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要為“立法院”第一大黨而戰   
嚴峻

    今年年底的“立法委員”選舉,對國民黨能否真正實現浴火重生至關重要,國民黨內部已經將此次選戰明確定位為“東山再起的關鍵之役”。選舉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到淪為在野黨後的國民黨是否會進一步分裂、連戰主導下的國民黨今後將如何為自身的發展路線定位等一系列關鍵問題。而國民黨的興衰及下一步的演變,將不僅僅是其一黨的事情,它也將影響到島內政治生態的變化,乃至兩岸關係的變動。

    從目前各黨的提名情況,國民黨自身的一些動作,以及島內總體上的政治環境看,對國民黨年底選情有利的因素主要是:

    其一,國民黨備戰早,在提名問題上較為順利。國民黨淪為在野黨後,就把今年年底的選舉視為黨的重振之機。為了贏得選舉,一方面,國民黨痛下決心,進行一系列的黨務革新,以求以新的面貌和形象投入選戰。在去年召開的十五全臨時會上,國民黨重新梳理了黨的理念,改進了組織機構,公開宣示向“黑金”開戰。為了改變以往黨內不民主的氣氛,今年3月,國民黨進行首次黨主席直接選舉。今年7月底,國民黨又召開十六全,進行進一步的黨務革新,並將此次會議辦成一個“誓師的大會”、“加油的大會”,為年底選舉造勢。另一方面,國民黨早早就進行選舉的提名作業。在十五全臨時會上,國民黨就制定了新的提名規則(即“民意調查與黨員投票各佔提名成績的50%;不分區及僑選‘立法委員’須經全體中央委員行使同意權”)。此後,國民黨以黨內初選、協調、徵召、報備等方式,先後分約20批共提名98名區域“立法委員”候選人;9月29日,國民黨又確定了不分區和僑選“立法委員”的排名順序,至此基本完成了選舉的提名工作。

    其二,國民黨基本肅清李登輝的負面影響,有利於提高黨內凝聚力,也有利於一些原本流失票的回流。由於李登輝退休後不斷地以出書、發言、組黨等方式攻擊國民黨,使國民黨一度十分被動,黨內人心也不穩。但在幾經衡量之後,國民黨終於痛下決心,于9月21日撤銷李的黨籍,最近更是由黨內高層人士頻頻批李,以示國民徹底走出所謂“李登輝路線”陰影的決心。國民黨此舉使黨內不再因為理念上的混亂而徬徨,一些原本因為李登輝走“台獨”路線而不滿國民黨的票源也開始向國民黨回流。據國民黨組織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趙守博稱,這種回流的幅度在原住民、黃復興黨部及連江、金門地區中特別高。

    其三,國民黨選戰經驗豐富,參選人知名度較高,這有利於其選情。國民黨長期在台灣執政,其樁腳遍而全臺各地,現在雖然不再是執政黨,但長期積累下來的人脈資源並不因為國民黨下臺而流失貽盡。特別是國民黨有一套完備的選戰機構,組織動員力強,選戰經驗也十分豐富。加上今年參選人數眾多,其中不少候選人不為一般民眾所認識,而國民黨投入“立法委員”選舉的98人中就有69人是現任,這對國民黨十分有利。因為,一來選民習慣於依熟悉程度投票,知名度高的候選人在這點上佔優;二來當上幾年“立法委員”,一般都能形成一群相當穩定的支援者,而台灣的“立法委員”選舉實行的是“單記非讓渡”制度,也就是説,每個候選人在一個選區內只要贏得相對多數的一定數量票即可當選,這在參選暴滿的今年,對已有相對穩定票源的現任者更為有利。

    最後,在經濟不景氣的今年,相較于其他黨競選經費捉襟見肘的情況,財大氣粗的國民黨優勢明顯。選舉是十分耗錢的活動,在台灣尤其如此。今年其他各黨都紛紛壓縮選舉支出,而國民黨不僅編制了15億元新台幣的選舉預算,還通過其他方式,向各參選人“輸血”,使國民黨參選人與它黨參選人的比較優勢更為明顯。

    當然,也存在一些對國民黨選情不利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在島內民眾“求穩”心態下,“國會亂像説”對國民黨選情不利。台灣政權輪替後,島內政經形勢一片混亂,對此,民進黨當局歸咎於在野黨利用在“立法院”多數的優勢,阻撓、破壞執政當局的施政。一些民眾在當局的這種宣傳下,認為只要民進黨及其盟友能掌握“國會”多數席位,就能穩定執政,台灣百姓也就能過上平靜的生活。這種心態對國民黨力保“國會”第一大黨位置不利。

    第二,泛藍軍票源重疊現象較嚴重,使國民黨面臨親民黨和新黨搶票的窘境。自年初以來,國、親、新三黨就頻頻商議選舉合作事宜,然而,由於年底選戰對各黨都十分重要,泛藍軍間除了少數幾個地方整合成功外,所謂的合作基本上落空。而這三黨的政治理念相近,參選人同質性高,票源重疊嚴重。多年的選舉顯示,泛國民黨支援者總是保持在約佔台灣民眾的60%左右,再增長的可能不大,因此在親、新兩黨都高額提名、全力爭票的情況下,國民黨的票源正面臨兩黨夾搶的窘境。

    第三,失去行政權後的國民黨對地方派系能釋放的資源有限,這不利於其獲得地方支援。“立法委員”和縣市長選舉關鍵都在於地方實力,以前國民黨坐擁大權,往往能以行政權許以地方派系好處,使他們為國民黨輔選。但現在一些地方派系轉向了執政的民進黨,這對國民黨的選情無疑是不利的。

    第四,國民黨的黨産問題成為選舉中被對手攻擊的一大把柄。國民黨長期執政,積累下了龐大的黨産,但也被外界病詬為“國産通黨産”。在這次選舉中,不僅僅是民進黨中一些人要求清查國民黨黨産問題,連一些親民黨、新黨參選人也要求國民黨在黨産問題上説清楚。臺“行政院”還于10月12日專門召開會議,討論國民黨的黨産問題。針對這一事情的爭議,再次引起了島內民眾對國民黨“黑金”形象的回憶與疑慮,使國民黨候選人在選舉時倍受壓力。此外,“台灣團結聯盟”的成立、國民黨撤銷李登輝黨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民黨的本土票源。

    以上可以看出,國民黨選情中的利弊因素都不少,有些因素(如撤銷李登輝黨籍、龐大黨産等)對國民黨的選情即有利也不利。針對上述情況,國民黨採取了相應的選戰策略。主要如下:

    首先,在文宣上主批民進黨執政無能,強調國民黨過去執政的成就及在“國會”多數的益處。目前國民黨已經確定以“拒絕無能政府、還我人民幸福”為本黨候選人共同政見,強調國民黨過去執給台灣經濟帶來的騰飛,並宣稱“只有國民黨,才能幫老百姓過好日子”。國民黨並且指出,只有國民黨及其他泛藍軍勢力佔有“國會”多數,才能對民進黨當局進行強有力的監督與制約,才不會讓民進黨“由著性子胡來”。在最近的選舉造勢會上,國民黨又通過台北市長馬英九公開喊出,泛藍軍佔有“國會”多數,民進黨就應該交還行政權。此外,國民黨痛批民進黨及李登輝、臺聯黨的“台獨”行徑,以及以“本土化”為名挑撥族群矛盾和省籍對立,但國民黨同時也強調自己已經是個“本土化”政黨,以此爭取台灣本省人的認同,並在“搶救經濟為人民”後,又加了一句“融合族群為台灣”,作為競選的文宣總訴求。

    其次,在強調與親民黨、新黨合作的同時,以泛藍軍的“正統”自居,希望以此與親、新兩黨有所區隔,並吸引這兩黨的支援者。為了對抗民進黨及島內其他“獨”派勢力,國民黨強調要與親民黨、新黨合作。但在顧及被親、新兩黨瓜分選票的考慮下,國民黨又強調自己才是泛藍軍的正統,要求選民回歸“正統國民黨”。

    最後,國民黨確定了以“草根性”方式來打這場選戰。國民黨決定調適一種合乎在野黨面貌的選戰方式,以此爭取選民的認同。特別是黨主席連戰放下身段,一改過去貴族氣息進行平民化的喊話,頗受選民喝彩。台北市長馬英九作為黨內超級政治明星,也全台灣跑、站臺助選,更在相當程度上拉抬了國民黨的聲勢。

    目前國民黨已確定了力保“國會”第一大黨的目標,預估在這次選舉中,可拿下85席左右“立法委員”,及以7席左右的縣市長位子。當然,選舉變幻萬千,國民黨的願望能否實現,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本文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網2001年11月5日

    


國民黨為陳水扁新書製作“勘誤表”
台灣選戰:國民黨譏民進黨"樣樣都是等一等"
國民黨發言人譴責陳水扁不懂“憲法”
國民黨發表電視競選廣告
趙守博稱選後將有30多名“立委”加入國民黨
國民黨推出“寶貝台灣”競選廣告
國民黨公佈競選歌曲
中國國民黨 
國民黨撤李登輝黨籍後黃復興黨部五萬人歸隊
國民黨成立中央助講團拉票
國民黨列狀批駁李登輝
馬英九當“主播”為國民黨參選人助選
還擊民進黨 國民黨發起“還我財産”運動
民進黨選戰出陰招 再掀“國民黨黨産爭議”
台灣
關注台灣選舉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