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今年全面啟動退耕還林工程  

    在此前3年試點的基礎上,中國今年全面啟動退耕還林工程。生態專家指出,試點成效表明,這一“以糧換生態”的做法是中國生態建設的最理想模式。

    據國家林業局介紹,今年一年,中國就計劃退耕還林220多萬公頃,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面積260多萬公頃。

    退耕還林工程是中國在生態惡化嚴重的地區實行的生態建設工程。中國政府期望利用大量的庫存糧食和投入一定資金,換取農民把陡坡耕地和沙化耕地退出來,改種草木。

    退耕還林工程自1999年試點以來,已經涉及20個省區的400個縣,共有1600萬農民受益。據統計,兩年多來,中國政府已累計投資210多億元,完成退耕還林120多萬公頃,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00余萬公頃。綠色開始在廣大的中國鄉村蔓延。

    “與其他生態工程相比,退耕還林的最成功之處,在於它考慮到了農民期望得到的近期利益,因而深受農民的歡迎。 ”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高錫林説。

    據悉,在工程實施過程中,中國政府分別對不同區域以每年每公頃2250公斤和1500公斤的標準無償提供糧食給農民,並免費供應農民所需的種子和苗木,按照每年每公頃300元的標準補助生活費用。這些補助政策,退耕農戶可以享受5到8年。

    在內蒙古達拉特旗敖包梁鄉敖包梁村退耕還林示範區,農民敖喜小指著自家的退耕地對記者説:“這些地,就是好年成,一公頃也打不了750公斤糧,而國家一給就是1500公斤,還給錢,這不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嗎?”

    在過去的兩年間,敖喜小總共退了1.6公頃耕地,全部種上了樹苗和灌木。雖然野外天寒地凍,但他每隔兩天就要到退耕地去轉一轉,看一看苗子的保溫設施是否被風吹開了。“如果活幹不好,餡餅也不會給你。”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專家王利文認為,退耕還林提高了中西部的土地利用效率,當地農民可以把以前用在坡耕地上的生産資料集中用於基本農田建設。而有了國家補助的糧食保障,農民就有時間和精力在家搞副業增收,或外出打工。

    “由於充分考慮了農民的自身利益,農民也就不再把國家組織的造林行動當作‘任務’,而是自覺積極地去實踐。” 這位專家説。

    據國家林業局2001年對全國17個省和新疆建設兵團退耕還林核查結果顯示,全國退耕還林合格率為92.28 %,高於其他生態工程。

    中國目前正在實施的生態工程包括: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等重點防護林建設工程、環北京地區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重點地區速生豐産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

    “退耕還林工程既讓荒山綠起來,又讓農民儘快富起來,這無疑是最理想的生態建設模式。”高錫林説。 (柴海亮裴闖)

    

     新華網 2002年2月10日

    


湖南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
青海湖地區40多萬畝耕地將全部退耕還林草
陜西:退耕還林方興未艾
“退耕還林”看效益——延安燕溝退耕還林還草獲成功的三件法寶
銅陵實施大規模退耕還林
減少北京風沙來源 河北壩上將大規模退耕還林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