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烏素治沙:重造林輕管護

    一面是在沙漠邊緣奮力治沙,人進沙退;一面是與沙漠相近的草原大面積沙化,沙進人退,得不償失。這是記者近日在毛烏素沙漠採訪時看到的真實情況。

    一位有著30年治沙經驗的老專家王北認為,毛烏素治沙走了一條撿芝麻丟西瓜的路。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撿了沙漠邊緣的“芝麻”,丟了天然草原的“西瓜”。在寧夏鹽池縣,多年來治沙的重點放在北部六鄉瀕臨毛烏素邊緣的地帶,治沙項目區幾乎全部放在這裡,每年投入治沙經費都在千萬元以上。並在毛烏素沙漠邊緣實現了人進沙退。但卻忽視了中部天然草原的治理管護,680萬畝天然草場沙化嚴重。在鹽池縣馬兒莊鄉黎明村,1998年就被風沙掩埋,全村40戶人家,39戶搬出了村子。僅馬兒莊鄉就有13個自然村接近於黎明村的情況。如今鹽池中部草原所有的鄉鎮沙化程度都接近於馬兒莊鄉。昔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場大風一場沙”的沙化草地。

    二是重造林,輕管護。撿了低起點的造林的芝麻,丟了管理經營的大戶。治沙項目往往有造林資金,沒有管護資金,造完林後,管護卻跟不上,形成狗熊扳棒子的局面。在寧夏陶樂縣與內蒙古鄂托克前旗邊疆,有一片近3萬畝的天然檸條林。如今當我們身臨其境時,只剩下零星檸條和尚未撤走的檸條管理站。

    在鹽池縣西部大片大片的檸條林邊,我們停下車走進檸條林間,本來可以長得很高大的檸條卻是矮小委瑣,根本無法抵禦曠野中狂虐的風沙。王北指著不到一米高的檸條,痛心地説:“檸條如果及時復壯更新,一株可以長成七八株,每株都可以長到兩米多高。可是由於集體管護,公家的孩子沒人心疼,造成現在的稀落、矮小,大大降低了防風固沙的作用。如果再沒有人管,檸條林將會死去。

    缺乏管護的集體林在毛烏素沙漠邊緣並非個別,有關人士認為,必須從體制上著手才能解決問題。

    三是在治沙主體方面,政府有關部門大力治沙,卻忽視了廣大農牧民的積極參與。這樣就造成了一方面政府在進行生態建設,而另一頭是農民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發展生産。

    鹽池縣是寧夏西海固地區率先脫貧的縣,但近年間,鹽池縣的沙化草原大面積退化,風一起就揚塵,沙塵暴變成了家常便飯。人民生活在風沙線上。就鹽池縣草原面積來看,養羊不應超過30萬隻,而統計數字是85萬隻羊,實際上超過百萬。一些基層幹部説,“鹽池縣的快速脫貧就是建立在農民瘋狂養羊放牧掠奪生態的基礎上的。”

    王北認為,如果不能讓農民由生態的破壞者變為建設者,生態惡化將加劇。而最直接的措施就是改變農民的生産生活方式,使沙區農民逐漸擺脫對草原的依賴,由生態的破壞者變為建設者,制止“人造沙漠”的蔓延。

    在這些方面,毛烏素沙漠邊緣的寧夏、內蒙等地都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內蒙古鄂托克前旗在兩年前開始推行禁牧試點,從今年起在全旗範圍實現了禁牧,在牧民脫離了靠依賴草原超載過牧的生活後,沙化草原出現了久違的綠色。前旗還通過發展舍飼養殖實現了農民增收與生態的雙贏。鹽池縣從今年起在三個鄉開始進行禁牧試點,準備儘快在全縣推行禁牧。

    陶樂縣林業局採取了“鬆開雙手,放錢放權”的造林機制,調動了廣大農民參與治沙的積極性。這個縣規定陶樂縣規定荒地承包期兩年,給農民提供50%的造林經費,若兩年內樹木成活率達到規定標準,林業局還將全額補助農民造林經費。對於兩年內樹木成活率達到標準的土地,由林業局與農民簽定合同,將土地經營權給予農民。徹底解決了過去“有人種樹、無人管護”、年年造林不見林的問題。今年一年就涌現出50多家治沙千畝以上的農戶。

    陜西定邊、寧夏鹽池等沙區農民還通過發展溫棚種菜、棄羊養豬等措施減少了對草原的破壞。加上國家退耕還林還草的政策,人為破壞草原的程度在減輕。但是仍然有大多數農牧民因缺乏基礎投入而繼續過著超載過牧、開荒造田、亂採濫挖等以破壞生態來換取收益的生活。如何使沙區農民儘快走上不破壞生態的沙産業之路,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道課題。(黃會清 劉泉龍)

    

     新華網 2002年12月11日

    


我國沙化國土已佔17% 形勢嚴峻
赤峰“免耕法”防沙試驗成功
中國設立“防沙治沙專項基金” 首筆捐款100萬
沙漠化專家眼中的喜人變化
若爾蓋草原上的治沙志願者 期待牧民覺醒(多圖)
西安大學生自費前往毛烏素沙漠考察生態
治沙“女傑”深居沙窩有“遠親”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