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人魚現象説起:引入外來物種有利有弊

    編者按 外來生物對本土生物環境的影響是環境發展中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好的外來物種可以起到改良本土生物環境的作用,但與本土環境不相匹配、不相相容的物種一旦進入本土環境,則有可能帶來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甚至造成生物災難。本報記者從深入了解食人魚現象入手,對外來物種入侵問題進入了深入、細緻的採訪,寫成系列報道,從今天起陸續推出。

    最近有一種魚引起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這種魚叫做食人鯧,也叫食人魚,原産地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但是這種被稱為“水中狼族”的食人魚,最近卻出現在我國廣州、南寧、瀋陽、成都等多個大城市的寵物市場上,成為受歡迎的寵物。在南寧、海南等地的海底世界、海洋館等場所,也有食人魚在展出,甚至表演如何殘忍地在幾分鐘內把其他魚類吃得只剩下骨架。

    資料介紹,食人魚在原産地被列入最危險的四種水族生物之首。它性格極為殘暴,長著銳利的牙齒,一旦被它咬到的獵物溢出血腥,它就會瘋狂無比,用其鋒利的尖齒,瘋狂地撕咬,直到剩下一堆骸骨為止。僅在巴西的一個州,每年會有超過1200頭牛被食人魚吃掉。它還經常攻擊靠近河水的人類,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婦女不時也會受到食人魚的攻擊。

    可怕的食人魚在我國出現,很快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強烈關注:“危險物種怎能當寵物!”

    生態專家首先擔心的不是人和牛被食人魚咬傷,而是擔心食人魚一旦流入自然環境,其“嗜殺成性”的本性會對本地的生態平衡造成嚴重破壞。有關專家們指出,亞馬遜河流域的氣候與我國南方許多地方的氣候相似,而我國各地的江河流域普遍缺少對食人魚的自然制約因素。加之食人魚對環境的要求比較粗放、而且繁殖速度快,一旦飼養的食人魚失控流入某一流域達到一定的規模時,它們就會大量地“屠殺”水中其他的魚類,對當地生態平衡帶來嚴重的危機,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據有關部門調查,國內市場上的食人魚大多是由廣東購進的,而且能夠一次購進上千條小食人魚,説明這種外來魚種很可能在國內有了繁殖點。而我國檢驗檢疫部門從未檢過入境的食人魚,國內市面上發現的食人魚均為非法入境者。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關於禁止出售食人魚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執法人員不能簡單地將食人魚沒收處理掉,也沒辦法施以罰款等措施,只能要求市場不得出售食人魚,水族館加強管理,防止食人魚流進江河,控制手段顯得比較軟弱。

    國家環保總局自然保護司司長楊朝飛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隨著全球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安全保障問題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外來入侵物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外來入侵物種本身形成優勢種群,使本地物種的生存受到影響並最終導致本地物種滅絕,破壞生物多樣性,使物種單一化。二是通過壓迫和排斥本地物種,導致生態系統的物種組成和結構發生改變,最終導致生態系統受到破壞。國際上已經把外來物種入侵列為除棲息地破壞以外,生物多樣性喪失的第二大因素。目前我國已經大範圍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停止原始森林砍伐和土地開墾,外來入侵物種將上升為危害我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的主要因素。

    外來入侵物種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目前我國大約已有37個外來入侵動物種,90個外來入侵植物種,從紫莖澤蘭、水葫蘆、微甘菊到松材線蟲、食人魚、牛蛙等等,外來入侵物種已經對我國的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社會、經濟造成了危害。

    但是,我們很多人還沒有認識到外來物種入侵所造成危害的嚴重性,或者説認識還不到位,還不夠全面、科學。此次社會輿論對食人魚進入我國的強烈關注,表明公眾的生態安全意識有了提高,但更多的是食人魚自身血腥殘暴的特性帶來的。實際上那些沒有血腥味的外來入侵物種所造成的危害同樣甚至更為嚴重,全面科學地認識外來物種入侵,查清、堵住外來物種入侵的渠道,建立防範外來物種入侵的生態安全機制,已經迫在眉睫。(林英)

    《光明日報》 2002年12月23日


雖然是故鄉 巴西人也怕食人魚
西安發現大量“食人鯧”(圖)
“食人魚”可能已進黃河
武漢全面清查魚市
江門公開擺賣“食人鯧”
廣州大多數市民不知食人鯧之害
廣東對食人鯧展開清剿行動
溫家寶副總理高度關注食人鯧 廣東全省開始清剿
倒賣食人鯧 最高罰五萬
全城捕殺食人鯧 北京海洋館存疑
深圳海洋局今日全市捉拿"食人魚"
重慶市圍剿食人魚
申城有賣"食人魚"
揭開“食人魚”神秘面紗 專家:當心“養魚為患”
揭開“食人魚”神秘面紗
莫把食人鯧當寵物 兇殘食人魚流入千家萬戶(圖)
廣東開始調查 要將食人鯧逐出江河
兇殘"食人魚"悄悄殺入深圳
長春有人暗售國家禁止買賣的食人鯧
南寧封殺“水中狼族”食人鯧追蹤報道
外來生物可能導致生態危機 南寧拒絕食人鯧落戶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