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貸款緣何難入患者家

    復旦大學一位患有血液系統疾病的大學生雖幸運地找到了與他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匹配的好心人,但他的父母卻無奈地流下了熱淚,因為為兒子進行化療和補充營養,這個家庭已經用盡了最後一分儲蓄,面對30多萬元的骨髓移植費用,他們只能向師生、向社會求助……

    這是發生在上海的真實故事。在現實生活中,類似這樣的情況時常出現:由於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許多患者在手術面前選擇了效果很差的姑息治療;或是到了治療的最後關頭悄然退出,使之前所有的努力和花費付諸東流;或是錯過了手術的最佳時機,留下了不可逆轉的後遺症。

    醫保改革使求醫問藥和百姓的錢包聯繫得更加密切,面臨動輒不菲的醫療費用,請求社會援助和醫院的減免之外,醫療貸款無疑是最直接、最有力的一條途徑。然而,記者在我國最早推出個人醫療貸款的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陸家嘴支行獲悉:到目前為止,這家支行還是上海這個“金融之都”惟一開展醫療貸款項目的機構,一年多來只有5位市民獲得了貸款。

    一方是無數雙需求的眼睛,一方是令人不解的數字,醫療貸款是“做秀”還是“惠民”?醫療貸款難入患者家的原因是什麼?

    設置的貸款門檻過高,無疑是醫療貸款少有人問津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上海有穩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和自然人擔保成為貸款的條件,銀行方面希望擔保人的月薪最好不低於1000元,因此外地患者和上海絕大多數下崗、退休人員都不得不與醫療貸款無緣。目前,銀行給出的貸款期限最多是5年,和國外的年限相距甚遠,利率參照同期的商業貸款利率,即一年以內的年利率是5.85%、1到3年為5.94%、3到5年是6.03%。

    部分市民對於醫療貸款的心態也是不容忽視的原因。和貸款買房子、買車不同,連看病都要借錢,在許多人心目中,這是一件比較傷及自尊的事情。

    2000年9月正式與上海新華醫院、東方醫院和第七人民醫院簽約以來,浦東發展銀行陸家嘴支行已經在醫療貸款上有所改進。從一開始的僅僅局限于眼科手術的患者才可以貸款,貸款的病種已經適當放寬。然而,何偉立坦言:“我們希望貸款對象治療的是能夠一次性解決的疾病,像腫瘤這樣的慢性疾病,患者和患者家庭的還貸能力實在不容樂觀,所以我們一般不願意參與。”

    那麼,為什麼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家銀行願意做醫療貸款呢?在先行者開展業務不佳的影響下,貸款額度過小和看不到紅火前景無疑阻礙了銀行的熱情。

    設計合理的貸款將為醫保改革後的百姓提供一部分“救命錢”。復旦大學著名教授芮明傑表示:“在降低治療費用、完善醫療保障體系的前提下,我認為醫療貸款可以解決醫療保險負擔之外的剩餘醫療費用問題,可以為百姓解難、救急,理應受到歡迎和重視。關鍵是要在擔保等方面降低門檻,銀行可以爭取國家和社會支援,成立帶有公益性的貸款基金,向下調整貸款的利率。”

    《江南時報》 (2002年01月21日第一版)

    


醫療貸款路在何方?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