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新聖母公墓埋著赫魯曉夫
方言良

    


流連在新聖母公墓的老婦人

     


赫魯曉夫墓

 

    


別致的墓碑雕塑

    莫斯科的新聖母公墓可謂名氣大矣,凡在莫斯科待過一段時間的人沒有不知道的。它佔地總面積為7.5公頃,埋葬著2.6萬多個靈魂,是聞名遐邇的歐洲三大公墓之一。

    不過,面積的大小絕不足以概括新聖母公墓的意義,讓這裡四季訪客不斷的是一個個長久鐫刻在人們記憶中的名字———著名作家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阿托爾斯泰,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戲劇理論家斯坦尼斯拉伕,舞蹈家烏蘭諾娃,大畫家列維坦,科學家圖波列夫、瓦維洛夫,政治家米高揚、莫洛托夫、波德戈爾內等等,都在這裡長眠。

    新聖母公墓位於莫斯科城的西南部,它始建於16世紀,到了19世紀才成為著名的知識分子和富商大亨的最後歸宿。上個世紀30年代,蘇聯大肆毀壞教堂,原來安葬在教堂裏的一些文化名人無處安息,便被遷移到了這裡。俄羅斯著名作家果戈裏、契訶夫等人的墓葬就是在這個時候遷入新聖母公墓的。

    俄羅斯的墓葬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飽含著濃濃的文化藝術韻味,墓主的靈魂與墓碑藝術感染力的結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羅斯墓園文化。當你來到新聖母公墓的大門口,會首先驚訝于與中國墓葬群完全不同的色調:綠色的大門和紅色的門柱。這裡異常整潔、寧靜,仿佛是擔心驚擾了永遠安息、已進入另一個世界的靈魂。再舉目看那些形狀各異,質地、色彩不同的墓碑與墓碑邊千變萬化的雕塑,恍惚間你會覺得,自己不是置身於一座墓園,而是到了高品位的大型雕塑公園。每座墓碑都是一件具有價值的藝術品。它們包圍著你,熏染著你,讓周圍的一切都有了靈光,並不是一味的憂傷,而是讓你感到墓碑的主人真正找到了最好的歸宿,連你也會在內心深處為他們感到寬慰。

    作為駐俄記者,我當然已不是第一次到新聖母公墓參觀,不過每次,我還是禁不住要在一些墓碑前駐足。

    啊,那不是史達林的妻子阿利盧耶娃的墓嗎?記得記者第一次踏進新聖母公墓時,一位50多歲的俄羅斯婦女就特別跟記者説,阿利盧耶娃的墓值得一看。想來,不單是記者,很多俄羅斯人也都記著她。阿利盧耶娃的墓碑用白色大理石雕成,高約2米。墓碑上簡單地雕刻著:娜傑日達謝爾蓋耶芙娜阿利盧耶娃—史達林(1901—1932),俄共(布)黨員。據説,阿利盧耶娃的墓歷經坎坷,曾被推倒過,又再次豎起。阿利盧耶娃的半側身像立在墓碑的頂部,用白色大理石雕成,她神態憂鬱,符合她與史達林生活在一起的不幸福。可能是觸摸雕像的人太多吧,為了保護它,只得給她的雕像加了個透明的玻璃罩。儘管如此,遊人還是競相把獻給她的鮮花插在玻璃罩的縫隙裏。

    我們中國人都知道的赫魯曉夫的墓不能不看。記者每次都是懷著一種複雜的心情來到他的墓前。赫魯曉夫的墓碑用7塊黑白大理石相向銜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毀譽參半的一生。據説,赫魯曉夫生前曾經辱罵過這位雕塑家,但是,他在臨終前卻囑咐家人一定要請這位雕塑家為他建造墓碑。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座構思奇特、寓意無窮的雕塑精品。

    蘇聯著名詩人弗拉基米爾馬雅可夫斯基的墓被高大的松樹、椴樹環抱,微風吹過,葉子發出一片沙沙聲,仿佛仍在吟唱詩人那充滿激情的篇章。詩人的墓碑設計非常獨特:黑色大理石底座上鑲嵌著深紅色的大理石,深紅色的大理石中間又用黑色大理石雕成了一尊詩人頭像。這紅與黑的糾纏,仿佛象徵著詩人在火一般的激情中,37歲就撒手人寰的宿命。

    ●最佳旅遊季節

    5月至9月是到俄羅斯旅遊的最理想季節,不過這段時間的氣候多變,時晴時雨,出門別忘了帶傘或風衣。

    ●推薦地點

    莫斯科:紅場、有10萬多藏品的特列季亞科夫畫廊、以芭蕾出名的大劇院、著名的風情街老阿爾巴特街

    聖彼得堡:冬宮、夏宮、普希金就讀的皇村中學、“阿芙樂爾”巡洋艦

    ●注意治安

    近年來俄羅斯旅遊業日盛,但治安問題也引人關注,所以在人潮擁擠的地方必須提防扒手;出門時行裝越簡單越好,以免引起不法之徒的注意。

    《環球時報》


[異域]莫斯科不容錯過
莫斯科建城855週年(圖)
初訪俄羅斯風情(圖文)
俄羅斯豪華列車(圖文)
金正日專列不是日本製造而是史達林所贈(圖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