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環保主義者的綠色生活

    崔紅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一名普通職工,用她自己的話來説,她的每一個細胞每一滴血液裏都融進了環保意識,環保已經成為她多年來的一種生活習慣,儘管為此受了不少委屈,可她仍然執著地為環保事業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情。

    ■不浪費一滴水

    聽一位從事環保工作的同志説,崔紅家裏的水沒有直接流入下水道的,全都經過了多次利用,為了看個究竟,記者近日來到崔紅女士的家,一進洗漱間,就感覺到她在節水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為了充分利用廢水,她把家裏的供水設施進行了改裝,洗臉洗菜的下水管道都改成了活動的,可以用桶把廢水接住,然後用來洗拖布和衝廁所。她家廁所的水箱是無水的,原來她在廁所的水箱上還安了控制清水流入水箱的閥門,因為,每天的生活廢水足夠沖洗廁所。為了儲存廢水她還在每個下水道處砌上了一個盛廢水的池子。然後她再用這些水澆花和小區的樹木、綠地。她甚至還把自己魚缸裏換下的水和淘米水裝進瓶子,帶到辦公室澆花。當記者問及夏天用水多,而廢水又無法存放怎麼辦時,崔紅拉開了陽臺的窗子,指著樓下的一塊平地説,那是樓下鄰居種的瓜、菜,夏天一有水她就給樓下鄰居打電話,然後用一根長管子直接把養魚的水和洗衣服的水引入菜地。

    除了這些直接節水的方式以外,她還堅持間接節水。崔紅不論到哪個飯店去吃飯,她從來不用那麼多碗、盤、碟等,一個碗一雙筷子就夠了,盤子滿了她從來不讓服務員半道換盤子,都是自己用的,完全可以倒掉接著用。她説,誰都想乾淨、省事兒,自來水一開,隨便沖洗是乾淨,不折騰廢水也省事,但會給我們生存的環境帶來麻煩。

    有人還説她太摳門兒,她説,“誰都出得起水電錢,可到了有一天你拿錢也買不到水資源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她也知道,自己十多年來節約的水是有限的,也不可能使黃河恢復斷流,但這是她對環保傾注的感情,她相信自己能感染身邊的人,如果大家都節水又會怎樣呢?

    ■律己也律人

    走進崔紅居住的樓道,你就會發現每隔幾層就會有一個分類垃圾告示和分類垃圾桶,她自己聯繫了回收各種垃圾的人,她還挨家挨戶去做説服工作,讓大家積極配合。她自己家裏更是分類存放垃圾,保鮮奶的盒子她也會用水沖洗乾淨,水倒進花盆,盒子晾幹,放到廢紙處,她説雖然屋裏看起來有點亂,可為了環保必須這樣。剛開始也許覺得麻煩,但成了習慣就好了。

    説到習慣,讓她感觸最深的是單位裏一個北大畢業的小青年的一句話,這個小青年的品質很一般,可他居然説來到這裡不會扔垃圾了,因為北大四年養成了分類扔垃圾的習慣,而我們這裡的垃圾卻沒有分類。所以她更堅定了垃圾分類的想法,她要幫身邊的人養成這樣的好習慣。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電臺這樣的國家單位用紙非常多,大量品質非常好的紙被扔進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混為一體,失去了重新利用的機會。剛開始她每天到辦公室收集廢紙,並把單面用過的和雙面用過的分類放置,後來大家就主動把廢紙給她送去。她還動員大家雙面用紙,甚至去監督大家,為此也招了不少白眼,有人説,崔紅事兒真多,看不慣這個也看不慣那個,乾脆別活了。可崔紅一點也不放在心上,她相信總有一天大家會理解的。有一次播音員也跟她急了:“兩面都是字,你到底讓我念哪一面?”她只好再找到編輯,讓編輯以後把不用的一面用筆劃掉,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這是她三年努力的結果。崔紅也有急的時候。一次,她發現還有人亂扔垃圾,有人將一個杏核吐在一張廢紙上,她便用膠條將這張紙和杏核一起粘到了樓梯口,用中英文同時寫到:這是誰扔的,請以後注意。

    崔紅長期以來堅持環保的精神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1999年,國際廣播電臺想推廣環保活動,團支部書記還特請她做顧問,幫助策劃。在她的提議下,那次活動的宣傳資料都是用廢紙印的,大家也從中受到了很好的環保教育。

    如今,環保已經成為崔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連週末和假期,他們全家也是在環保活動中度過的,或是到郊區義務植樹或是去旅遊景點揀廢電池。她説,這同樣放鬆了自己的身心,也讓孩子培養了環保觀念。告別崔紅女士時,她還送給記者一些用了一面的紙,她説下一個採訪你就用它記吧,支援環保就從現在做起。(郭海英)

    

     《北京青年報》 2002年1月24日

    


污染大戶變臉 環保展館誕生
視點:科學趕走環保秀
芬蘭:環保關乎企業臉面
專家呼籲:中學化學實驗也要注意環保
保護母親河行動倡導從身邊小事做起
南寧“取經”建“綠城”
哈佛環境論壇倡導綠色環保新生活
創造環保奇跡的普通工人
68歲環保老人想遂心願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