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你信幾分?

    陳凱先:中科院院士、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

    周邦勇:中國保健科技學會副秘書長

    沈慧鳳:醫藥工業研究院教授

    張福敏:上海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

    藍先德: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正在舉辦的第六屆上海科技節上,保健品作為依託生物科技的綠色消費品,受到普遍關注。保健品市場一直讓人如霧裏看花,新品迭出,廣告神乎其神,讓人弄不清它們真正的功效是什麼、究竟哪種保健品更適合自己。對那些説得花好稻好的保健品,人們將信將疑,又恨又愛。日前,上海虹口區科技節組委會組織了“生物科技論壇”,一些專家學者對保健品開發的意見,頗給人以啟發。

    主持人:保健品與藥物的區別是什麼?適合哪些人群?

    周邦勇:保健品與藥物最基本的區別是,藥物用於治病,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保健品不能治病,但能調理身體,決不允許有任何毒副作用。保健品適用於亞健康人群,他們因環境、生活工作壓力等原因,雖然沒病,但也不健康。保健品對佔人群50%的亞健康人群及病癒體弱者,可以將其身體調整到健康狀態。

    陳凱先:人類對藥物的研究已從最初的病例實驗,到現在的基因研究。在已發現的人體3萬種基因中,有5000種與疾病有關,而我們現在所有的藥物僅對其中500種基因有醫治效果。未來幾十年,將進入揭開生命奧秘的藥物研究新時期。從分子細胞結構和神經細胞層次上抗氧化、抗衰老的保健品,前景廣闊。

    主持人:該給中國保健品市場的現狀作怎樣的評價?

    周邦勇:中國保健品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上世紀80年代中,是傳統的中醫學概念,如紅棗補氣、紅花補血等。憑著數千年的養生經驗,我國的保健品市場發展很快,1981年全國銷售量還只有幾十億元,到了1988年已達二三百億元。第二代保健品,是上世紀90年代,國家出臺保健品管理法,強調保健品必須經過人體實驗和功效檢測。現在的第三代保健品,又增加了必須明確保健品的機理成份、功效作用等內容,並且要經過90天的人體長期試驗。可以説,經過審批上市的保健品絕對安全,沒有發生過一例安全問題。

    然而,中國的保健品科技含量不高,大多是低水準重復。從1996年以來,我們共審批了3000多種保健品,但能夠在市場上流通的只有800多種,能創品牌的僅幾十種。有80%的保健品企業處於虧損狀態。保健品市場與人們的期望相差很大。

    張福敏:多年來,保健品市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1982年至1983年,“人參蜂皇漿”賣瘋了,一年銷售1個億,還帶動了8個億的相關産品。10年後,“太陽神”打敗“蜂皇漿”,僅華東地區,一年就有6億元銷售量。“太陽神”風光3年後,又被“寧紅”保健茶替代。現在的格局是:東有“昂立一號”,南有“太太”口服液,西有“紅桃K”,北有“保齡參”。保健品在上海一年有67億元銷售額,全國達607億元,並且每年還在以百分之十幾的速度遞增。

    保健品旺銷原因有6個:社會發展快,老人渴望長壽;獨生子女多,家長期望孩子長高長好長聰明;女性愛美,社交欲強,不惜保養投入;節假日多,禮儀交往頻繁;醫保改革出臺,促進保健養生。

    我國保健品企業大多規模小,100萬元以下的企業佔了絕大多數,根本不可能搞基因開發,提高科技含量。許多企業急功近利,後續資金跟不上,往往風光一陣就偃旗息鼓。

    主持人:堪稱“綠色”的中草藥保健品有何優勢?

    陳凱先:21世紀是生物科技時代,也是天然植物時代。我國的中醫藥要義是食藥結合,治病強身,採用的都是天然植物,數千年來的中醫養生文化在世界保健品市場是獨一無二的。其次,在天然資源的豐富程度上,我國僅次於巴西和哥倫比亞。因此,如能將現代科技與傳統的中醫經驗及我國豐富的天然資源相結合,將具有強大的世界競爭實力。

    沈慧鳳:不過,中藥的特點是個性化,不同的人施用不同的配方,難以量化,也就難以批量生産;而沒有機理研究、定量分析,就難以被世界認可。所以我們應該對老牌子的中藥保健品進行二度開發,補其不足,建立一個類似于美國FDA的公證機構,對藥理進行把關,增強可信度。如我國的首烏片、珍珠、靈芝等,若能進行二度開發,就能打入國際市場,展示千年養生的文明成果和天然植物的獨特優勢。

    主持人:入世之後,中國保健品市場會面臨怎樣的前景?

    藍先德:保健品市場的當務之急是做好兩件事。一是重量級的科研人員要參與研究,科學家要投入這項利國利民的事業,把保健品的科研基礎搞紮實,提高科技含量。二是企業要努力將高科技成果轉化為産品進入市場。

    周邦勇:入世,對於中國的保健品市場利大於弊。我國的醫藥研究雖落後於世界,但保健品開發在世界上還是個初生的嬰兒,我國幾乎與世界同步。我國的保健品與藥品不同,是一上市就進入競爭,它從沒有受到政策保護,所以,對入世規則應很快適應。我國還有5000年中醫養生文化的積澱,這在世界上獨一無二。入世後,我們要做好老中醫的“抽屜開發工程”,將個人積累、世代相傳的中醫藥成果轉化為能夠普遍推廣的保健科研成果。

    《人民日報 . 華東新聞》 (2001年11月15日第三版)

    


營養保健品缺營養
性保健品銷售問題多
未來十年保健品市場可能翻番
衛生部通報部分誇大宣傳保健品
揭密:保健品成分為什麼要向消費者保密?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