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故意露出秀髮——英國記者筆下的伊朗

    伊朗,這個神秘的波斯古國,經常被描述成嚴厲神權統治下的伊斯蘭國家。然而伊朗社會卻有著不同於鄰國、其他阿拉伯國家的一面,就像藏在面紗後的伊朗女子的面孔,神秘而鮮為人知。

    戴面紗的“開朗”女人

    飛機漸漸升空,我憑窗眺望著越來越遠的陸地,腦海裏漫無邊際地想著,不知第一次伊朗之行會遇到怎樣的事情。昏昏沉沉中,耳邊傳來一個輕脆的聲音,“先生,您可以換個座位,坐到我這邊來嗎?”我抬起頭,看見鄰座一位戴著面紗的伊朗女子正向我投來探詢的目光。她攤開一本發黃的英語書説:“我的英文課本上有些問題,您可以幫我解答一下嗎?”我立刻覺得受寵若驚,同時驚訝于她的大膽。要知道,在倫敦飛往德黑蘭的航班上,一名頭戴圍巾、獨自旅行的阿拉伯女子主動要求我換到她旁邊坐,這的確有點不同尋常。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便是交換學習時間,我教她英文,她教我幾句簡單但或許能派上用場的阿拉伯語。

    到達伊朗後,我發現像許多阿拉伯國家一樣,伊朗婦女戴頭巾是強制性的,就連訪問伊朗的外國婦女也必須遵守這個規定。在德黑蘭機場有一個醒目的通告:“姐妹們,佩戴頭巾是我們伊斯蘭文明的表現。”當地女子對這個禮法自然不敢違背,但很多年輕女孩戴頭巾時,總是盡可能少地遮住頭髮,頭巾松松地搭在頭上,甚至幾乎只能遮住後腦勺,濃密的頭髮會充分暴露在陽光下,暴露在眾人的視野裏。如果有人上來責難她們,她們會邊忙著整理,邊一臉無辜地説,“天哪,看看這風把我的頭巾弄成什麼樣了。”

    黃昏後的伊斯法罕在夕陽退卻後越發美麗。晚風中大街上游蕩著不少少男少女。女孩子們把她們的手機號寫在小紙條上,假裝不經意地丟在地上,然後走開。男孩子走過去撿起來,按照紙條的號碼撥打,用熱切的目光打量著街對面接電話的女孩。

    在家能收看“敵國”電視

    對我來説與想像中不同的是德黑蘭街頭的宗教氣氛遠比開羅要淡得多,甚至可以説,德黑蘭看起來是中東地區最世俗化的城市。在這裡,更多感受到的是迎面而來的城市氣息。街道兩邊五光十色的宣傳畫上,偶爾有“美國之死”之類的標語。如果不仔細留意,甚至很難發現這些措辭激烈的標語。

    到德黑蘭後第二個重大發現是,絕大部分伊朗人都是“正常人”,如果他們對什麼事狂熱的話,那肯定是出於個人的強烈好惡。實際情況並不像我們從電視中看到的那樣:狂熱的崇拜、躁動的人群……西方社會一直認為那就是伊朗的現狀,並且這種狀況會一直持續下去。

    在伊朗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儘管購買衛星電視接收器是違法的,甚至還有被抓的危險,但全國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口都能接收衛星電視,人們坐在家裏就能看到“敵國”的電視節目。對使用虛假證件購買接收器的罰款只有約5英鎊。如此“公道”的罰款當然讓伊朗人對那些規定置若罔聞。衛星電視的普及不值得大驚小怪。合法的正規電視頻道裏同樣播放一些言情故事,但所有涉及接吻的鏡頭通通被刪去,畫面經常被重新配音。結果是,片中的男女戀人往往被改編成兄妹關係,整個故事看起來非常有意思。

    德黑蘭的市郊有個風景如畫的公園,園內古木參天、溪水潺潺,曲徑通幽之處便有咖啡廳和野餐營地。幾個較為古老的小店還是最後一位伊朗國王時期留下來的,近年新建的咖啡館都很具現代感,星羅棋佈在公園的各個角落。公園不單是人們休憩放鬆之處,更是年輕人的心儀之地。這裡隨處可見的陡峭石階讓那些上了年紀的人望而卻步。毛拉(穆斯林國家對精通伊斯蘭神學的穆斯林的尊稱)自然不會看見年輕人的大膽行徑。年輕人可以不受打擾,盡情享受自己的溫馨。

    同樣受到“現代病”的困擾

    德黑蘭本質上是個現代化的都市,有著大城市的繁華與喧鬧,也受困于大城市的種種弊端:交通阻塞、空氣污染、毒品走私、艾滋病及其他種種問題。從德黑蘭附近的山坡上看,每天早上,一片黃褐色煙雲就會從市區緩緩升起,有時候會越積越厚。由於政府的高額補貼,這裡的汽油只賣到國際市場價格的20%,這更加劇了污染和交通堵塞。

    不管鄰國阿富汗的政權怎樣更疊,大量的毒品———大麻、鴉片、嗎啡和海洛因都會源源不斷地涌入伊朗,再經這裡轉道歐洲和美洲等其他國家。據有關部門報道,今年的前9個月,當局繳獲了113噸毒品,逮捕了8.4萬多名販毒嫌疑人,同時有42名警察在抓捕毒犯時被殺害。據總統的毒品犯罪顧問阿裏阿什米透露,現在的情況要比塔利班統治時期糟很多,因為新的阿富汗政府根本就無力打擊毒品走私。伊朗自身也深受毒害,在伊朗的7000多萬人口中約有27.5萬人吸毒,這使得與毒品有關的問題成為了伊朗嚴重的社會問題。

    在同伊拉克長達8年的戰爭過後,伊朗人口銳減。為了補充人口,政府鼓勵生育,結果導致現在半數以上的人口年齡在15歲以下,年滿16歲的公民就具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為了給新成長的一代提供工作,伊朗每年必須創造76萬個工作機會,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就業上的困惑讓不少年輕人感到前途渺茫,心情沮喪。

    社會關係很複雜

    在伊朗,傳統與現代、保守與改革、民主進程與神權統治之間的矛盾比人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各方勢力都存在分歧,但它們又都彼此依存,它們之間的界線也經常被模糊、混淆。另一方面,伊朗一直以來堅持雇傭外國分析家,協助進行國內外的經濟、社會等一系列問題的分析研究。所有這一切,都讓人無法了解到伊朗的本來面目。

    此外,伊朗的社會問題還表現為年輕人和老一輩之間的矛盾,老人們建立了許多道德規範,而年輕人則經常喜歡向這些道德規範挑戰,挑戰傳統似乎是全民性的,大家樂此不疲。(摘自10月28日英國《衛報》)

     《環球時報》 2002年11月8日


"敢為天下先" 伊朗出現首位女巴士司機
伊朗末代王后的流亡歲月(圖)
伊朗男子,能娶“合同妻子”(圖文)
傳統與現代的磨合——伊朗印象之一(圖文)
[記者感受]伊朗初印象
伊朗提高婚齡女13歲才可結婚
伊朗“拘捕”芭比娃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