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威脅論在南韓沒有市場

    日本《産經新聞》2002年10月5日文章:中國威脅論在南韓沒有市場(作者:千野境子)

    和日中恢復邦交30週年時日本議員像在北京召開國會一樣大舉訪華的表現相比,處於世界盃和釜山亞運會狂潮之下的南韓,似乎忘記了今年是南韓對華邦交正常化10週年。兩者之間之所以形成如此鮮明的對照,是因為中國威脅論本來在南韓就沒有市場。上個月在(日本)金澤市召開的第十屆日韓論壇上,南韓國際政治學者介紹了與日本不同的南韓對華觀念,引發了相關學者的討論。

    該論壇是由日韓學者、政治家、評論家等組成的民間對話場所。在雙方有四十多人參加的第四會場“中國的興起和亞太地區的將來”上,一位南韓國際政治學者在論及中國興起的意義時,提出“南韓存在著和中國有關的五個謎”。

    第一,南韓沒有中國威脅論。對日本來説,由於中國正在向軍事大國發展,因而日本産生了戒心,但是南韓並不把已經擁有巨大軍事力量的中國視為威脅。

    第二,在南韓,敲打日本的勢力很強大,但對於在朝鮮戰爭中曾是對手的中國卻聽不到敲打之聲。

    第三,幻想中國是能夠代替和美國的同盟關係的國家。

    第四,對中國作為南北關係協調人的作用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這位國際政治學者認為,“中國真的擔心南北關係嗎?對太陽政策有所貢獻嗎?甚至有意見認為美國是自由主義勢力的累贅。這也是一個謎。”

    第五,樂觀地認為在經濟上完全與中國溝通。

    這位國際政治學者把本國與對日截然不同的對華態度用“謎”這個關鍵詞加以概括,其富於啟發性的洞察力使得現場的討論更為熱烈。

    日方有人打比方説,“為什麼呢?老二(南韓)對老大(中國)的霸道無可奈何,而老三(日本)霸道就不行。説到底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南韓和中國建交是1992年8月。這是以盧泰愚總統的北方外交為基礎,繼和蘇聯恢復正常化之後的又一舉動。

    據年輕的日本研究者介紹,南韓現在掀起了一股中國熱。出於對潛在市場的高度期待,韓中貿易即將超過日韓貿易。日本的南韓留學生只有1萬人,而前往中國的卻有3萬人,和去美國的一樣多。

    據説“年輕人中‘不學習中國不行’的意識很強烈”。

    不過,韓方也曾因為這“五個謎”而出現過辛辣的中國論。

    某位政治家曾吐露過自己的心情,“據説因為訪華而不能允許達賴喇嘛入境,這不由得使人對中國的少數民族政策感到疑惑。”

    而且,這種想法被認為是“錯誤領導的一部分媒體的責任”,也有人指出“反美主義和親華感在本屆政權的5年裏有加強的趨勢”。

    從這一系列討論中可以感受到,日中韓三角關係對東亞的將來將變得越來越來重要。

    前面提到的那位國際政治學者敦促南韓發揮新的作用,“日中做得很好的事情,南韓也能做好。今後,南韓應該有充當日中的仲介、調解人的意識。”

    強烈地認識到日韓在中國觀念上的差異是日方的一大收穫,一位原外交官説,“重要的是排除感情上的接近。日本也應當努力不讓南韓發生這種事情”,表示了對今後的日韓關係的期待。

    中國網2002年10月15日


中外時評:中國威脅論的虛實
以中國為假想敵《日本沉沒》在日暢銷
“中國威脅論”的歷史演變
[動向]“中國造危險論”出籠
從“威脅論”到“崩潰論”
[爭鳴]中國的繁榮是假像?
-“中國崩潰論”出臺之前前後後
日本國內的“中國威脅論”從何而來?
採訪美國反華小報《華盛頓時報》
美鼓吹新"中國威脅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