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改革——中國經濟的唯一齣路

    朱偉廈(音譯)——北京“金裕興”電子公司的總經理——審視著危機四伏的市場前景。現在,他發現做這個光碟生産公司的總經理並不像他當初想像中的那麼簡單。由於受到美國“九一一事件”的影響,公司産品的國際銷售在一週內中舉步維艱;而最近美國對恐怖分子的報復行動,更加使得商業狀況雪上加霜。“沒有人知道恐怖分子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麼,”朱先生擔憂的説,“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世界上發生戰爭或是不穩定,即便是中國的消費者也會在消費上變得異常小心。”但是,那只不過是一種暫時現象。“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更多的國際競爭將紛至遝來,這是我們要面對的又一個挑戰。”

    不僅僅是朱先生一個人的事業籠罩在如此的烏雲之下,整個中國經濟都正在面臨著類似的挑戰。在過去的十年裏,中國經濟的年增長率一直徘徊在7%到8%之間。經濟學家則警告,受到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步伐還有可能進一步放慢。這場風暴降臨的時機將會是十分微妙,即將入世的中國會發現自己的經濟改革究竟還有多長的路要走。中國的國有企業是國際商業市場上特殊的案例,大量的國企如今只能依靠國有銀行的貸款度日,而這些國有銀行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壞賬的困擾。

    下崗問題成為城市的心病,而城鄉經濟差距也在一步步的擴大。僅僅為了應付日益增長的求職者,中國經濟就得保證每年5%到8%的增長率。值得慶倖的是,多种經濟成份並存體製成為經濟中的亮點,它不斷地創造著新的就業機會。持續疲軟的全球市場,再加上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國經濟承受著巨大的衝擊。中國政府也面臨著推動改革繼續進行和保證社會穩定的雙重挑戰。

    但是,中國經濟至少到現在仍算是一帆風順的。儘管周邊國家的經濟屢受重創,但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仍然在2001年第二季度頑強地保持著7.8%的增長率,這不禁讓人吃驚。

    中國經濟強勁的內需對世界經濟衰落起到了巨大的緩衝作用,在今年前8個月中,零售業增長率達到了10%。然而,未來的前景仍然不可樂觀。大量的商業公司深陷在激烈的價格戰中,在今年的八月,一些武漢市中心的零售商廈竟以重量為單位銷售電視機。摩根斯坦利(香港)公司的經濟學家安迪謝説:“‘九一一事件’意味著美國消費群陷入困境,因此,中國明年的出口必將受到負面影響。”

    面對如此的挑戰,中國的決策者們不僅不會放慢改革的步伐,反而會加速經濟重組,以擺脫低迷時期的困擾,——中國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的高級顧問王建(音譯)如是説。這對於所有國際投資者來説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標準普爾”在本週曾發表評論:“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於其堅定不移的經濟改革決心,正是這一改革為中國迅速奠定了市場經濟的基礎。”

    改革日程上的首要任務應當是國有企業和國有銀行的改革——扶持經營有效的國有企業,兼併或是關閉經營不善的國有企業,果斷處理它們造成的壞賬。也許市場條件的不足會限制清算工作的進程,但儘管如此,去年一年仍有1504家國有企業破産或兼併的申請被批准,處理壞賬近10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在不斷改善自己的社會福利制度,對於那些下崗職工來説,目前的福利制度仍不完美。

    此外,中國政府還正在著手改革戶口登記制度。逐步的,中國公民可以在任何自己喜歡的地方居住、工作,並且勞動力可以自由流向就業機會豐富的地區。這也刺激了房産需求的增長,今年的前七個月中,在購房的狂潮中,房産投資狂升了32個百分點。

    在這裡,值得人們關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中國政府的財政赤字。中國政府花費了大量的資金用於基礎建設,希望借此刺激經濟的增長;同時,它還準備傾注更多的公共基金,以幫助國有銀行處理壞賬。“處理額外的債務,再加上投入足夠的資金啟動國家的養老金制度,中國政府的財政預算將在明年略感吃緊。”中國政府正在改革自己的稅收制度,但是稅收永遠都是一個令人頭痛的事情。

    可喜的是,無論面前的任務有多麼的繁重,中國政府已經取得巨大的進展。多种經濟成份並存的體制顯示出了巨大的活力。國有企業的成分略有下降,私營經濟成份稍有上升,而其他則採用了兩者經營方式的混合——中外合資、股票上市。如今,超過5,000萬的中國公民個人持有各種企業的股份,這促使中國政府加快改善法人監督制度的步伐,以保護投資者。實際上,雖然中國經濟的重心向私有經濟和非政治管理方式的方向傾移,但是國有經濟以及國有經濟參與的企業仍然掌握著中國的經濟命脈,比如説金融、關鍵的製造業以及建築業。

    “每個人都認為入世會使中國經濟做出迅速改變,令中國經濟更富競爭力,併為私營經濟和國外投資者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間。但是,欲速則不達,中國政府更希望通過對國有企業的控制和引導,逐步實現經濟體制的轉變。”

    在保險業領域,作為第一個向私有經濟經營者開放的金融行業,該領域內陳舊的操作習慣已經不再適應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平安保險(深圳)公司的執行總裁皮特馬説:“每當政府部門提交一份保險合約時,該合約必然直接交到‘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手裏。”平安保險公司是一傢俬營的保險公司,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則屬國有。但是,依靠更加優秀的服務和更加全面的職員培訓,平安公司已經成功控制了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的人壽和財産保險業務。

    私營經濟似乎仍然有著集資上的困難,但中國的銀行業(多數銀行屬於國有)表示他們並不對私有貸款者存有偏見。有數據顯示,去年,非公有制公司獲得的貸款佔到了整個銀行業業務量的48%,與之相比,1998年只有42%。但是,私有經營者們還有他們的難處。廣安平(音譯)——一位北京律師對記者説:“如果一個國有企業業績不佳,無法完成貸款償還的話,銀行負責人不會受到任何的指責,因為那個企業是國有的。但是如果一個私營企業在償還貸款上出現問題的話,那麼,貸款給這個企業的銀行負責人就要想當然的被懷疑是否接受了賄賂或是‘人情’。”這樣一來,私營者們便更傾向於在資金上自給自足,或是選擇依靠國外投資者。但是,入世將使中國全國的銀行業像北京那樣快速成形,北京已經允許7家國外銀行在市內開辦業務。

    轉變傳統、保守的態度和思想是這場經濟改革中最艱難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將這一轉變過程向前推動了一大步,今年7月,他建議中共允許企業家和商人入黨。對此,廣律師説:“這是黨內自上而下的一次改革,表明瞭中國共産黨內思想的轉變。”徐先生也説:“偏見再也不是市場上的主角,經濟規律重新成為決定因素。”

    目前,中國經濟最大問題在於是否可以穩穩站在世界經濟的潮頭,頂住世界經濟的衰退,保障經濟改革的順利前進。世界銀行預測:儘管出口增長速度將趨於下降,但是投資以及個人消費會保持上升。入世以及北京申奧成功帶來的消費熱情足以緩解美國“九一一事件”帶來的衝擊。這次的恐怖事件對於中國經濟來講也許真的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摩根斯坦裏”的謝先生説:“這次事件恰恰減少了在中國投資的風險性。”這也就表明瞭國外對中國的投資完全有可能進一步增長。

    改革仍將繼續,因為這是中國經濟的最佳選擇。痛苦仍將存在,但是“長痛不如短痛”。事實證明,中國政府經濟改革的成績是顯著的,收效是巨大的。

    

    《亞洲週刊》2001年10月19日

相關新聞

戶籍改革勢在必行

幾億農民奔向城市——中國戶籍制度將改革

中國有信心克服入世後結構改革中的陣痛

痛苦的改革,光明的未來

入世迫使中國進行農業改革

我國將改革政府包辦社會事業的傳統模式

謝平透露金融改革重點有四

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走向復興
——訪香港剛毅(集團)有限公司主席王敏剛


全國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我國將加快國企三項制度改革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