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並流其他美麗風景

    中心鎮公堂

    中心鎮公堂位於中甸城內大龜山東麓,俗稱“藏經堂”,藏語叫“獨肯瑞巴夏康”。它是全城藏族議事、集會及宗教活動的中心,也供群眾辦理婚喪宴會之用。

    公堂始建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後幾度毀建。主樓為1983年重建,樓高3層,兩邊的墻上繪有藏傳佛教的四大金剛。堂中央有一高大粗壯的中柱,群眾對它視若神明,在中柱上綁以柏枝和哈達,以示崇敬。

    經堂旁的大龜山頂有朝陽樓,是中心鎮的最高點,登上高樓,全城盡在眼底。

    雲南第一峰卡格博峰

    “雲南第一峰”位於德欽縣城昇平鎮西,名叫卡格博峰。車行至10公里處的飛來寺,便可見到瀾滄江對岸數百里冰峰相連,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雪峰就有13座,稱為“太子十三峰”。梅裏、太子雪山南接碧羅雪山,北連西藏阿冬格尼山,氣勢磅薄,無比壯觀。那傲然挺立於十三峰之上的卡格博峰,高聳入雲,橫亙天際,海拔6740米,是雲南的第一高峰,也是享譽中外的奇峰。

    卡格博,藏語“白色雪山”之意,俗稱“雪山之神”。傳説原是九頭十八臂的煞神,後被蓮花生教化,受居士戒,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領尕制敵寶珠雄師大王格薩樂麾下一員驃悍的神將,在藏區被列為八大神山之首,每年秋末冬初,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的一批批香客,千里迢迢趕來朝拜這座心靈中的自然豐碑,以求卡格博神的保祐。

    卡格博峰下,冰川、水鬥連綿,其中“明永恰”和“斯恰”兩條如銀麟玉甲的長龍,從海拔5500米往下延伸至2700米的森林地帶,離江面僅800米,是世界稀有的低緯度、高海拔季風海洋性現代冰川。

    卡格博峰由於山體陡峭,終年冰雪覆蓋,時有雪崩、濃霧、大雨、烏雲、狂風,迄今仍是無人登頂的“處女峰”。早在1902年,英國就派出一支登山探險隊首次向神峰衝刺,後來,美國、日本、中日聯合等4支登山隊又4次攀登,都以失敗告終。1991年1月,17名中日登山健兒又在卡格博峰下落不明,消息傳出,震驚中外。現在飛來寺立有紀念碑供遊人憑吊英魂。碑旁有望峰亭,供遊人駐足遠眺神峰。

     白水臺

     白水臺位於中甸縣東南三壩鄉白地村,距縣城101公里,海拔2380米。由於山坡頂有一股含碳酸鈣較高的泉水流出,天長日久便形成了約3平方公里的乳白色碳酸鈣泉華,其形一台一台的如梯田狀,故名。附近的納西族群眾也稱之為“仙人遺田”。從遠處望去,白水臺如同用一塊巨大的漢白玉雕成,清水從上面流過,猶如流銀瀉乳,蔚為奇觀。

    白水臺不僅風光神奇優美,還是納西族東巴教的發祥地。相傳東巴教的第一聖祖丁巴什羅從西藏學經回來,途經白水臺被美景吸引,就留在此設壇傳教,從此東巴教得到了發展。

     碧塔海

     碧塔海自然保護區位於中甸縣城東25公里處。保護區以碧塔海為中心,總面積840平方公里。藏語“碧塔”是櫟樹成氈的地方。在碧塔海的四週,長滿了遮天蔽日的古棟蒼松。碧塔海長約3公里,寬約1公里,由四週山上流下的絹絹細流匯成,水清如鏡,恬靜安謐。湖中有一孤島,長滿了杉樹和杜鵑,春夏之季,杜鵑花競相開放,如一美麗的花環鑲嵌在島上。當杜鵑花謝附入湖中,湖中的遊魚食後醉昏,翻著白肚皮漂浮在水面,遊人可不勞而獲。這就是有名的“杜鵑醉魚”奇景。碧塔海的四週都是大原始森林,林中有貝母雞、紅腳雞、白鷴、野牛、馬鹿、彌猴、雲豹、猞猁、松鼠等許多動物。從公路的盡頭雙橋到碧塔海,目前需騎馬或步行7公里。

     納帕海

     納帕海自然保護區距中甸縣城5公里,總面積2400公頃,海拔高3260米,是一個季節性湖泊。每年一到夏季,除了四面山頭的積雪溶化後注入納帕海外,拿曲河、奶子河等十幾條河流也注入,形成一片汪洋。到了旱季,湖水逐漸退去,納帕海又成了一望無際的綠色草漲或沼澤地,是牧人放牧的黃金季節。每年9月,納帕海成了水鳥的世界,斑頭雁、野鴨、黑頸鶴等珍禽紛紛從遠方飛到這裡過冬,其中以國家一類重點保護動物之一的黑頸鶴尤為珍貴。它是全球12種鶴類中極為珍貴的一種,體態雍容優美,數量稀少。

     白茫雪山

     白茫雪山自然保護區們于橫斷山脈中段,屬德欽縣。總面積187977公頃,主峰高5430米。保護區內山峰皆在4000米以上,超過5000米的有20座,遠遠望去一片片皚皚白雪,十分壯觀,是橫斷山最巍峨的一段。保護區記憶體留著大片的原始森林,是一個保存完整的自然綜合體。目前,白茫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保護珍貴的滇金絲猴、橫斷山脈高山峽谷典型的山地垂直帶自然景觀為主要目的。

     怒江大峽谷

     怒江大峽谷位於怒江州境內,長310公里,平均深度約2000米,訊期呈U型,旱期呈V型,僅次於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全長348公里,深1737.4 米),為世界第二大峽谷。

    奔流在怒山和高黎貢山之間的怒江,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上游叫黑水河,藏名叫“拉曲卡”。怒江兩岸的山嶺多在3000米以上,山高 谷深,水流聲如怒吼,故名怒江。大峽谷不僅可以漂流探險,兩岸還有許多飛瀑流泉,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景色雄奇壯觀,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

    瀘水

     瀘水位於雲南省西部偏北,總面積2341.22平方公里,縣城所在地魯掌,距州府年在地六庫31公里,距昆明699公里,從昆明乘汽車兩天到達。

    瀘水縣共有六庫鎮、魯掌鎮和上江、老窩等10個區鎮。總人口14萬多。瀘水縣境內有高黎貢山和碧羅山兩大山脈,山高峽深,坡陡少平。有片馬河、怒江、楚依大河等40條河流,分屬伊洛瓦底江和怒江兩大水系,氣候隨海拔的高低變化而呈立體性特徵。沿江一線氣溫高,屬亞熱帶氣候,魯掌年平均氣溫15℃。

    瀘水以傈僳族為主,約佔總人口的55%,另有白族、漢族、彝族、怒族等,他們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習俗。

    在瀘水可欣賞到怒江大峽谷風光,可進行民俗、地質等考察和旅遊探險活動。

     雲南之窗

    


三江並流系列之揭密
三江並流之東竹林寺
三江並流景區之歸化寺
三江並流景區之中甸
三江並流系列之大發現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