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感受]伊朗初印象  

    去伊朗採訪之前,多少懷有幾分神秘之感。伊朗位於中東地區,南北連接波斯灣和裏海,東西連接中亞、南亞和阿拉伯地區,是世界東西文化的交匯點。這裡是亞洲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之一,也經歷了複雜的社會變遷和文明演變。近年來,伊朗發生的伊斯蘭革命及其在國際舞臺上的角色受到了廣泛關注。

    在伊朗採訪的幾天中,一個突出的印像是,傳統的伊斯蘭文化和現代文明的許多特徵在這裡共存和磨合。

    在德黑蘭街頭,身著黑色長袍、頭戴黑色頭巾的婦女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但也有不少女性穿戴淺色的風衣和頭巾;清真寺是人們虔誠禮拜的地方,但在那裏也可以看到舉辦文化藝術培訓活動的告示;在德黑蘭,人們可以看到基督教堂和猶太教堂……從這一切可以看到伊朗文化內在的一種寬容和簡約。

    此次訪伊的中國記者中女性居多,伊朗婦女問題便成為一個突出話題。赴伊之前,伊朗駐華大使韋爾迪內賈德曾開玩笑説,在伊朗家庭中,“妻管嚴”的現象比較普遍,他的話在伊朗得到了某種驗證。陪同記者的穆薩維曾在北京大學讀過書,中國話很流利,他的一句常用語就是:“這個問題需要回家請示。”

    雖然在服飾上特色明顯,但伊朗婦女的神情卻相當開朗,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在各行各業均可看到職業婦女的活躍身影。在德黑蘭的文化中心,在各種博物館中,從事文化學習和進修的女性似乎大大超過男性。據説在大學中,女性的比例也很高,在不少高校中要佔到70%。

    伊朗歷史上第一位女副總統瑪蘇梅埃卜特卡爾在接受採訪時説,在伊斯蘭革命之後,婦女的地位和作用有了很大提高,這種變化是實際的,是隨處可見的。在伊朗,6—11歲的兒童受教育率為97%,女高中生中的60%多可以上大學。在政府部門中,1/4的部中有女性副部長,在議會中有13名女性議員。她認為,伊朗政府重視婦女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積極促進婦女事業,保護婦女權益,形成了自己的婦女發展模式,但西方國家並不了解這些。

    埃卜特卡爾副總統本人的經歷極富傳奇色彩。她生於1960年,1979年伊斯蘭革命發生時,她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成為當時伊朗初期革命的象徵和主要發言人之一。此後,她接受了完整的大學教育,獲免疫學博士學位,在專業上著述頗豐。她曾當過一家重要婦女雜誌的總編輯。1979年,她成為伊朗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內閣成員,最近又被哈塔米總統任命為副總統。埃卜特卡爾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告訴記者,當她面臨從政選擇時,曾和丈夫、孩子商議,得到了他們的支援。現在,她主管伊朗環境保護局,公務繁忙之中,她仍努力保持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注重對他們的教育。她的孩子也極為關心環保問題,這是他們之間的共同話題之一。埃卜特卡爾可以説是伊朗婦女成功的象徵。

    在伊朗,記者採訪了德黑蘭市市長、文化和伊斯蘭指導部副部長、外交部副部長、新聞發言人等政府官員。許多官員不僅對本民族文化認同感很強,而且大都具有較高的學術或專業水準,視野頗為開闊,談吐風趣詼諧。例如,伊朗文化和伊斯蘭指導部副部長曾是大學教授,同記者談起了老子的“法自然”之道。這位副部長在談到伊朗與美國的關係時説,伊朗對美國也採取和平政策,但美國要改變對伊朗敵視和干涉的政策,言談之中全無“邪惡”之類惡語。在伊斯蘭教義和法律的框架內,一些現代觀念,如社會公正、平等人權、環保等均已為社會接受,納入主流的觀念體系。

    據我駐伊朗使館的一位官員説,伊朗政治體制中的共和特徵相當明顯,民選制度已開始確立。誠然,一個變革中的社會肯定存在許多不同意見和觀點,貧困、經濟腐敗、就業是伊當前亟待解決的難題,但從報紙上看,維護穩定已成共識,通過公開討論和民主程式,社會已能對不同意見進行有效整合。

    伊朗社會似乎較為和諧,人們相處頗為謙讓、禮貌,未見公眾場合中有爭吵現象。伊朗社會的誠信度也較高,據一位做摩托車和自行車部件生意的中國商人説,他採取了先付貨後付款的方式,伊朗客戶從未失信。

    在伊朗採訪不足一週時間,走馬看花,浮光掠影,對伊朗只能做粗淺的觀察,但所見所聞仍給人以深刻印象。“百聞不如一見”,確是接近事實的不二之途。 黃晴 謝湘

    《人民日報》2002年07月2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