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日本大米文化:“包飯糰錦標賽”

     日本人以大米為主食,日本的文化也就與大米有了不解之緣。不久前,記者參加了日本大米産地新瀉縣守門村的一個別開生面的慶豐收大會,名稱為“包飯糰錦標賽”。

    新瀉縣在日本以水好人美大米香而聞名。日本銷售的礦泉水中有許多産自新瀉。新瀉産的越光牌大米更是全國聞名,守門村則是越光大米的主産地之一。村子舉辦包飯糰錦標賽目的就是在宣傳大米的同時,增加農村與城市的聯繫。

    包飯糰錦標賽分為速度比賽和藝術比賽兩項內容。速度比賽是在規定時間內看誰包得最多。傳統上日本人出門最方便的乾糧就是米飯糰子。半碗米飯包成三角形狀,裏面放一個腌制的酸梅,外面裹一片幹紫菜,不僅滿足簡單的充饑要求,而且保證了營養,攜帶方便。但飯糰包起來並不容易,因為日本米飯粘性大,兩手一使勁,米飯沾滿了手掌,但不用力又包不出形狀。為此,主婦們都準備有蘸手水,但如果蘸水過多,又容易使米飯鬆散,更難捏成飯糰。據説,迄今的最高紀錄是3分鐘包21個。今年從日本全國報名而來的47名選手上場,經過比試,最終,從橫濱來的一位家庭婦女以3分鐘包24個的最好成績奪得今年的冠軍。

    藝術組也以米飯為基本材料,同時配以黃瓜、蘿蔔、紫菜,講究藝術形象和藝術內涵。許多人都帶著設計圖前來參賽。有的父子結隊,有的全家上場。比賽結束後,經過村長、村議長、教育委員等組成的評委會的嚴格評選,評出每組的冠亞軍,當場頒獎,獎品就是越光大米。

    守門村舉辦飯糰錦標賽的初衷是慶祝豐收,每年的秋收結束後舉行,今年已是第11屆。全村面積近120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最大的村落之一,但其人口不足5千。現在,這一活動又有了城鄉交流的作用。村裏利用飯糰錦標賽,宣傳了當地大米,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當地的溫泉、旅社及家庭旅館處處遊客盈門,連附近的自然公園,遊客也增加了好幾倍。同時,城裏人也利用這一機會增加對鄉村的了解。記者看到,參加活動的人許多來自東京、橫濱等大城市,有的家庭是連續多年參加,通過這一活動對孩子進行了鄉村知識教育。

    與村長野村學先生的交談讓人聽出一絲心酸。他説,今年農業取得了大豐收,收成指數達到110%,可謂年景很好。但是談到日本農業的發展和接班人問題時,村長又表現出了一種無奈。與日本全國的農村一樣,這裡的農民大部分是上年紀的老人和家庭婦女,人稱“爺爺奶奶農業”,而年輕人都流向了城市。現在村裏組建了互助公社,推進農業合作,並設立農業發展財團培養農業接班人,但收效甚微。可見,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日本農業的未來可想而知。或許,這就是日本農業前景的真實寫照。

    《中國青年報》 2002年12月13日


日本農水省為大米配"身份證"
日本一婦女吃到“人肉”飯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