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稱中國應提高人民幣值

    美國《遠東經濟評論》2002年11月28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放開中國通貨,提高人民幣值(作者:喬舒亞艾森曼恩/華盛頓尼克松中心中國研究處副主任)

    曾幾何時,西方經濟學家和投資者們眼中貧窮、落後的計劃農業經濟體搖身一變,成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漩渦。外國直接投資如潮水般涌入,經濟增長率高居不下。中國如變戲法般成功佔據國際出口市場、建設基礎設施以及實現工業化的速度之快,讓所有人,包括那些最頑固的批評者,震驚不已。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的外匯儲備大幅攀升、通貨膨脹率保持在低端、資本項目賬戶自由化穩步進展、房地産業走勢紅火、經濟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地方比中國更適合投資了。

    上個世紀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初期,泰國經歷了與上述狀態非常相似的發展歷程。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從勞動密集性産品基地竄升為高科技消費品製造者的神話提高了工資水準並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狀況。然而,在表面的繁榮之下,隱藏著威脅金融穩定的巨大危險。自由化之後貨幣流通與僵滯的外匯交易之間形成尖銳矛盾,無法配合短期資金流動的波動性和銀行貸款。正如兩年前墨西哥遭遇的一樣,泰國耗費了數十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維護貨幣穩定,但卻未能達到期望的效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一些經濟學家時常敦促中國政府放開外匯交易市場,但收效甚微。目前,中國的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在保障人民幣堅挺的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將大量剩餘的美元、日元以及歐元納入國庫,充實儲備。

    不幸的是,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是以公眾的利益為代價的。中國農村家庭的平均年收入只有區區285美元,而中國的外匯比值一直穩定在8.27元人民幣比1美元不變。如果政府適當放鬆對外匯交易的管制,人民幣升值,在中國強大的經常項目賬戶平衡作用之下,中國家庭的平均收入將會增加。如此一來,中國人的購買能力也會相應提高,從而幫助十多億人提高現有的生活水準,數百萬人脫離貧困的生活狀態。其中,面臨下崗和收入下降威脅的中國工人和農民受惠最大。如果這一部分人的困難得到解決,中國的社會穩定性將空前提高,對政府“對外開放”政策的支援率也將大幅上升。

    然而,更重要的是,即使國際市場購買人民幣的熱情不如預料中那樣高,中國人民的購買力增長的比率相對小,放開外匯交易仍然是改革中國金融及貨幣市場的關鍵步驟。擴大後的外匯交易規模不僅能增加人們的可支配收入,緩解改革帶來的不利影響,還能有力的推動中國金融機構的利率設定及金融服務與國際接軌。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能夠有效地促進中國金融機構改革,幫助銀行擺脫呆、壞帳的累贅。

    當然,外匯交易自由化之後,人民幣升值、國內購買能力提高等變化將抬高中國商品的出口價格。但是,考慮到目前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位已經十分低廉——許多外國競爭者已經被中國製造商從以玩具、紡織為代表的低端工業品生産鏈中排擠了出去,目前,他們似乎有連高科技産業這片領地也保不住的趨勢——中國出口商品漲價只會縮小它們在國際市場上與其他國家産品的價格差距,大多數中國出口商品仍將保持其競爭優勢。

    在中國市場投資數百上千萬美元的歐美公司同樣能夠從中國國內購買力上升的過程中收益。事實上,中國十多億人購買力的提高意味著一個延續了200多年的夢想終於有望實現——那就是世界各地的製造商都有機會將自己的産品介紹到浩瀚的中國市場。另外,中國外匯交易自由化還有可能降低全球通貨緊縮壓力,將部分因此而受到巨大損失的國家拉出泥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五次三番建議,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九月份,中國政府放鬆對外匯比值的控制。如果北京希望避免重蹈泰國的覆轍,那麼,她最好能夠接受這一建議。從1994年至今,人民幣幣值一直保持著穩定,如果中國政府能把握其強勁的經濟發展勢頭,放鬆對外匯比值的操控,那麼,她就能深化改革、減緩貧困、促進本國經濟與全球市場的進一步融合,並且以史為鑒,有效地避免泰國政府曾經犯下的錯誤。

    中國網2002年11月27日


[觀點]人民幣升值?日美出餿主意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