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裏輸出電” 我國垃圾發電産業前景光明

    垃圾堆裏輸出了電 “陽光工程”還需多方扶持

    2002年3月26日,哈爾濱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次點火試燒成功,迄今累計焚燒垃圾2萬噸,發電450萬千瓦時以上。——垃圾堆裏“蹦”出了電字,新綠色能源著實令廣大市民歡欣。但發電企業的領導卻為這座“陽光工程”憂心忡忡!

    這是無法回避的難題。焚燒技術建廠成本較高,建廠費每噸垃圾80萬元左右;由於垃圾焚燒技術在我國尚未規範,建設標準都是按照日本標準設計,全面照抄,加之引進日本設備費較高,初步估算多投入25%即0.5億元的建廠投資;且工廠沒有形成規模,設計規劃為2臺19噸鍋爐配一台3兆瓦汽輪發電機,目前只建成一台鍋爐,迫使一台汽輪機低負荷運作,效益較差。經過測算,只有再上一兩台焚燒爐,使日處理量達到600噸以上,並將日本設備國産化,垃圾焚燒發電才可能創利潤;在國外發達國家居民把垃圾分四類採集(可燃、不可燃、玻璃、塑膠),燃燒垃圾屬第一類和第四類,其垃圾熱值可提高30%以上,相應垃圾運作成本可降低25%。而哈爾濱在垃圾分類標準上沒有要求,而且缺乏分類標準設施,使垃圾中自然混有很多不燃物,在夏秋季蔬菜和果皮較多情況下,為了保持鍋爐的額定參數,在焚燒當中需添加輔助燃料煤,加大了發電成本。據估算,當燃用低位熱值垃圾時每天需加煤36噸,使發電成本大增。

    垃圾發電廠是環保項目,具有不同於其他項目的特殊性。該類項目初期投資大,其功能是處理垃圾,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是第一位的。如果這種項目由企業投資建設,靠自身發電的收益是難以維持正常生産,更談不上收回初期投資。因此,垃圾發電産業具有一般産業和公益事業的兩重性。需要國家相應政策的引導與扶持。

    垃圾處理貼費是國內外通行的做法,日本全部實現了垃圾的無害化處理,現有大小垃圾焚燒廠近1900座,東京市就有21座,靠的就是政府在資金上的補貼和政策上的扶持。這家企業的負責人稱,根據黑龍江省的經濟情況,據初步測算,每噸垃圾補貼達到100元,電價才能維持1.0元/度,企業效益剛好持平。

    “陽光工程”何日能做大做強

    哈爾濱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是從1996年開始運作的。哈爾濱市計委得知中日綠色援助計劃中增加一個垃圾焚燒示範項目後,多次向國家計委力陳這一項目的優勢。國家計委安排日本綠色計劃機構考察團調研多次,最終在預選城市中選定哈爾濱市。隨後,中日雙方展開系列洽談。2000年8月,歲寶熱電開工建設,2001年為擴大發展實力和規模,歲寶熱電與龍電股份組成了黑龍江新世紀能源有限公司,承建和經營哈爾濱垃圾焚燒發電示範項目。

    該項目從爭取項目到選址和籌措資金,一步一個檻。目前的燃眉之急就是政府的資金補貼始終未到位。垃圾處理貼費是國內外通行的做法。現在企業未形成規模效益,如果政府補貼不到位,就有面臨停産甚至被拖垮的危險。

    哈爾濱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領導,對這一産業前景相當看好。據介紹,全省有相當數量的小熱電廠處於停産和半停産狀態,原因是用於供暖的這些熱電廠在供暖期後設備處於閒置狀態;同時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垃圾量劇增,許多市縣的生活垃圾都面臨存放難的問題,垃圾進行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日漸緊迫。這些小熱電廠鍋爐改造後,既可焚燒垃圾發電又可供暖,而改造技術並不十分困難。

    該企業考慮在設備運作穩定後,再上1至2個焚燒爐,使日處理垃圾達到600噸以上。據測算,只有達到這一規模,垃圾焚燒發電才可創造利潤。他們曾考慮和日本公司共同開發中國的這一市場,為省內外眾多的小熱電廠提供垃圾焚燒設備,對中小熱電廠進行改造,實行安裝、調試及技術人員培訓等一條龍服務。

    垃圾發電,未來之路光明燦爛。但哈爾濱垃圾焚燒發電廠卻難以逾越眼前這道溝坎。

    這家企業負責人呼籲:政府部門和全社會都要來關心、支援這一有利於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陽光工程”,促進垃圾焚燒發電産業的發展。因為,衝破“垃圾圍城”,建設生態綠色大都市,大家都責無旁貸!

    資源呼喚垃圾儘快分類

    果皮、塑膠瓶、廢電池……一張張分類標貼雖然直觀醒目,一件件廢棄物卻依舊被信手拋擲。

    不久前,哈爾濱市主要街路設置了200多個分類垃圾桶,啟用後發現大多混淆投放。據了解,受回收能力所限,環保部門也未作分類垃圾箱對待。

    哈市設置的分類垃圾箱雖然貼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毒物質”字樣,但不少行人積習不改,胡亂扔進去再説。一位青年女子坦言:垃圾都是一扔了之,沒想到還要分類。一位扔錯垃圾的先生説:“分類看是看到了,但扔的時候沒去多想。因為平時在家垃圾都是混在一塊兒扔,早就習慣了!”一位中年婦女還告訴記者,她所理解的垃圾分類,就是把能夠賣錢的廢品挑出來,比如廢舊報紙雜誌、易拉罐等。不知道為何要分類,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

    來自哈爾濱市環衛部門的資訊證實:分類垃圾桶收上來的垃圾,需要環衛工人重新分揀。垃圾分類意識的薄弱,已成為阻礙此項工作推進的瓶頸。

    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分類收集可大幅度減少垃圾帶來的污染,節約垃圾無害化處理費用,進行資源再利用。目前,哈市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是填埋,垃圾中一些可回收再利用的資源被白白浪費掉。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垃圾處理無論是採取填埋、焚燒還是堆肥方式,都離不開前期的分類工作,垃圾分類是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前提。

    環衛部門介紹,國外垃圾分類很細,傢具,電器、玻璃等廢舊物品分別送往不同的垃圾場處理。而哈市只有一個無害化垃圾處理場,由於配套設施和資金的缺乏,垃圾分類處理還沒有實質性進展。資金問題一直是垃圾分類收集的“絆馬索”。哈市城管局業務科科長告訴記者:一個分類垃圾桶造價500多元,是普通垃圾箱的兩倍,如果在全市街頭推廣使用,將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由於財力有限,哈市現有的垃圾處理場尚無力配備分選和回收設施。

    環衛部門為市民開列了一份驚人的清單:垃圾分類收集後,每利用1噸廢紙,可造紙0.8噸,相當於節約木材4立方米或少砍伐樹齡為30年的樹木20棵;每利用1噸廢鐵,可提煉鋼0.9噸,相當於節約礦石3噸;1噸廢塑膠再利用可製造0.7噸汽油……

    在行將到來的這場“垃圾革命”面前,已有越來越多的人疾呼通過立法解決垃圾處理問題。

    垃圾發電産業前景光明

    我國能源專家認為,一座城市的垃圾,就象一座低品位的“露天礦山”,可以進行無限期的開發,而開發使用最經濟有效的辦法,就是城市垃圾發電。目前,美、日、法、英、德、意等工業發達國家都將垃圾發電,列入國家“議事日程”,投入大量資金,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大規模地開發城市垃圾發電新技術,並使其趨於商業化。

    我國垃圾發電的市場化、專業化和産業化剛剛起步,為了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垃圾發電事業,國務院制定了資源綜合利用的優惠政策:凡垃圾電廠的上網電量可優先優價,且免交機組上網配套費。國家計委還把垃圾發電納入重點支援的高技術産業化領域,由銀行優先安排基本建設貸款並給予2%的財政貼息;電網管理部門還允許其電量就近上網,並收購全部上網電量,在還貸期內電價實行“還本付息+合理利潤”的定價原則,高出電網平均電價部分由電網平攤。為鼓勵企業投資垃圾發電産業,國家計委還進一步明確可以利用國債資金實施環保設備國産化,其重點領域是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備。

    除此之外,國家有關部門還表示,開發垃圾發電技術,實現熱電持續發展,政策扶持還應該包括:該項目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按照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規定執行。

    城市垃圾處理納入法制化軌道,政策引導和扶持,規範市場,與國際先進經驗接軌走市場化運作之路,就是垃圾發電産業快速發展的加速器。

    前不久,國家計委、財政部、建設部、環保局又聯合發出通知,垃圾收運和處理體現“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實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補貼給垃圾焚燒發電廠。這一舉措,將有利於推動垃圾發電的産業化及市場化運作。據專家預算,如果全國城市每人每年收費24元,全年可收的費用,將超過2000年政府用於垃圾處理的84億元。

    實現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後,還要進一步推行垃圾分類。在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塑膠桶上,分別標上“可回收垃圾(廢紙、塑膠等)”、“非回收垃圾(果皮等)”、“有毒有害垃圾(廢電池等)”,居民把生活垃圾分類放入三個桶中。垃圾分類,一方面要靠市民的環保意識,另一方面,通過立法提供保障。在一場“垃圾革命”的背後,蘊藏著多麼巨大的資源礦藏!(吳曉東)

    新華網2002年12月16日


太原將利用垃圾焚燒發電
垃圾焚燒出綠色能源
成都要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垃圾焚燒是否會二次污染?
天津興建第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
上海垃圾焚燒:五天后並網發電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