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垃圾大量流入中國  

    美國等一些國家的IT(資訊技術)垃圾大量流入中國,原因是拆卸和處理費用低。這些垃圾大多是經過走私渠道流入的,中國的環境頭號題也變得非常嚴重。在國內最大的廢品處理基地——廣東省潮陽市,記者看到了“世界工廠”中國的另一種景象。

    從汕頭市驅車一個多小時,記者來到了潮陽市貴嶼區。在主要街道“北貴路”上,5名男子正從滿載電腦主機板的小型卡車上缺貨,把貨物搬到拆卸店門前。

    在相鄰的拆卸店,沒有戴手套和口罩的10個年輕人蹲著,正用鐵錘和鑿子從主機板上拆卸半導體元件。在這個長3公里的地段,拆卸店和從售舊電子遠件的店有兩三百家。

    一名拆卸者説:“我們把拆下來的元件銷往深圳市和天津市。”

    在拆掉可以再利用的遠件後,電子産品垃圾被堆放在了梅州河邊。河邊到處可見附帶著鉛塊的主機板等垃圾,燃燒廢兼的氣味十分刺鼻。

    “我聽説,這些垃圾大多是經過南海市的港口從海外運來的。”在河邊撿塑膠、銅和鐵垃圾的王德明(音)説。

    在IT垃圾中,有標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政府機關和銀行的電腦外殼,還有日本電信電話公司的綠色公用電話、日本銀行的ATM。北貴路的道路兩旁和河力的IT垃圾堆積如山,證實了王德明的話。

    當地和外省的農民棄農來到這裡從事回收産業已有五六年了。現在,梅州河邊像王德明這樣靠撿IT垃圾謀生的家庭有30戶。據説,一戶的月收入平均為1000元人民幣。

    記者在北貴路看到了幾輛裝載大水箱的卡車。當地的水質污染情況嚴重,飲用水只能從距離3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運來。

    “我們知道對身體不好,但(與幹農活相比)可以獲得一倍以上的收入。”王德明望著河邊玩耍的小孩嘟噥著。

    “美國産生的IT垃圾980%出口到亞洲,其中90%流向了中國。”美國環境保護聯合會的一份報告如此指出。

    根據這份報告,美國的廢棄電腦2001年高達4100萬台,預計2007年將突破5億台。這意味著美國可能出口約7億公斤的鉛和約130萬公斤的鎘等IT垃圾。

    1992年生效的《巴塞爾條約》嚴格限制有害廢棄物的進出口,但美國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惟一沒有批准該條約的國家。美國政府根據現行法律,允許出口可以再利用的電子廢品。美國環境保護聯合會説:“事實上,美國政府鼓勵向處理成本低的亞洲出口IT垃圾。”

    美國的媒體也報道了美國環境保護聯合會的報告,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已經開始調查。由於IT垃圾中有的來自日本,日本政府和産業界今後可能不得不採取對策。

    中國正在加大限制並取締電子産品垃圾進口的力度。廣州市政府去年以走私嫌疑,扣押了8414台廢棄家電産品。(記者北代望發自廣州)

    日本《日經産業新聞》2002年4月25日


欲罷不能的電子垃圾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