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好萊塢”:印度人挖苦寶萊塢(圖)

    


寶萊塢女影星經典的微笑。

     號稱“東方好萊塢”的印度寶萊塢,最近的日子不大好過。近日,印度英文報紙《亞洲時代》以一個整版刊登了該報對2002年寶萊塢攝製電影的總體評價,結論是一個字:“噓……”。這家報紙似乎不大害怕犯眾怒,因為他們在導語中這樣寫道:“要想從寶萊塢2002年度的大作中選出‘最差’實在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有太多的競爭者。”不過,困難歸困難,“獲獎者”最終還是評出來了,而且有11位之多。報紙在對入選者各自的不佳表現做了一番點評後,似乎還嫌不夠解氣,“捎帶腳”連諷刺帶挖苦地向這些“獲獎者”表示“祝賀”。

    這11個“獎項”分別是:最差導演獎、最濫劇本獎、動作過火獎、穿著暴露獎、才智浪費獎、無聊幽默獎、最可惡抄襲獎、最糟糕投資獎、最明顯“穿幫”獎、最差新人獎

    以及最呆板表現獎。被編輯們挑選“入圍”的影片有幾十部之多,而且被點名批評的演員當中不乏印度電影界的當紅影星。一位印度朋友告訴記者,媒體如此尖銳地批評被印度人視為一大驕傲的寶萊塢,是多年沒有過的事情。不僅如此,印度報業托拉斯也播發了一組採訪影評界人士的文章,以“全年充斥濫影片”為主線,點名指責寶萊塢電影粗製濫造。

    2002年,寶萊塢共生産了226部影片,其中85部為譯製片。按照業界權威人士的看法,這226部影片當中,真正被看好的印度國産片不過5%左右。倒是三部國外譯製片《蜘蛛人》、《極限特工》以及正在上映的007第20集《擇日死亡》讓影院老闆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裏不至於賠得太慘。

    針對影片品質下滑的現狀,影評人士指出,從情理上講,寶萊塢由於承載著年産數百部影片的盛名,日子久了難免力不從心。但問題並不是觀眾和媒體存心在雞蛋裏挑骨頭,而是一些劇作家和投資商在利益驅使下,把精力過分集中到作品的商業收益上,忽視了作品的思想和藝術深度以及內在感染力。他們要麼一味抄襲模倣西方電影的拍攝手法,把故事情節搞得不倫不類;要麼因循守舊,題材雷同,情節總是老一套———歌舞加愛情,英雄鬥黑幫。結果是傳統沒保住,創新也談不上。而一些名演員為了“創收”,常常疲於奔波在幾部片子的拍攝場地之間,致使表演水準大打折扣。

    這種情況不僅反映在其國內電影市場萎靡上,在開拓國外市場方面也接連遭遇挫折。2002年10月在首都新德里舉辦的第三十三屆印度國際電影節上,儘管組織者準備了上百部近年攝製的新片供國外採購商挑選,但感興趣者寥寥無幾。 (張靜宇)

    《環球時報》 2003年2月14日


寶萊塢追趕好萊塢(下) 
寶萊塢追趕好萊塢(上)
印度電影生産基地"寶萊塢"之黒幫風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