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世——亞洲“美德軸心”的起步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無論對日本還是對東盟各國都不會形成經濟威脅。相反,它標誌著東亞和東南亞地區這個“美德軸心”的起步,它代表著貿易和投資的機會。”

    “最近日本與新加坡簽定了自由貿易協定,這對日本與其他東盟國家間的經濟合作提供一個範本,儘管日本和東盟之間在敏感的農業領域方面仍存在分歧。”

    以上兩段話都出自3月25日在新加坡舉辦的題為“東盟、日本和中國間的經濟合作:機遇和挑戰”的研討會上。來自日本、中國和一些東盟國家的與會者在該研討會上作了精彩發言,共有15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商業、學術界知名人士出席了會議。

    研討會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日本東盟經濟關係”。新加坡政策研究所所長湯米科赫教授在開幕致辭中提出,日本—中國—東盟間的關係代表著一個“美德軸心”,他暗示這正好對應了美國總統布希提出的所謂“邪惡軸心”論。他説:“為何我選擇了‘美德軸心’來描述東盟、日本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呢?因為我相信這種關係不僅對這三個成員本身,對地區乃至整個世界都有好處。”

    中國加入WTO後,許多東盟國家不知道應該感到激動還是感到憂慮。科赫先生在發言中表達了他的樂觀情緒,他説東盟國家已經不再將中國視作一個出口共産主義革命的政治威脅,中國和東盟間的經濟聯繫正在日趨緊密。“東盟和中國間的雙邊貿易額以年均20%的速度在遞增。隨著中國入世,中國和東盟間的貿易還會出現更大的增長空間。”

    但是,在東盟內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國經濟與中國經濟間具有互補性,而其他東盟國家則與中國存在競爭關係。科赫先生補充道,中國自己已經意識到了東南亞國家對中國入世所懷有的複雜心情。“為緩和我們的憂慮情緒,中國已經提出要與東盟締結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方面的一個積極舉動,東盟接受中國提議的做法是正確的。”“中國也不再將東南亞視作受到西方國家指使、對中國不利的工具了。相反,中國將東盟看作朋友、看作一個與自己命運息息相關的真正的東南亞國家聯合體。”

    馬來西亞經濟研究所主任默罕莫德阿利夫在談了日本東盟關係後,也提到了中國。他表示,大約20年後,中國有可能超過日本而成為東盟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日本立教大學研究生院的芥法雄(音)教授認為,影響日本與東盟關係的關鍵因素有三:“第一是東盟國家間正在加深的鴻溝,特別是東盟中的先進國家與柬埔寨、寮國、越南等後進國家間的鴻溝。第二是中國的崛起,第三是日本的經濟危機。”

    芥教授特別提到了第二個因素,他表示,中國的崛起已經成為日本主要關注的一個問題,儘管中國不同地區間的發展差距還很大。他説:“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雖然名列世界第七,但沿海和內陸地區間的經濟差距正在拉大。儘管中國在行動電話和個人電腦産業方面發展迅速,但中國經濟中的70%還是農業。”

    研討會第二部分的焦點集中在了科赫教授提出的日本—中國—東盟“美德軸心”論上。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於中國是否會通過犧牲其鄰居為代價來獲得成功,整個東亞地區都表示了強烈的擔憂。但大部分與會者對此問題都持樂觀態度。

    東南亞研究所(設在新加坡)的猜素約(音)教授表示,中國的確是一個內部存在著不同區域經濟的國家,各地經濟在發展水準、比較優勢和競爭力方面存在著顯著差別。”她説:“中國加入WTO使中國經濟的長處和短處同時暴露在國際競爭之中。中國將成為全球市場競爭和外國投資中的一個競爭者,但同時其自身也是一個市場和投資對象。那麼對其他國家來説,中國是不是一個威脅?答案將取決於該國經濟與中國經濟間是競爭關係還是互補關係,取決於其能否抓住中國一切可利用的機遇。”

    對於科赫教授讚揚中國在2001年11月提出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言,猜素約教授也表示了贊同。

    她説:“10年內東盟和中國間如能建立起自由貿易區的話,區內總人口將達到17億、GDP總值將達到2萬億美元。”去年11月召開的第七屆東盟首腦會議上已經正式同意啟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談判。

    日本經濟産業省下屬的經濟、貿易和産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C.H.關也提出了日本所關注的問題:中國的崛起和日本最終能否競爭過中國。他還重點列舉了日本特別關注幾個方面,包括人民幣走向、中國農業和IT革命。

    他説:“許多日本人認為中國是一大威脅。這種觀點部分是建立在對中國通貨的樂觀看法基礎上的。按日本習慣的方法來判斷,人民幣已經從貶值走向了升值。”“在農業方面,過去人們擔心沒有誰能夠養活中國。而現在,卻又有人提出要限制中國農産品。此外,關於資訊技術,原來日本人擔心日本和中國之間的數字鴻溝將會過大,而現在又開始擔心中國的IT企業將會超過日本企業。”

    關説,有人把日本自信的喪失歸罪于“中國綜合症”。他發出警告,中國有可能會被日本的商業領袖和政府決策者們當作日本經濟衰退的替罪羊。他説:“許多日本人正在拿中國的崛起作為理由來掩蓋自己的失誤。”

    日本富士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海老名誠先生表示,儘管日本對中國的戒心在增長,許多日本企業還是在不斷擴大對華投資。他説:“將來日本企業的對華投資無疑會繼續增加。日本海外貿易組織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5.7%的日本公司表示將來要增加對華投資。日本銀行針對日本企業海外投資的另一項調查顯示,從1999年到2001年,在全球最具吸引力的中期投資對象國中,中國位列第一,81%的被調查者表示中國將擁有一個繁榮的市場。”

    他還表示,對日本企業來説,東盟仍將處於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日本貿易振興會的一項調查顯示98.5%的日本企業會選擇繼續其在東盟的投資。它們之所以如此選擇一是因為日本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的締結將擴展這一市場,其次是因為它們在東盟業已存在鉅額投資,同時也有為避免投資過於集中于中國而帶來風險的因素,另一大原因是日本對東盟現有的網路體系感到滿意。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經濟研究所的王偉教授在最後的發言中表示,中國加入WTO對整個東亞都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兩個領域會産生影響:電信業和汽車産業。

    他説:“在WTO成員中,中國電信市場是最大的,擁有1.45億行動電話用戶。現在中國已經身處WTO之中,外國投資者的進入將會減少中國企業的市場份額,但市場同時也在擴大,競爭也將提高中國電信業服務的整體水準。” (埃裏克約翰遜)

    《日本時代》報刊 2002/4/1


《遠東經濟評論》評論中國的“走出去”策略
中國潮(2):二論作為“世界工場”的中國對他國的衝擊
中國潮(1)——《財富》論作為“世界工場”的中國
《海峽時報》:是接納中國為8國集團成員國的時候了
日本經濟新聞:中國發展的死角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