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控制滇池藍藻水華獲突破  

    專家稱這是給高原明珠“造了一個腎”

    滇池藍藻水華污染生物控制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不久的將來,將在滇池治污中推廣應用。

    兩年前,一支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組建的科學工作者隊伍在滇池東北岸的官 渡區六甲鄉小河嘴村安營紮寨,他們負責完成我省建國以來投資最大的一個環保科研項目——滇池藍藻水華污染性控制研究課題。經過近3年的不懈努力,科研人員在“示範區”內為滇池流域的污染治理找到了“良方妙策”。有關專家指出,這無疑給滇池造了一個“腎”。

    2000年3月29日,國家科技部和雲南省人民政府協作共同發佈的“滇池藍藻水華污染生物控制技術研究”項目招標在北京揭曉,該項目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負責,組織省內、外5家高等院校、科研、漁政管理部門共同實施,確定項目“示範區”選址在滇池東北岸寶象河半島東西兩側的湖灣區,緊靠官渡區六甲鄉的小河嘴、福保、星海辦事處及官渡鎮的龍馬、寶豐等辦事處管轄地段,面積約6.1平方公里。按照“遵循生態規律,恢復流域生態良性迴圈”的要求,科研人員制定了技術研究與工程示範相結合,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並重的原則,從生態系統管理出發,通過基於食物鏈網關係的生態調控技術與生態修復技術等措施,達到防治和消除滇池近年來頻發的“藍藻水華”(漁民俗稱“海油”)的目的。

    據資料記載,上個世紀60年代,滇池共有水生和濕生高等植物98種,水生植物覆蓋率90%以上,生長區達到4米深的水中,餌料生物豐富,為魚類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場所。當時生長著桂花魚、金線魚、油白魚等許多名貴魚類,水清見底,可直接飲用,海菜茂盛,能做菜。但隨著人口增加工農業發展,大量的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滇池,導致污染加劇。90年代中後期,滇池湖水污染進一步加重,藍藻數量急劇增加,藍藻水華連年暴發,每到夏秋之際,大量藍藻死亡後,在水面形成一層油亮的厚膜——“海油”。藍藻死亡後釋放的毒素,不僅毒害了水中的其他生物,其腥臭難聞的氣味也污染著人們生活的空間。

    滇池污染引起了國家和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制定總體規劃,分階段投入鉅資先後修建了西園隧道和6座污水處理廠,實施了“零點行動”等綜合治理措施。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滇池工作站技術總監丘昌強研究員昨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説,生物控制藍藻水華(“海油”)是目前比較經濟、有效、省時的治理方法。在“示範區”內,科研人員2年前就放養了200余噸花、白鰱魚用於吞吃藻類,減少“海油”暴發。濾食性生物形成的食物鏈是藻類的“天然殺手”!他告訴記者,生存在滇池水底的底棲動物(如螺螄)也能吞吃海藻,而濾食性生物的排泄物為水生植物生長提供了有機營養成份。在“示範區”內,科研人員種植了紅線草、馬尾巴草等滇池水域內固有的沉水植物,它們被稱為“先鋒植物”,能夠與藍藻搶奪生存空間,控制藍藻的生長。

    對於藍藻富積水域,科研人員實施機械收藻,用水泵帶管將藍藻抽排處理。“滇池湖泊可有效利用的生物太少,水草沒有合理利用。”丘昌強説,科研人員人為地創造了一個生態鏈環,將凡是能夠有效地控制藍藻生長的生物調動起來,但又不能造成生態危害,確保治理的可控制性。他舉了個例子説明,放養的200余噸花、白鰱魚不會在滇池水域上大量繁殖;水草多則水清,太多則形成災害。有效地控制水生生物的生長,恢復和建立一個良好的水生生態環境,將對防治滇池連年暴發的藍藻水華(“海油”)起到扼製作用。 (孫偉 滇池晨報)

    

    《雲南日報》 2002年9月23日

    


25億元治污無果
滇池治理還將怎樣進行?
“三河三湖”水質仍令人擔憂
滇池水質部分指標好轉
“透析”難救太湖滇池 建議恢復自凈功能
對滇池水污染治理的思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