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感受魅力新三峽

 早就嚮往長江三峽向人們顯示的神秘魅力,這幾年大江截流、庫區蓄水,也讓我對三峽的思念越來越急切,終於,在這個連老天都有些熱情的夏日,和幾個同事一起,走進了嚮往已久的三峽。雄:感受三峽工程

  經過10個小時的旅途,我們一行人終於踏上了三峽這片奇妙的土地。晚上9點半,剛剛用過晚餐,已經有性急的遊客等不及,走出船艙,要一睹燈火輝煌中五級船閘的雄偉。

  汽笛聲中,國賓一號遊輪在我們這一批過閘船隻中第一個駛進了五級船閘上行道的第一級。突然離開寬闊的江面,走進了這看起來狹小得讓人有些喘不過來氣的空間,給人的感覺並沒有之前想像中的那種壯觀了。但我們很快就從目光所及的錯覺中走出來了,看著船閘兩旁的水位線,再看船後一艘艘跟進來的貨輪、客輪,你就會為眼前這畫面所驚嘆:整整十艘江輪組成的一個龐大的船隊,居然在這個看似不大的空間裏遊刃有餘地穿行。並無想像中的隆隆之聲,有天下第一門之稱的船閘大門在悄無聲息中關閉,水流開始快速地從底部涌入。二十余米的高度,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裏就完成了,江輪居然無半點顛簸之感。前方閘門在一片水聲中開啟,龐大的船隊又開始了第二級旅行。

  其實,五級船閘只是感受雄偉的開始。棄船登車,登上三峽工程區的制高點極目一望,你才會由衷地發出內心的驚嘆,泄洪閘開,江水如條條怒龍從大壩內一瀉而出,五級船閘在兩山夾立中穿岩而過,高聳的大壩把江水牢牢地鎖在了幽峽深谷中,目光及處,都是天地造化鬼斧神工之作,讓人不得不感嘆自然之靈異,人力之神奇。

  變:高峽平湖今日成

  我們真正的魅力三峽之旅是從次日清晨開始的。一大早,國賓一號遊輪已經開始起錨,溯水而上,進入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西陵峽。昔日的西陵峽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峽中有峽、灘中有灘,自古為船夫與險灘激流相搏之處。三峽大壩蓄水到135米後,峽中灘多水急的奇觀、船夫搏流的壯景已不復見。人們目及所處,已是船隻往來穿梭,江水浩浩蕩蕩,完全是一片高峽平湖的景色。

  悠:縴夫號子傳天下

  船到秭歸,便出西陵峽,再溯水而至巴東。巴東為三峽第二峽巫峽的起點。長江行至巴東,有一支流,名神農溪,拜庫區蓄水所賜,水位抬升,昔日小溪如今儼然已為大河。換觀光船,入神農溪,可領略昔日三峽的風光。

  一入神農溪,水流由渾濁變成碧波一片,兩岸山峰秀美靜謐,幾無人跡。船過一彎道,平靜的水面上突然升騰起片片霧氣,青山碧水籠罩在隱約的霧氣之中,更如披紗的少女,美得讓人讚嘆不已。

  正沉醉間,突然有人驚呼:懸棺!果然,在兩岸的峭壁上,極目所處,有一秘洞,洞口一棺材赫然在目。導遊説,這便是所謂的懸棺了。以今人之力,要把偌大一個棺材放進如此高的洞中,亦要費些力氣,古人又是如何把它懸放于如此高秘之處,實為一謎。

  至神農溪,還可感受一絕,就是縴夫拉縴。在羅坪下觀光船,換“豌豆角”(一種小船)。六位船工——船老大、船老二直至船老六分立在船頭和船尾撐竿划槳。據説以前此船都是七人,所以在行船中,還要在遊客中選出一位船老七。船老七的任務,就是在船擱淺時下船用背把船扛進航道。不過現在遊客不用擔心,由於水位上升,“豌豆角”已經很少再擱淺了。當然,那最早需要人拽肩拉的亂石“縴夫道”,如今大部分也已悄無聲息地沉入水底,讓大家懷念的“縴夫情”,現在也只有200來米的路程了。

  “豌豆角”逆水上行約半小時,便到了一水淺石多流急的河段,只見船夥計們敏捷地跳向岸邊,將小指般粗細的長長的竹縴繩套在身上,躬身拉起了船,只留船老大在船尾掌舵,船老二在船頭撐篙。悠長的號子聲中,“豌豆角”已穿越激流和淺灘。

  奇:巫峽雲峰冠人間

  船過巴東,便入巫峽。蒼峽連彩霞,出峽復入峽,這説的便是巫峽了。一代偉人的豪邁詩篇幾成現實,西江石壁已立,高峽平湖既出,但巫山雲雨卻反而更顯旖旎。

  三峽皆以雄偉勝,而雄偉復以秀麗稱的,便以巫峽為最。巫峽谷深峽長,濕氣蒸騰不散,容易成雲致霧。遊輪沿江而上,即可見雲霧或纏繞于山腰,或飄浮于江面之上,令人嘆為觀止。詩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可見巫山雲雨乃是天下雲雨之冠了。

  除了巫山雲雨,巫峽的另一絕就是幽深奇秀的峰。一進入巫峽,就見峽江兩岸,青山不斷,群峰如屏,直刺雲天;古樹青藤,生於其間;谷深峽長,江流曲折。船行其間,時而見大山當前,石塞疑無路;或兩山前臺,似有斷汀之勢,至近則忽又峰迴路轉,雲開別有天,兩山如門緩緩打開,峽開水通,使人頓生“山合江斷疑無路,峽開水來又一峰”之感。

  巫峽兩岸群峰,以各具特色的十二峰為奇,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為纖麗奇俏。“秀峰豈止十二座,更有零星百萬峰。”十二峰之外,還有眾多的險峰異壑,令人目不暇接。

  壯:瞿塘夔門濤拍岸

  相關連結

  特色小吃

  三峽分大三峽和小三峽,在大三峽,遊客基本上都是在遊船上吃,這樣不光可以賞美景,還可以嘗美食。在小三峽,一般是要下了船,走到農家的集市前,坐下來吃些地方的特色小吃,包括用魚蝦和地方山珍做的菜,也有一些更樸實的菜品。

  三峽有一種馬鈴薯叫山洋芋,當地很多農家會用幹鍋煸炒,放點辣椒面、蔥花,很有味道;還有一種菜叫“合渣”,是典型的農家菜,一般打豆腐是需要把豆腐渣濾掉後再進行壓制,而合渣就是不濾掉豆腐渣來做,然後再加些白菜。當地農家生小孩或過滿月,就會做一大鍋合渣,遇見一個人就讓他吃一碗,當地人管這叫“吃災星”,意思是説你吃了後,就會把小孩的災星帶走。至今當地農家仍沿襲這個習慣,已成為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

  還有一種蒸豆腐,也有幾百年曆史,用豆瓣、香料、料酒等腌制後再上籠蒸,拿出來吃,味道很獨特。

  如果趕上三峽美食節,當地人會挑燈夜戰,在江兩岸擺上成溜兒的貨攤兒,擺出很多平常吃不到的當地小吃,有一種小吃是用長江裏的小河蝦,合著蘿蔔絲或泡菜炒,味道鮮美絕倫。

  船出巫峽,再過一段開闊水面,長江便又突然緊收,形成雄甲天下的瞿塘峽。瞿塘峽全長雖然只有8公里,但卻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的氣勢。瞿塘之“雄”,首在山勢,兩岸險峰,山似拔地來,峰若刺天,加之河道狹窄,更使兩岸峭壁相逼甚近,又增幾分雄氣。其中又以峽之西端的夔門為勝。夔門兩岸若門,呈欲合未合之狀,堪稱天下形勝。瞿塘之雄還在於水勢。古人咏瞿塘:“鎖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這一鎖一扼,便形成了“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的壯觀水勢。水位升高後,峽中沿河灘坡腳多半被淹沒,夔門之美已由原來的雄壯險奇變成巍峨靜謐,但氣勢仍然不減。

  船至奉節,便也到了長江三峽的終點。在奉節,詩城白帝城是遊客不能不遊的一個地方。“白帝碧波山水歡,千帆競渡履平川”,火燒連營七百里,白帝托孤傳千古,更增加了白帝城的厚重。

  既然被稱為詩城,除卻風景如畫,詩是當然少不了的。白帝廟內,歷代的詩文、碑刻甚多,僅東、西兩處碑林,便陳列著70多塊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歷史了。

     河南報業網


旅遊推薦 四種旅遊方式玩轉新三峽
三峽縴夫的藝術和庸俗
三峽縴夫之艱辛生活
三峽縴夫之長江號子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