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要力保“國會”第一大黨地位

曾潤梅

    年底選戰是國民黨淪為在野黨後的首次選舉,能否東山再起、重拾政權,端看此役能否保住“立法院”第一大黨的地位,否則將進一步崩盤。

    一、壓力重重

    在上屆“立委”選舉中,國民黨共取得123席,佔總席次的54.66%,這次選舉因執政權的丟失、親民黨及臺聯黨的成立,勢必對國民黨有所衝擊。

    一是支援者鬆動。國民黨的支援者主要為反對“台獨”、維持現狀的選民以及地方派系票,執政權的丟失卻使其原有支援群體發生鬆動。一者,一些游離于國民黨、親民黨、民進黨以及李登輝之間的支援者紛紛選邊站。二者,執政資源的喪失,使部分以利益為導向的地方派系票搖擺不定。三者,國民黨的政黨支援度一直低迷不前,徘徊在17%左右,遠居民進黨、親民黨兩黨之下。國民黨進行黨員重登記後的黨員數雖然破了百萬(之前號稱200余萬),但能為拉票建功立業者有多少還值得懷疑。

    二是民進黨進逼。為擺脫“少數政府”困境,搶奪“立法院”第一大黨,民進黨鎖定國民黨為年底選戰的主要對手。一者,先後拋出“聯合政府”、“扁宋會”等話題,破壞泛藍軍的選戰整合氣氛。二者,污衊國民黨為“國會的亂源”、“反動勢力的代表”、“人民的公敵”,是政局不穩、經濟衰退、社會不安的始作俑者。三者,大肆挑撥統獨紛爭、族群矛盾,污衊國民黨逼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原則,就是出賣台灣。四者,大力追查國民黨黨産,並宣稱將訂出“特別法”,追討、收歸國民黨産。五者,大力查賄選,並鎖定國民黨候選人為查賄的主要對象。

    三是親民黨搶票。2000年3月親民黨的成立,是國民黨的又一次分裂,給國民黨以重創。一者,親民黨成立之初,不僅原屬國民黨陣營的10多位“立委”帶槍投靠親民黨,國民黨內的前“國代”、前“立委”、前縣長們也紛紛轉向親民黨。二者,原屬國民黨陣營的支援者紛紛加入親民黨,並有20%左右的選民表示支援、認同親民黨。三者,為在首次操兵中確立一定的版圖,親民黨還大力向國民黨挖角,不斷拉攏國民黨地方派系要角。

    四是李登輝追剿。掌控國民黨12年的李登輝,自被迫下臺後,一夕變臉,以攻擊、整死國民黨為能事。一者,糾合一些二、三流政治人物組成臺聯黨,大力向國民黨挖票,雖然那些烏合之眾對國民黨衝擊有限,但許登宮、黃金德、王戴春滿、林志隆、羅志明等具有一定基層實力者,仍會分散國民黨部分票源。二者,自被撤銷黨籍後,李登輝更是氣急敗壞,對國民黨的攻擊近乎變態,痛批國民黨是“外來政權”、“背離本土化路線”、“聯共反臺”,只要他活著,意圖復辟“外來政權”連門都沒有。

    面對各種勢力的衝撞,國民黨要繼續保持上屆選舉的優勢根本是不可能的,國民黨目前最關鍵的盡全力少輸為贏,保住第一大黨的地位。

    二、浴血奮戰

    為保住“立法院”第一大黨地位,從而保持與民進黨相抗衡、整合泛藍軍的實力,避免選後進一步分裂,國民黨卯足全勁。

    一是沉著部署。為鞏固票源、重新喚起民眾的信心,國民黨針對年底選戰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者,大力進行黨內改造,如以民主方式産生黨主席、中央常務委員、黨籍公職候選人,將“排黑條款”、“排黃條款”納入黨章等等,冀圖借此重塑形象。二者,為繃緊票源、壓縮臺聯黨等它黨參選人見縫插針的機會,採實力提名原則,將一線戰將重兵部署“立委”戰場,提名的98名“立委”候選人中,具有強勁實力的現任“立委”佔65位,具有基層實力的縣市議員等佔18位。三者,為爭取選民的認同,樹立“搶救台灣”的形象,推出一系列“還給人民幸福生活”、“搶救經濟為人民、融合族群為台灣”的競選政見;在兩岸關係上,強調“反共不反華,本土化不必去中國化”,明確主張反對“台獨”、追求國家統一;鬆綁戒急用忍,開放兩岸三通等等。

    二是左右開弓。為突破民進黨與李登輝的夾殺,國民黨左右開弓,左打李登輝恩將仇報、“擁獨害臺”,右批民進黨執政無能。一者,對於李登輝的攻擊、謾罵,經過一段時期的忍耐後,最終於9月21日撤銷李登輝黨籍。同時,為避免把“反李”變成“反感”,影響“本土票源”,還特別注重“打李”的策略運用,僅對李登輝的種種批評予以必要的反擊與澄清。二者,痛批民進黨上臺一年半以來,以“意識型態治政”,以致經濟“悽慘落魄”,創造了股市腰斬、失業率高居不下,經濟增長率由亞洲第一變成負增長,全民財産大縮水的“台灣奇跡”。三者,痛批民進黨與李登輝這一對同路人,高喊“兩國論”、“台灣獨立”、否認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只會害死台灣,最終使台灣完蛋,而只有國民黨成為“立院”最大黨才能主導局勢。

    三是操作棄保。國民黨、親民黨、新黨三黨係出同門、票源高度重疊,相互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親民黨與新黨的票數愈高,國民黨要維持選後“立院”最大黨地位的難度就愈大,為避免泛藍軍選民有“國、親、新都是泛藍軍,投誰都一樣”的誤解,國民黨將向選民訴求“選票的最高價值”,強調國民黨才是泛藍軍的正統,也是泛藍軍支援者的希望,只有投給國民黨,讓國民黨維持“國會”第一大黨地位,才能有效制衡執政黨,維護反“台獨”的力量,若投給其他政黨,選票價值將大為減低,並有可能發生只有泛藍軍選民,而沒有泛藍軍的危險。

    國民黨上述措施對於拉抬國民黨的士氣,爭取泛藍軍及中間選民的支援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實力猶存

    雖然2000年3月的敗選對國民黨打擊極大,但這並不代表國民黨在台灣歷經50年深耕的基層實力也隨之崩盤。

    一是資源豐厚。“百年老店”的國民黨,不管在人力、財力還是在基層組織方面都較其他黨更有優勢。一者,國民黨內人才濟濟,尤其是龐大而穩定的財經團隊,在經濟大幅衰退的今天,更令人懷念。二者,台灣的地方選舉耗資甚巨,即使在不買票的情況下,光在文宣、造勢等方面的花費,一個候選人至少需要1000到4000萬新台幣,在經濟不景氣,各黨募款活動甚為艱難情況下,國民黨近千億的黨産更顯珍貴。三者,地方組織極為健全,甚至鄉、裏都有綿密的黨務系統。四者,雖然民進黨取得“中央”執政權,但只是一個空殼,大部分的基層鄉鎮市長都是國民黨籍,基層農會、漁會、信合社也大都為國民黨所掌握。這些都為國民黨在年底打組織動員戰提供極好的基礎。

    二是派系回流。在台灣地方選舉中,地方派系歷來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在今年新人造勢不易的情況下,地方派系更能憑其在地方上的長期耕耘取得優勢。雖然2000年3月選舉後,地方派系有所調整,但大部分仍留在國民黨內。為了保住派系,國民黨採取了一系列的策略。一者,對於那些因黨內“排黑、排黃條款”而無法參選的派系人物,國民黨採取了開放參選的策略,默許他們以無黨籍身份投入選舉,選後仍是國民黨員。二者,在初選過程中,雖有不少未獲提名的派系反彈不斷,甚至揚言參選到底,但在黨中央的積極遊説之下,不滿基本被擺平。三者,為了拉回中間游離派系,黨中央經過一番努力,也取得不小成績,如台中縣紅派“立委”劉銓忠在一陣遊移之後歸隊;黃派掌門人、在去年3月選舉中擁宋的現任嘉義縣長李雅景也重回國民黨參選“立委”。

    三是軍心穩定。敗選後,國民黨士氣非常低迷,但經過痛定思痛,國民黨逐漸走出敗選的陰霾,軍心回穩、士氣上漲。一者,李登輝窮兇急惡的攻擊,增強了國民黨內部凝聚力,“反李”票源紛紛回流。二者,國民黨內的一些親李登輝的本土“立委”,雖在李登輝、陳水扁的不斷拉攏下一度動搖,但在黨中央的嚴加防堵下,他們還是留在國民黨內,並一改“尊李”基調,跳出來“批李”,並高喊“不是本土派就投李登輝一票”。三者,黨主席連戰近來一改溫文爾雅的作風,炮火四射、火力十足,左打李登輝、右批民進黨,光芒甚至蓋過“媒體寵兒”宋楚瑜,不但懂得運用媒體,還會為媒體定標題,甚至會向媒體預告下期節目,因而被國民黨高層稱為“脫胎換骨”,令國民黨候選人信心大增。

    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年底選舉顯得場面冷清,決勝關鍵除參選人本人形象及魅力外,主要在於誰能掌握組織動員的力量,誰的基層經營紮實,這對在地方經營良久的國民黨現任者、派系中人及知名度高的候選人最有利。據島內媒體分析,國民黨98位區域“立委”中,具有當選實力的有70位左右,加上15席左右的不分區席位,國民黨在年底的“立委”選舉中能獲取85席左右的席位,保住“立法院”第一大黨的可能性相當高。

    (本文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中國網2001年11月6日


國民黨要為“立法院”第一大黨而戰
國民黨為陳水扁新書製作“勘誤表”
台灣選戰:國民黨譏民進黨"樣樣都是等一等"
國民黨發言人譴責陳水扁不懂“憲法”
國民黨發表電視競選廣告
趙守博稱選後將有30多名“立委”加入國民黨
國民黨推出“寶貝台灣”競選廣告
國民黨公佈競選歌曲
中國國民黨
國民黨撤李登輝黨籍後黃復興黨部五萬人歸隊
國民黨成立中央助講團拉票
國民黨列狀批駁李登輝
國民黨列狀批駁李登輝
馬英九當“主播”為國民黨參選人助選
還擊民進黨 國民黨發起“還我財産”運動
海峽兩岸
關注台灣選舉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