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俄媒體有關中國人向俄“擴張”之爭論  

    A、

    俄羅斯漢學家歐福欽建議 借助中國發展 開發俄東部地區

    《俄羅斯報》7月9日文章 題:遠東車廂(作者 歐福欽)

    在俄羅斯人的社會意識中,中國威脅論流傳甚廣。似乎,我們的鄰國越是順利地變化現代化強國,它向空曠無人的西伯利亞和遠東的“緩慢擴張”就越明顯。

    首先,我們不應忘記,命運本身使我們兩國人民永遠為鄰。調換在地球上的位置是根本不可能的。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是,我們能否從彼此相鄰中獲取益處。如果我們皺著眉頭,把中國人看作是仇敵,那麼他們最終就會成為這樣的人。

    符合我們的利益的做法是:借助鄰國的蓬勃發展,將西伯利亞和遠東車廂接在快速賓士的中國快車上;合理利用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烏拉爾以東人煙稀少的土地。

    中國人也希望同我們和睦相處。務實是中國人和睦相處的基礎。他們親身感受到蘇聯解體造成的消極地緣政治後果。自一個超級大國取代了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的位置以後,北京遭受的壓力急劇加大。俄羅斯成為中國的戰略後方,反過來,中國也成為俄羅斯的後方。

    現在談談“緩慢的擴張”、俄羅斯的東方威脅和西方救星的論點。勞動力的越境移民是當今世界不可分割的特點。能做到的可能只是如何調節移民問題。在這裡舉美國和中國兩個恰當的例子。華僑最多的地方不是在亞洲,而是在美國。因為俄羅斯人口比美國少一半,所以按美國標準,目前,我們的“中國化”程度大約只是美國的百分之一。與此同時,美國“華僑”不僅僅是洗衣工和廚師。華僑給美國科學界帶來眾多諾貝爾獎。而在科技進步的前沿——矽谷,在人數方面,同華僑相當的只有來自前蘇聯的人。

    中國的例子也耐人尋味。內地人如果到香港去工作,必須持特別行政區發放的相關證件。例如,香港需要12名牙科醫生、28名編程人員、80名熟練的高空作業架子工,那麼就允許給這種人辦理年度合同。

    我認為,香港的措施可以成為調節中國勞動力前來俄羅斯務工規則的基礎。俄聯幫各主體應當確定,需要哪種工作人員、多少人數、多長時間。

    在北京討論過雙方在俄中邊境建立第二個香港的主張:日本公司提供設備;俄羅斯提供建設用地,並配備工程科技人員;而普通的中國工人每天騎自行車穿越邊界前來上班。

    來自中國的勞動力可以有效地用來在遠東建設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中國人是出色的建設者。

    最後,就是農業生産,中國農民 的勤勞和效率是無與倫比的。二戰前,朝鮮人和中國人曾生活在遠東,他們處植蔬菜,提供給當地的居民。史達林在把他們遷移到中亞後,蔬菜也隨之消失了。

    我們應當發揮聰明才智,不僅不允許把與中國為鄰變成對俄羅斯的威脅,而且還要將這種鄰里關係變成開發西伯利亞和遠東廣泛地區的杠桿。

    B、

    《俄羅斯報》7月9日文章 題:中國人向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擴張,是禍還是福?(作者 伊. 斯捷普娃)

    阿穆爾大橋的另一端是猶太自治州的起點,那裏有著一望無際的草地和原野。昔日的農場,如今變成了一片荒地。可是再往前走,眼前一片鬱鬱蔥蔥,整整齊齊地種著番茄、茄子和白菜,以及彎腰在地裏忙碌的黑頭髮中國人。

    一位高個子中國人友好地招呼我,説“我是隊長”。這個隊共有12人,承包的地按俄羅斯的標準看相當多。卡梅紹夫卡的當地人有的搗鼓自己的菜園,有的釣魚,多數人都住在城裏。隊長姓朱,他帶我進了溫室,那裏結滿了黃瓜。他説,以後再種茄子、白菜和番茄,最後一茬準備種西瓜。他稱讚哈巴羅夫斯克是個好地方。

    這確實是個好地方。哈巴羅夫斯克是一個大城市,需要許多蔬菜,菜販子也很多。這裡到處可以看到甜椒、李子、大櫻桃、檸檬和香蕉,這都是從外地運來的。公路兩側到處都是出售蔬菜的商亭,想買什麼都能買到。

    有的人懷疑這些蔬菜和水果的來歷,紛紛擁向當地“費奧多羅夫斯基”農場開的唯一的一個商亭。

    其實這些蔬菜水果都是在俄羅斯土地上長出來的,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是中國人從早到晚吃苦耐勞幹出來的。

    最早是人口學家和經濟學家提到中國商品對遠東的“溫柔佔領”的。大家都記得,進口雞腿在俄羅斯風靡一時的情景,結果本國的養雞專業受到了打擊。有人放出風來説,要是俄羅斯不把土地租給中國人及其他外國人,土地將荒廢。理由是,靠外國人在俄羅斯種莊稼總比進口食品強。

    今年夏天,哈巴羅夫斯克附近的許多農場都有中國農民在幹活。現在請外國勞動力是有配額限制的。每個單位必須證明雇用中國人在經濟上是合算的,還要證明沒有合適的俄羅斯人可以雇用。

    遠東的所有南部地區幾乎都有中國人。譬如海濱邊疆區的番茄和馬鈴薯主要産地——十月區的農田裏就有600名中國人。農場中,大部分是中國人。

    雇中國人幹活對農場主來説是有利可圖的,對地區、邊疆區和國家有利嗎?一家通訊社列舉了一個事實:一個姓王的隊長在十月區工作7年掙的錢在家鄉蓋了一幢三層樓房,而這批中國工人卻只給區財政上交了3.7萬盧布。

    俄羅斯的主管部門每個月都能收到中國人要求到俄羅斯養豬、種西瓜和修路的申請。這些申請都要經過仔細研究,考察利用外國勞動力是否合算。

    今天遠東的居民比1989年少了10%,俄中邊界沿線的人口密度明顯減少。而中國一側的人口密度相當於俄羅斯的15至30倍。遠東南部有500萬人,而中國一側則有1億多人。所以,中國人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會到俄羅斯找活幹。只要有活幹,他們哪兒都願意去。

    行政長官和普通的遠東百姓當然不喜歡這種現象。那麼遠東的土地該由誰來耕作呢?蘇聯時期都是從外地招工,招來的人是不會在這裡常住的。這裡氣候惡劣、土地貧瘠、蚊蟲成群。

    C、

    俄羅斯《説法》週刊文章:中國質低價廉商品為何充斥俄羅斯

    在俄羅斯,中國市場意味著什麼?首先是質低價廉的商品。可是卻總是有人逛中國市場。中國市場的顧客即便不是貧困線以下的人,也是接近貧困線的人。當然,買一雙品質不太好的鞋,也比沒有鞋穿強。

    可實際上,中國消費品品質低下首先是我國倒爺的“政策”造成的。最初,在中國冒險創業的商人只信奉一個原則:買得便宜些,賣得貴一些。這樣就給中國人造成一種錯覺,以為不管什麼品質的商品俄羅斯人都接受,只要不貴就行。於是,品質不高的中國商品源源不斷地涌入俄羅斯,甚至還有對身體有害的商品。漸漸地,當我國商品不再短缺,購物有了選擇餘地的時候,中國商品就不受歡迎了。而在許多經濟發達國家,中國商品一直很有銷路。這是因為,中國商品便宜,品質也不錯。現在美國和中國的年貿易額為600億美元,日本和中國之間略少於600億美元,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總共只有80億美元,這幾個數字就能説明問題。對於美國人和日本人來説,中國商品至少是可以接受的,而對於不久前還憑票購物的俄羅斯來説,卻不是這樣。

    俄羅斯每年在對華貿易中實際上得損失120億美元,這個數字也很可觀。這些錢都損失在走私上,當然,這逃不過中國方面對經貿業務進行監督的國家公務員的眼睛。通過對種種情況的分析判斷,兩國經貿關係迫切需要出現一些變化。在可預見的未來,偷逃關稅的人將窮途末路。俄羅斯經濟飽受損失,俄羅斯強力部門和官員對中國企業家橫行霸道,這種現象不會再繼續下去。

    參考消息2002/7/11


俄媒體對中俄軍事演習沉默
俄中國問題專家談俄中關係
俄報認為俄對華政策缺乏遠見
回顧浴血奮戰史 不忘俄中友誼長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