃的72.1%,其中:退耕地造林2963萬畝,佔全年計劃的74.6%;宜林荒山荒地造林3235萬畝,佔全年計劃的70.0%。

    1999—2002年國家累計下達及確認退耕還林計劃任務12048.1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5779.1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269.0萬畝。1999年到2002年11月底,共完成退耕還林任務9647.4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4770.4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4877.0萬畝。中央投入累計達231.57億元。

    2003年的退耕還林任務計劃國家已正式下達,為10700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5050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650萬畝。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得到了廣大幹部和群眾的積極擁護。

    一是局部地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退耕還林工程已累計新增林草面積9600多萬畝,4700多萬畝坡耕地和沙化耕地退耕還林,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狀況得到緩解。據林業部門監測,1999年先行試點的四川省洪雅縣,坡耕地退耕還林後每畝減少水土流失4.96噸,蓄水18立方米,全縣水土流失面積逐年減少,自然災害發生頻率呈逐年下降趨勢,特別是旱情旱象緩解明顯,2001年全省遭受特大乾旱,周圍縣市旱情嚴重,而洪雅縣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農業生産連年豐收。老百姓高興地説,“退耕還林實施三年來,洪雅的天更藍了,地更綠了,農民富裕了,青衣江的水更清了”。陜西省吳旗縣2001年林草覆蓋率達到49.6%,較1997年提高27.4個百分點,土壤侵蝕模數下降到0.88萬噸,較1997年減少42.5%。昔日的荒山禿嶺已經被茂密的林草植被所覆蓋,一些多年罕見的動植物重新顯現,重點治理區基本實現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溝,良好的區域小氣候正在形成。

    二是增加了農民收入,加快了脫貧致富步伐。據初步統計,退耕還林工程已涉及1333萬農戶約5300多萬農民,平均每戶退耕還林4.3畝。僅3年試點期間就有410萬農戶、1600多萬農民從退耕還林政策兌現中受益,平均每戶補助糧食870公斤、補助現金146元。實施退耕還林的農民,不僅有了可靠的糧食供給,還可騰出勞力從事多种經營和副業生産,增加收入。陜西省吳旗縣洛源鄉金佛坪村農民白佔富一家4口人,承包26畝耕地,1999年將20畝坡耕地全部退耕還林,每年得補助糧食2000公斤、補助現金400元。退耕後,精耕細作保留的6畝川地,再加上院裏搞蔬菜大棚,圈裏養豬養羊,2001年,總收入達2萬元,每人平均5000元,是退耕還林前的10倍。

    三是促進了農村産業結構的調整。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改變了長期以來廣種薄收的傳統耕種習慣,有效地調整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結構。各級政府在開展退耕還林後,大力建設基本農田,發展舍飼圈養,開發綠色食品,開展森林旅遊,培育綠色産業,發展特色經濟,使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生産向林果種植業、畜牧業以及二、三産業過渡,促進了農村産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南郊鄉峽口村5700畝坡地已退耕還林4100畝,農活少了,600多名青壯年進城打工掙錢,剩下的勞力也在發展養殖業和大棚蔬菜,實現了減地不減收。同時,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促進了大量資金和先進技術流向山區,一些公司或個人利用農村廣闊的土地和充足的勞動力,採取租賃土地造林,提供種苗、種羊和技術以及部分資金並回收産品等形式,實行公司加基地加農戶,提高了農業産業化經營水準和土地産出。

    四是全民生態意識明顯增強。通過廣泛宣傳和工程的實施,使廣大基層幹部和群眾進一步認識到了國家以糧食換生態的重要性,了解了“退耕還林、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政策,廣大農民群眾和各種社會力量參與退耕還林和其他生態工程建設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加快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遏制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農民群眾逐步由“要我退”變為“我要退”,真正成為退耕還林的實施主體。陜西省榆林地區從連年遭受自然災害中覺悟到,生態環境惡劣是其貧困的根源,提出與其“年年救災,以糧保命”,不如“擴大退耕還林,以糧換生態”。據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問卷調查,98.5%的幹部和82.2%的農民贊成國家的退耕還林政策,而且85.1%的幹部和58.1%的農民贊成的理由是退耕還林有利於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風固沙、減輕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這説明農民的生態意識已經産生了質的飛躍。

    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實施退耕還林的決策是十分正確的。退耕還林是一項得人心、順民意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必將對我國實現山川秀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國家林業局退耕還林辦公室主任 張鴻文)

    《人民日報》2002年12月26日


依法規範實施退耕還林的重大舉措
李子彬就《退耕還林條例》頒布實施答記者問
周生賢就《退耕還林條例》答記者問
《退耕還林條例》(全文)
國務院頒布《退耕還林條例》 下月20日起實施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