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大坑危及死海  

     位於約旦和以色列之間的死海,是一個內陸鹽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片水域,它是東非大裂谷的北部延續部分。由於水分含鹽量極高,死海中幾乎沒有什麼動植物,但在死海的岸邊,卻不乏珍稀的動植物。然而眼下,它們和死海一樣,都在承受著一種神秘大坑的威脅。

    近幾年,死海邊無聲無息地出現一個又一個這樣的大坑。它們有的深達11米,寬達20多米。首先成為犧牲品的是一棵棕櫚樹,還有一輛卡車和一輛載有4名乘客的公交車也被它吞沒。岸邊的居民不知道這一張張大口是何時形成的,只知道它們會越來越多。他們擔心,自己的莊稼、牲畜和房屋隨時有可能被這些大口吃掉,死海周圍的生態環境會因此而受到徹底破壞。

    這些大坑的成因是什麼,地質學家埃利拉斯和丹尼瓦克斯教授打算弄個水落石出。以色列地質研究會丹尼瓦克斯教授説:“過去5年,這些坑越來越多。這片岸邊5年就出現了幾百個這樣的大坑。”

    兩位專家決定先從了解死海入手。死海的面積一直在不斷縮小,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它的水位已下降了至少25米。最近幾年,更是在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那麼,是什麼在讓死海的“肚量”不斷變小呢?

    首先,位於沙漠之中的死海降水極少且沒有規律,它只能在春季和冬季靠來自約旦河的水源壯大自己。但沿岸大量的灌溉用水卻分享了本該屬於它的水源。其次,岸邊修建的一些化工廠,不僅在大量消耗著死海水,也在污染著周圍的環境。過去10年,這些地方的海岸線有的後退多達15米。此外,旅遊業的發展也讓死海難以承受。死海水的含鹽量幾乎是普通海水含鹽量的100倍,人可以很輕易地浮在水面;水裏豐富的礦物質還有益於健康,所以這兒一直深受遊客的青睞。過多的索取和消耗,讓死海的海岸線不斷後縮,地質專家説,正是這種“退步”,導致了大坑的出現。當死海海岸線往回縮的時候,淡水就會往前補充到鹽層的下方,鹽層遇淡水溶化,久而久之就自下而上形成了大坑。

    兩位專家還發現,這些大坑的排列有一定的規律,往往是五六個排在一條線上。弄明白了成因,想要預知哪些地方會出現大坑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科學家可以通過檢測地下淡水中是否含鹽,來判斷周圍的土地是否已出現鹽墻溶于淡水的情況。

    瓦克斯教授還説:“如果我們發現哪片地區的地下淡水含鹽,我們就可以説,這些地方有可能會出現大坑。”

    不過要想徹底解決問題,還得從根本入手:恢復死海的水位。埃利拉斯認為,只有一種辦法可以讓死海豐滿起來,那就是修建運河,引入海水。

    埃利拉斯表示:“首先,我們必須重新考慮修建運河,或是從地中海引水,或是從紅海引水。”

    死海的北半部屬約旦,南半部由約旦和以色列平分。雖然兩國都同意通過運河方案,但約旦主張從紅海引水,以色列則想用地中海的水。即便雙方能夠達成協定,引水工程耗資巨大,而且本身還會帶來其他的環境問題,所以理論上可行的運河方案實現起來決非易事。(曉鑫)

    《人民日報》 2002年8月1日


日本的“死海”(圖文)
死海:地球心窩的一汪淚水
死海正在死亡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