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尼 在當美國外交的家(圖文)

     美國外交政策誰主沉浮,不是國務卿鮑威爾,不是好戰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也不是一直出現在布希身邊的國家安全顧問賴斯,而是像影子一樣的——

    如果要問當今布希政府中哪一位官員對美國的外交政策施加的影響最大,那麼答案也許會出人意料。他們既不是民意測驗勝過布希總統的國務卿鮑威爾,也不是媒體中頻頻曝光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抑或是一直出現在布希身邊風頭甚健的國家安全顧問賴斯。這位能夠左右美國外交政策的大人物即是處事謹慎,不愛拋頭露面,習慣在布希總統影子下工作的美國政府的第二號人物,也就是現任副總統切尼。

    ■定下“9 11”後的外交政策基本方向

    自2001年1月就任副總統以來,特別是“9 11”事件後,切尼這位美國政府的第二號人物對美國的外交政策的影響越來越大。君不見:正是他臨危不懼,在美國遭遇“9 11”恐怖襲擊後,當即挑燈夜戰,與他的10多名助手一起制定了“9 11”之後美國的對外政策的基本方向,確定了將打擊恐怖主義和拉登為首的“基地”分子作為美國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接著又是切尼憑著他那敏銳的洞察力和分析力,不斷在布希總統身邊吹風,説服布希相信薩達姆政權的存在將對美國的威脅日益增大,特別是薩達姆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將損害美國的全球利益。為此,布希總統在阿富汗反恐戰爭取得階段性成果後,又馬不停蹄地把打擊薩達姆政權的任務放在頭等重要的地位。

    今年8月,正當布希總統在得克薩斯州自己的家鄉牧場休假時,美國國內要求調查“9 11”事件的情報失職者以及反對對伊拉克動武的呼聲不斷升高、爭論白熱時,又是切尼挺身而出,親自在田納西州那什維爾的一個戰爭老兵的集會上,慷慨陳詞,發表高見,驅散了人們的疑慮。切尼在會上説,“如果我們能預測到‘9 11’事件,那麼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如果美國能預測到未來更大規模的威脅,那麼我們也不會遇到麻煩。”正是切尼這種富有真知灼見的看法平息了美國國內要求清算“9 11”事件責任者以及反對對伊動武的呼聲。緊接著還是切尼親自審定了美國要求聯合國通過對伊施加壓力的決議的遣詞造句,並且制定了美國打擊伊拉克的總體戰略,甚至連薩達姆政權後如何安排伊領導班子等都做了週密的安排。

    ■許多人看切尼的面子選擇了布希當總統

    眾所週知,自尼克松政府以來,歷屆美國政府都是依靠國務卿和國家安全顧問來制定對外政策的。然而布希總統上臺以來,外交政策正逐漸地從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等手轉机移到了切尼副總統的身上。2000年美國總統競選之際,布希挑選切尼為搭檔,這位頗得美國白人和保守勢力青睞的切尼歷來在華盛頓遊刃有餘,他曾擔任過白宮主管、國會的共和黨領導人以及國防部長,與老布希總統關係甚密。據悉,當年小布希之所以競選成功主要得益於切尼的名望,可以説是選民看中了切尼的聰明才智,才投票給小布希的。

    熟悉切尼的人説,切尼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處事方式。他在內部爭論中從不公開亮出自己的觀點,他把所有的建議都留給了布希總統。他的助手説,他總是用一種蘇格拉底式的提問方法,詳細詢問別人的意見,在兩耳靜靜聆聽的同時,不斷地找出你的漏洞,繼而再向你發問,推動著爭論。而大多數時間,他知道爭論的結果。

    人們對切尼的評價是,切尼自“9 11”事件以來在美國對外政策方面所起的最大作用是統一了人們的思想,即美國應用強大的軍事實力為世界樹立的榜樣。這一觀點對布希政府的外交政策産生了最為深刻的影響。正如切尼強調的,美國決不會生活在恐怖分子或恐怖政權的憐憫之下。

    ■手伸得太長也有人不滿

    儘管切尼幫助上司形成了布希時代外交政策的基調,但是人們對切尼在布希政府中所日益上升的影響褒貶不一。有人説切尼的手伸得太長了,他那由14名外交政策專家組成的班子雖然人數精幹,但權勢卻大得嚇人,人稱“小型國家安全委員會”,這個切尼的班子不僅國務院的事要干涉,甚至連國防部的事也要插一杠子,因此,人們微詞頗多。美國國會的官員也抱怨説,與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不一樣,他們沒有憲法賦予的權力要求切尼在國會作證。一位白宮的資深官員説,國務院的官員對切尼與拉姆斯菲爾德抱成一團很感冒,拉姆斯菲爾德曾是切尼在尼克松政府和福特政府中的上司。國務卿鮑威爾一直對自己在一連串的政策爭論中無法佔上風感到十分沮喪,特別是在中東和伊拉克的問題上。一些官員也透露,國家安全顧問賴斯心中也不舒服,她時時對切尼不斷施加的影響力感到惱怒。切尼手下的那幫官員也太不識相了,竟頻頻蠶食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地盤,肆意施加影響。一位一直對切尼有成見的官員説:“我曾在白宮的情況室聽到人説,這種局面正在創造一種機能失調的外交政策。”

    不過,白宮的官員和切尼手下的一幫僱員卻駁斥了這種説法,認為太誇張了。他們稱布希總統非常欣賞那種從對外政策顧問中産生的“富有創造性的緊張氣氛”,其中有許多人曾在以前歷屆政府中與切尼密切工作過。美國副國務卿沃爾福威茨指出,真實的情況是很難記錄哪個部門,是國務院還是國防部贏得更多的口水仗。不過,他爭辯説,這場部門間的衝突最後都是以妥協結束,而這種結局往往要比那種由不同的機構確立的最初立場要好得多。白宮的一位官員指出,切尼和他的助手們“絕非是邪惡勢力”。他説:“他們只不過是頭腦異常精明的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集中在如何保衛美國以及如何保護美國的利益上。”

    鋻於切尼的聲望如日中天,今年到美國訪問的外國官員,其中17位是總統或總理,他們事先都得知自己在華盛頓訪問期間須得見一下切尼的面,而與切尼的會晤也被渲染得十分重要。今年哈薩克的外交部長原定與切尼見面的安排被取消了,原因是切尼認為哈薩克的政府沒有釋放一名土庫曼的持不同政見者。於是,哈薩克政府立即決定釋放那個持不同政見者。

    切尼班子裏的人數與前副總統戈爾在位時的幾乎相同,但是兩人在外交政策上的做法則大相徑庭。戈爾喜歡將注意力放到諸如全球增溫或者涉及俄羅斯和南非政策方面的具體事務,而切尼則有意回避需要直接負責任的事情。這使得他能夠如魚得水,自由自在地馳騁在外交領域之中,對布希總統的決定施加強有力的影響,同時使得他逐步成為對布希總統的外交政策影響力最大的人物。(蔣建平)

     《北京青年報》 2002年10月18日


切尼健康欠佳官司纏身
美國副總統切尼吹捧安達信的錄影帶被公佈
美副總統切尼替安達信作廣告再次面臨官司
切尼被狗強"吻"受傷 美高官最近多"破相"
切尼藏身山洞理國事 悄悄溜到大街買蘋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