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集團進軍日本

    8日,中國最大的綜闔家電廠家海爾集團和三洋電機發表了在家電領域合作的聲明。兩家公司合資在日本設立銷售海爾産品的公司,海爾將向日本市場進軍。日本國內家電市場由於已經有南韓、歐洲勢力的滲透,競爭將進一步激化,也有可能進一步強化價格競爭。三洋除了強化在中國的産品銷售之外,還將擴大提供零件的業務。

    與三洋合作

     合資公司三洋海爾(大阪府守口市)將於2月1日成立,資本資金為5億日元,出資比率為三洋60%,海爾40%。三洋家電銷售公司三洋SALS MARKETING專務井植敏彰出任新公司的總經理,將從三洋集團和海爾調來76名工作人員後正式起動。公司的經營業務,除了向日本國內商店批發海爾牌家電之外,還通過三洋SALS提供給三洋專賣店。計劃2002年度銷售100億日元,3年後達到300億日元。

     另一方面,三洋也將利用海爾的中國最大規模的家電銷售網路(9000家服務點),在中國市場銷售三洋牌商品。銷售何種商品將於今後決定,估計是以不需洗滌劑的洗衣機、無需排氣的吸塵器、數位相機等三洋特有的高附加值産品為中心。目前還在商討向海爾提供OEM(生産對方品牌的産品)業務。

     零件方面,面向在中國和美國銷售的海爾電冰箱,三洋將增加高性能壓縮機的供給量。到目前為止,每年的銷售量為60萬台。從今年12月開始,三洋將在中國青島海爾電冰箱工廠旁建壓縮機工廠,開始生産,目標是先每年生産100萬台,將來每年提供500萬台。

     海爾與三洋還將進一步擴大可充式電池、液晶、電容器等電子零件、電動機等基礎零件的供給和技術合作。三洋現在每年在中國的産品和零件的總計銷售額為1700億日元,爭取在3年內將其提到3000億日元。

     中國家電巨頭在日本設立合資公司,這還是第一次。三洋通過合資公司銷售海爾産品,停止不核算産品的生産,推進向高附加值産品的轉換,避免直接競爭。

     日本國內的家電廠家為了抗衡來自南韓和東南亞的進口産品,一方面將生産轉移到海外,另一方面通過追求高效能來確保用戶。不過,瑞典的艾萊庫特羅拉克斯等在高級家電市場上的份額不斷增加,LG電子、三星電子等南韓産品也在提高品質和設計,日本廠家腹背受敵。中國品牌已在歐美取得不俗的戰績,這次真正登陸日本,低價位産品領域的海外攻勢將更加猛烈。

    開拓日本市場的模式

     海爾集團通過和三洋電機的合作,確保了其夢寐以求的進軍日本市場的開端。對以提高品質為目標的中國廠家來説,如何在土地和人事費用昂貴的日本建起銷售網,是其面臨的最大課題。兩家公司的合作,也為擅長成本競爭的中國廠家進入日本提供了模式。

     海爾以其很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的商品戰略,不斷發展壯大。他們改進洗衣機,使其能在馬鈴薯産地洗去馬鈴薯上的泥土,發售後大受歡迎。海爾産品在中國市場上的份額(2000年度)是,吸塵器22.2%,電冰箱21.3%,空調19.5%,分別佔據首位。

     另一方面,研究開發費卻只有銷售額的4%,“在與商品基本性能相關的獨家技術能力上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像三洋生産的無需洗滌劑的洗衣機等高附加值産品,如果能和海爾品牌結合,就有可能生産出其他中國廠家無法模倣的産品。

     海爾在比日本早一步進入家電産業空洞化的美國建立了年生産規模為20萬台的冰箱廠。在中小型冰箱市場佔據了30%左右的份額,證明其在發達國家也具備完全的商品力量。不過,日本可是海爾自己曾向之購買關鍵設計、引進技術的松下電器産業、東芝等廠家的根據地,其品牌的認可程度還不高,“在開拓銷售渠道時,能與我們合作的日本企業夥伴是必不可少的”。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使國內國外市場不再有區別。”將一個瀕臨倒閉的冰箱廠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綜闔家電廠家的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CEO)這樣説。

     由於供給過剩,中國國內市場展開了激烈的削價競爭,因而很多廠家急於開拓出口市場,繼海爾後塵進入日本市場的趨勢將不斷加快。

    

    《日本經濟新聞》2002年1月9日


海爾三洋攜手——中日企業合作關係走向對等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