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力打造東方水都  

    昨日,《上海市景觀水系規劃構想(徵求意見稿)》也同時浮出水面。記者發現,有許多規劃構想讓人興奮不已。

    ■五環相連郊區環:連接松江、南橋、惠南、空港、寶山新城及安亭汽車城,同時可通過支線連接金山、海港、嘉定等新城。外環:結合道路外環線和外環線綠帶,整治現有水系和結合規劃排澇河道,辟通外環河。中心環:由蘇州河(市區段)-外環西河-淀浦河-黃浦江-蘇州河構成。東環:白蓮涇-呂家-西溝港-復興島-黃浦江-白蓮涇。北環:由蘇州河(市區段)-黃浦江-復興島-蘊藻-新槎浦-蘇州河構成。

    ■六珠奪目在現有淀山湖基礎上,構想五個大型人工湖泊。

    蘆潮湖:位於南匯區海港新城,面積約5平方公里。浦東湖:位於浦東新區東側五好溝、張家之間,面積約2平方公里。明珠湖:位於崇明縣,屬長江邊灘水庫,面積約2平方公里。嘉寶湖:位於嘉定、寶山之間。金山湖:位於金山區南側張堰鎮,秦山南側,面積約1平方公里。

    蘇州河出遊艇走廊

    在蘇州河與外環線交叉處開始,沿著外環線外側,自北向南,將新開約5公里長的人工河外環西河,與南面的北夏家、新涇港連通,形成河寬25-30米、總長約14公里的河道。這條河北接蘇州河,南通淀浦河,黃浦江、蘇州河、淀浦河因此銜接成環,為上海中心城區鑲上一條絢麗多彩的“水項鍊”。

    在2005年前,外環西河、北夏家和新涇港將結合區域調蓄、防汛、引清調水、兩岸住宅和綠化建設,全線進行綜合治理。初步形成蘇州河至淀浦河的遊艇走廊,展現別墅棟棟、清水潺潺、綠樹盈盈、遊艇穿梭的都市水系新景觀。

    眼下,如果乘小船沿河道狹窄的老水系從蘇州河南下,一路曲折到淀浦河,起碼得花3-4個小時。將來遊艇走廊建成後,雖然還會有航速限制,但即便搭乘“篤悠悠”的水上巴士,走完從蘇州河到淀浦河將近14公里的水路,也用不了1小時。

    淀浦河可駛高速遊艇

    “在淀浦河西段,我看到不少兒童在河邊公園無憂無慮地遊戲,我想,這種親水生活就是我的設計目標。”昨日,實地走了一遭後,美國NBA公司景觀設計師凱蒂這樣感慨。

    凱蒂去的淀浦河,東起黃浦江,西至淀山湖,全長46公里。兩岸有上海先民的居住地———菘澤和廣富林遺址,有上海唯一的集山、水、湖、森林為一體的佘山國家旅遊區,有最具江南水鄉特色的朱家角古鎮,還有現代化的松江新城、大學城和青浦新城,以及新落成的青少年活動中心———“東方綠舟”。

    這是一條極具吸引力的生態休閒線路,更像一條紐帶,連接起上海東部繁華都市和西部嫻靜水鄉。

    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淀浦河景觀水系大致分三段。“十五”期間,西段先啟動淀山湖———青浦鎮景觀段,長約12公里。這一段水面寬闊,水質良好,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旅遊資源豐富,建成後將體現江南水鄉、自然生態、湖泊森林、歷史文化的特色,形象上突出流水小橋、柳岸青瓦的古鎮風貌。

    淀浦河中段,長約18公里,是鄉村別墅、生態景觀段。淀浦河東段長約12公里,東端銜接黃浦江,西到淀浦河東閘,是規劃中的居住休閒娛樂段。據有關人士介紹,在這一景觀段的南方商城附近,將興建一個佔地300畝的水景公園,園內開設遊艇碼頭、水上巴士碼頭和汽車站,形成一個水陸旅遊的集散中心。

    到淀山湖,費時幾何?一位從事水務工作多年的專家説,目前在淀浦河上行駛著許多老式的挂槳機船,噪聲大得不得了,行駛時發出的聲音像打機關槍。另外,兩岸排列著諸多碼頭、堆場、養鴨場,近岸河面還設置了許多珍珠養殖場。乘巡邏艇從黃浦江出發沿途快不了,到淀山湖最快也得花3小時。

    不過,景觀水系建設完成後,河面將拓寬至60-80米,近岸水面的養殖場都要整治,使河道暢通。乘高速快艇從南方商城水景公園出發,到淀山湖就只要1個多小時了。

    設計師看重水鄉特色

    除了美國NBA公司景觀設計師凱蒂外,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代表朱帥君、泛亞易道代表王磊姝昨日也實地踏看了一些河段。兩位專家眼中的親水生活與普通人有何不同?

    朱帥君昨天沿著淀浦河看了很長一段,看到水面航運量很大。另一方面,沿岸不少城鎮、社區都已建設得很美。他告訴記者,景觀水系規劃和設計得結合船運整治,也要和沿岸的原有設計、建設有機銜接,這樣在點、線、面的細部設計時,能在體現時代特點的同時,保持江南水鄉特色。

    泛亞易道代表王磊姝坐船到青浦鎮,再乘車到北竿山,再到外環西河規劃地,一路看到的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她説,在這些地方進行景觀水系開發,肯定將為其他産業,如房地産業的快速發展打下新基礎。“眼下,我胸中還只有一陣陣創作衝動,整體設計概念需要在設計過程中逐步形成。”

    

    《新聞晨報》 2002年8月13日

    


上海西區出現生態化時尚"國際村"
上海張江“矽谷”、“藥谷”規模初具
上海不再建高爾夫球場
上海浦東“一號工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