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環境新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廣東人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對“環境”一詞如此“敏感”。因此,當環境第一次被列為增創的五大新優勢之一而被寫入廣東省第九次黨代會的報告以後,贏得與會代表格外熱烈的掌聲。

    廣東,這個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環境”問題為什麼能引起如此強烈的共鳴?

    環境就是生産力

    環境就是競爭力

    廣東對自身環境的反思,是從招商引資受到衝擊開始的。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沿海以及內陸一些省區市為了進一步吸引外資流入,競相調整戰略,加大投資軟環境建設力度,下功夫在體制、機制、法制上深化改革。上海、江蘇在審批體制上採取外資審批委員會制度,將計委、經委、外經委、工商等部門的涉外職能集中起來,實行一個窗口辦公、一門式服務,收效良好。而周邊國家和地區也在加大投資軟環境建設,逐步從依靠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向改善政府服務、完善市場機制、提高環境競爭力方面轉變。

    我國全面開放,各省市引進外資明顯增加,廣東引進外資也增加,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但是為什麼有些昔日非廣東不“嫁”的外資“過家門而不入”,廣東人坐不住了。他們原本以為:廣東的基礎設施條件好,産業配套能力強,資本市場發育得早,勞動力素質在全國屈指可數,外資沒有理由“移情別戀”。

    為什麼一些外資不再青睞自己?對照競爭對手,尋找自己的不足,廣東人發現:廣東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下降,主要不是“硬環境”不夠好,而是“軟環境”出了問題,集中反映為三個不適應:一是市場機制不健全,與外商要求按國際慣例辦事不相適應;二是法制不完善,與外商要求保障合法權益不相適應;三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滯後,與外商提高服務品質和效率不相適應。

    認識到問題所在,廣東開始從轉變幹部隊伍的思想入手,把過去追求“突破政策”和“變通政策”,轉變到完善法制和建立科學的政府管理模式上來,改變已經習慣的計劃經濟管理手段,運用市場經濟規律辦事。(緊接A1版)政府職能從過去行政手段為主的直接管理,轉到以經濟手段為主的間接管理和依法行政的軌道上來。政府工作的重點是規劃、監督、協調、服務,而不是越俎代庖,對具體、微觀的經濟行為指手畫腳。同時省委、省政府發文規定:政府審批的對象,只能是極少數對國民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安全有重大影響的事項,能夠由市場調節的都要放開。

    1999年開始,一場政府退出市場、轉變職能的“政府自我革命”宣告成功,三大戰役順利完成。第一戰役是政企脫鉤————繼軍隊、武警和政法機關撤離商海之後,廣東黨政機關與所辦的42264戶經濟實體和直屬企業脫鉤,短短一年內數千億的資産實現重組;第二戰役是政府審批制度改革————1999年下半年開始,省政府逐項討論原有的審批事項1392項,決定減少876項(包括部分改為核準制),減幅達63%;第三戰役是機構改革———去年3月,省政府機關編制精簡493%。這次機構改革,按照市場經濟要求,打破傳統管理模式,把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改組為宏觀調控經濟部門,專業經濟部門減少,執法監管部門加強。

    廣東的各種類型的商品市場發育得早,但土地、資本、人才等生産要素市場卻沒有同步發展起來。雖然廣東從1987年就在全國率先推行國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成為吸引外資的一大優勢,但此後的11年,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仍然以行政審批、協議出讓為主,招標、拍賣的僅佔5%,導致土地多佔少用、早佔晚用、佔而不用等不合理現象叢生,土地市場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

    從1998年開始,廣東出臺城鎮國有土地出讓的一系列規範性文件,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土地和有形建築市場開始形成,土地招標拍賣比重大幅度提高。從1998年起,廣州市就已經沒有一寸土地劃撥出去,全部公開拍賣;去年,全省綜合招標率和應招標工程招標率均為100%。

    中長期投資者的信心因此增強,外資參與廣東房地産開發的熱情空前高漲。

    與此同時,整頓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的戰役也開始在廣東打響。去年4月開始,廣東積極響應全國整治行動,提出一手抓整治,一手抓發展,以發展帶動整治,以整治促進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廣東省紀檢、監察、公檢法機關嚴厲查處黑惡勢力和“黃賭毒”活動,對涉及其中的黨員幹部嚴查嚴辦。2001年,在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過程中,廣東工商部門查處各類案件105萬宗,案值30億元,均居全國前列。與此同時,廣州、汕頭等城市信用建設進展迅速。粵東地區原本是市場混亂的重災區,在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上,開始走到全省的前列。

    環境建設要以人為本

    可持續發展才有未來

    廣東雖然地理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但人與自然的矛盾近幾年來越來越突出:

    人口負擔沉重。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廣東總人口達8642萬,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2359萬人,一躍而成為人口第三大省。人口自然增長率多年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外來人口數量也多年保持高水準。

    近十多年來,廣東每人平均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1999年比1990年減少25萬公頃,其中經濟最發達的“珠三角”減少的耕地面積佔七成以上。1992年至1993年兩年廣東就減少耕地1618萬公頃,佔全國總減少量的近四分之一。廣東每人平均耕地面積不到全國平均水準的一半,已經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劃定的警戒線。

    廣東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勻,況且受到污染,主要河道污染逐年加重,大氣污染包括酸雨現象、城市噪音和固體廢物污染也日益嚴重。資源消耗型的粗放式經濟增長模式,導致自然資源大量消耗和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

    日益嚴重的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迫使廣東人重新思考自己的發展方向。

    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提高城鄉環境品質成為幾千萬廣東百姓的共同心願。從1999年開始,廣東省各職能部門、各地市開始行動起來,為河變清、天變藍共同努力。這年9月,省長盧瑞華與各市市長簽訂政府環境保護任期目標責任書;省環保局開始實施《碧水工程計劃》、《藍天工程計劃》、《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廣州市向全體市民鄭重許諾:要在2005年前讓市民到珠江裏游泳!

    與此同時,廣東各城市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的熱潮持續不斷。2000年12月5日,有“綠色奧斯卡”之稱的“國際花園城市”競賽在美國華盛頓落幕,深圳戰勝芝加哥等世界名城,以總分第一榮膺最大城市級別組“國際花園城市”稱號,成為中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也是亞洲首個獲此殊榮的大城市。一年後,廣州也獲此殊榮。

    短短幾年間,當年因交通嚴重擁堵被人戲稱為“超級停車場”的廣州,路變寬、車變快、樓變靚,不再是以“臟亂差”聞名,而成為名副其實的“花城”。1997年,百姓對廣州城建城管的基本滿意率只有27%,1999年這一指標上升到849%,2001年,則又上升到959%。隨著環境的改善,廣州對於境內外的投資者的吸引力大大增強:連續四年吸引外資超過40億美元,上百個跨國公司的大項目落戶廣州,珠三角的一些大企業也紛紛將總部遷往廣州。

    人文環境被視作環境優勢當中最重要的一條。與此同時,上世紀80年代曾被譏稱為“文化沙漠”的廣東,正在實現著從經濟大省向文化大省的跨越,近年來,以成功舉辦九運會為標誌,廣東集中展現了在嶺南文化的創新和繼承、現代商業文化的創造與發展方面的巨大成功。廣東近幾年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前提下,大膽進行産業運作,引入商業競爭,有力促進了文化産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文化産業已經成為廣東一個十分重要的産業,也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截至2001年初,廣東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及文化娛樂業總資産超過630億元,2000年國有文化産業産值較上年增長201%,遠高於GDP和第三産業産值的增幅。

    環境的優化使廣東的經濟一直保持強勁的發展,GDP的增長率保持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個百分點左右,引進外資一直保持全國第一位。今日之廣東,環境就是凝聚力,環境就是生産力,環境就是競爭力,這些新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汪祥榮 龐彩霞)

    

    

    《經濟日報》2002年8月3日

    


第12號熱帶風暴肆虐廣東造成9死12傷
廣東出臺五大措施 認定新一批技術創新龍頭
廣東公佈禁白令舉報電話 五類環保食具唱主角
廣東梅江碧水藍天魚躍人歡
廣東禁止露天焚燒銷毀罰沒物資及假冒偽劣商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