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環境政策調整又一年 環保已見顯著成效

     2002年是德國政府對環境政策進行重要調整的一年,而可持續性又是始終貫穿各項調整政策的一根紅線。通過一系列的調整,德國已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揚起風帆。

    跨入2002年,德國社會首先經歷了一次環境意識的“經濟刺激”。根據相關政策,德國生態稅從今年開始進入第四實施階段。每公升汽油在此前基礎上加徵3.07歐分的生態稅,低硫柴油和電費價格也相應增加,從而使德國每公升汽油價格中所含的總稅額達到62.38歐分,低硫柴油和電費總稅額分別達到43.97歐分和1.97歐分。價格杠桿的作用迫使德國民眾意識到:誰給環境造成更多的污染,就必須承擔更多的賠償責任。

    生態稅是德國實施可持續發展計劃的重要政策,也是減排溫室氣體的有效手段。此外,德國還在今年對整個國家的能源持續發展做出了大刀闊斧的調整。4月底,德國“全面禁止核能法案”正式生效。該法案是德政府在“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並大力節約能源”的調整方向下醞釀出臺的。儘管核能在目前許多國家尚是方興未艾的新能源,但德國基於對核廢料處理及經濟等方面的考慮而“先行一步”,對現有的19座核電站做出了到2020年全面停止運作的強制規定。

    與此同時,德國的風力發電建設卻“一帆風順”。2001年,德國風力發電營業額達35億歐元。今年上半年,德國又新建830座風力發電風輪,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4%,也使目前德境內發電機總數超過1.2萬台,約為歐洲總數的一半。根據德國風能聯合會的數據,目前風力發電佔德國總發電量的3.5%,10年內將達到10%。

    在對能源生産這一現代社會賴以生存的基礎方面做出重大調整的同時,德國還注重對工業生産的方方面面進行與環境相關的改革。如德國政府4月批准了一項法律修正案,規定汽車生産廠商與進口商有義務回收報廢車輛。10月,德國政府與歐盟成員國達成協定,要求歐盟境內的電器製造商義務回收各類廢舊電器,並在電器生産過程中更嚴格地限制使用特定的有毒原材料,並自行承擔這些電子垃圾回收處理和消除環境污染的相關費用。

    汽車、電器等行業都是德國的支柱産業,是德國跨入發達國家行列的工業基礎,也是德國民眾生活達到富裕程度的物質基礎。但是,這些行業也日益嚴重地破壞著環境,並成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潛在障礙。具有前瞻意識的德國政府深刻領悟到:“可持續發展是德國在未來國際形勢中保持競爭力的一把鑰匙。”

    通過一年來在環境方面所做的許多政策調整,德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已見成效。以溫室氣體減排為例,德國在今年已達到距離《京都議定書》中所規定的目標僅差兩個百分點的成績。儘管許多改革措施還面臨著不小的經濟壓力及需要民眾理解等困難,但正如德國綠黨在向民眾解釋生態稅時所説的,“你可以不喜歡它,但你必須理解它”。“環保”二字,正越來越深刻地印在德國民眾的意識中。

    新華社 2002年12月26日


德國旅遊局佈公告顯示:德國旅遊業正穩步回升
德失業者超400萬失業率9.7%
走進歌德的世界 :訪問德國魏瑪歌德故居
德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洗衣酒吧
德國科學家研發可治病的衣物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