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博物館:鞋裏竊聽器 相機隔墻拍照(多圖)  

    


博物館外景

    


裝有竊聽器的相框

    


裝有竊聽器的鞋

    


外表像唇膏的小手槍

    在這家博物館裏,你千萬不要被陳列品的外表所迷惑。那支血色唇膏名字很迷人,叫做“死亡之吻”,實際上卻是一把小手槍,深得克格勃女間諜的寵愛。那個藍色的美國郵箱看上去也沒有什麼特別,卻是中央情報局特工埃姆斯與他的蘇聯線人傳遞情報的地方。桌子上那個裝有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頭像的相框讓人很難找出機關,讀了介紹才知道裏面安裝了微型竊聽器。看了這些東西使人不禁驚嘆:原來有這麼多看似平常的東西可以用來蒐集情報!

    在新建立的國際間諜博物館裏,類似的東西比比皆是。這家由私人出資建立的博物館佔據了華盛頓市區的整整一個街區,裏面擺滿了自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以來的各國間諜器械,可以説是藏品最多的間諜博物館。

    在藏品中,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盡風頭的德國編制、破解密碼的機器———“謎”,雖然最後盟國找到了對付它的辦法,但造成的損失已無法挽回;蘇聯設計的能放在鞋裏的竊聽器;在冷戰期間,東德警察使用的可以隔著墻拍照的照相機;華盛頓寫的一封信,在信中他安排一個人刺探英國人的情報等等。在這些藏品中,中央情報局的“直腸工具箱”最為特別,它其實是一個膠囊,裏面裝著各種刀具,特工行動前將它藏在體內(如吞咽到胃裏),一旦被抓住可以發揮作用,20世紀60年代,美國特工在執行危險任務時經常使用。

    令人興奮的是,該博物館不僅讓人有機會一覽間諜們賴以吃飯的“傢夥”。“它還讓你親身體驗這種生活”,博物館總經理皮特歐尼斯特説。此公曾在中情局裏幹了36年,參加過不少重大行動,可以説對這一行門兒清。

    “我們努力使你感受到間諜的心理”,負責展覽佈置的科克利補充道。

    一進博物館的大門,這種體驗就開始了。首先是一個叫作“間諜學校”的互動式展覽,遊客可以為自己選擇一個假身份,在短時間內記住假身份的主要細節,然後到扮成邊境檢查站的電腦螢幕前接受考驗,如果你答錯了,螢幕上的大眼睛就會忽閃一下。可以想像,如果現實生活中間諜犯這樣一個錯誤,他就完了。在其他區域也有不少這類遊戲似的展覽,隨著提示,遊客可以嘗試著破譯密碼,把自己當作間諜,在看似平靜、其實危機四伏的環境中找出危險所在。

    20多間展室都看一遍至少需要3個小時,一圈轉下來也就對幾百年的間諜歷史有了個初步了解。一間展室中專門列出了間諜明星,其中包括“廚師”蔡爾德,此人長期潛伏,獲得了大量的錫蘭(現在的斯里蘭卡)情報,立了大功,是當時的戰略服務辦公室(中情局的前身)裏的王牌特工。“她很喜歡冒險”,科克利一邊指著一張蔡爾德躺在行軍床上休息的照片一邊説道,看得出他對蔡爾德有點崇拜。

    作為新博物館,自然少不了現代化的展覽手段,年輕人可以在這裡看到由間諜作主角的電影、電視片。但這裡講得更多的是日本人偷襲珍珠港前美國情報機構所犯的錯誤,戰爭中如何利用宣傳手段和間諜衛星等等。“這是一個真正讓人興奮的玩意兒”,國際間諜博物館的創始人馬爾茨指著一架微型照相機説,這架照相機原來綁在鴿子身上,用以拍攝地面上的目標。馬爾茨今年72歲,依然精力充沛。朝鮮戰爭時,他曾與國家安全局合作過,也許正是這段經歷使他下決心“讓公眾了解情報在國家安全中的重要性”。現在,在許多中情局、聯邦調查局、克格勃、北約的退休人員的幫助下,馬爾茨終於如願以償,投資4000萬美元建起了這座博物館。

    《環球時報》2002年7月23日


走進國際間諜博物館 體驗魅力無窮間諜生活(圖文)
美國首家間諜博物館展示間諜用品(圖文)
蘇加諾曾享美人計?克格勃色情間諜故事曝光(圖)
克格勃色情間諜大揭密:“燕子”的訓練
攻無不克的“公主間諜”
第一個間諜博物館
家庭主婦到間諜頭目 007首位女上司談傳奇人生(圖)
間諜王國女性逐漸“火”起來
美國有條間諜街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