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味]黃河的吉卜賽族
仝江

    ■哪有魚哪就是家

    在河南省境內鄭州至開封一帶的黃河河道內,至今仍有一些靠捕魚為生以船為家的漁民,他們被稱為“黃河水上的吉卜賽部落。”高國勝就是其中的一家。1957年出生在江蘇鹽城的他,在那裏度過了他的童年時光。他從小在漁船上長大,從他的爺爺起,幾代人一直以捕魚為生。爺爺那一代人先是在淮河流域捕魚,那時候用的是小木船,出去捕魚時要是遇到風浪便得擔很大的風險。父親那一代也曾經在淮河流域捕魚;生活也一直靠捕魚的收入維持。高國勝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那時候一天可以捕許多魚,一筐一筐地往外賣,只是當時魚不值錢,父親一天到晚都是愁眉苦臉的。後來淮河的污染日趨嚴重,高國勝的父親1976年便帶著一家老小遷到了黃河流域。

    高國勝兄弟姊妹9個,除了二姐目前在安徽淮河流域外,其他的都分佈在黃河的不同河段。他最小的妹妹在寧夏,四妹、三弟在山西,大姐在小浪底,大哥在花園口,三妹也在萬灘,和他相距大約四五公里,四弟則和他呆在一起。高國勝父子和他的四弟連同另外一戶漁民張玉清父子倆,五家五條漁船組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高國勝稱張玉清為大哥,無論什麼事情都是五家人商量著一起做。當我們問高國勝是否想念老家江蘇鹽城時,他用力搖了搖頭。在黃河流域生活了20多年,對家鄉的觀念是越來越淡了,在他的眼裏,哪有魚哪就是家。

    高國勝的四弟今年只有30 歲,已經是父親了。最大的孩子高帶根今年12歲,與11歲的弟弟高帶兵一起在邙山上學,他們倆也是世代以打魚為生的高家第一代上學的孩子。在這個大家庭中,目前只有他們兩個可以看得懂書。

    ■在船上開辦水上餐廳

    2001年5月,為了迎合城裏人來船上吃魚,體驗漁家生活的旅遊新口味,他們在船上辦起了水上餐廳,這樣他們可以自産自銷捕到的魚,從而緩解因産量少而造成的經濟緊張局面。

    平常的日子,家裏的男人從星期一到星期五都要出河捕魚,只有星期六和星期日呆在漁船上幫助家中的女人接待來參觀的人。外出捕魚的日子充滿了艱辛,一天下來只捕到一些小蝦是常有的事,有時候甚至空手而歸。高國勝不無感慨地説,以前最多時一天可以捕500多公斤魚,如今最多一天只能捕到一二十公斤。

    魚少了,他們不得不越走越遠。辦起了水上餐廳後,出門捕魚時他們心中便多了些牽掛,一捕到魚,便由一人立刻騎著摩托車送回來。好在出門的五天裏,每天吃米飯,啃燒餅,菜多以魚為主,生活上倒也沒有太大的困難。令高國勝十分高興的是,黃河上捕魚沒有淡季,一年四季都能捕到魚。天氣變冷之後,他們便穿著雨衣雨褲下水撒網。去年8月底,他們遇到了“流魚”,所有的魚因為缺氧,全部露出水面,艱難地呼吸著。這可忙壞了他們,儘管累得兩腿發沉,可看著捕撈上來的一網一網的魚,他們心中有説不出的高興。

    夜幕降臨了,除了船上還亮著燈外,遠處一片漆黑。我們來到高國勝四弟高國余的船上,與年輕的女主人攀談了起來。她正抱著最小的孩子看電視,這是漁家到了夜晚通常用來打發時光的娛樂方式。船艙收拾得十分乾淨漂亮,船艙裏除了冰箱,連張床都沒有,無論春夏秋冬,他們都是在船板上鋪—層被褥席地而睡。寫有“一帆風順”字樣的框挂在艙內,“帆”字寫錯了,可女主人並不認識這幾個字,她只知道這是個吉利的詞,那還是賣主告訴她的。

    ■大船是父母送給兒子的結婚禮物

    女主人父母的漁船離這裡不遠,她從小在船上長大,平時也很少離開漁船。大多數漁家姑娘都像她一樣,到了十七八歲就由父母做主嫁到相距不遠的另外一條漁船上。大多數漁家姑娘在嫁出去之前,只是與對方見見面,主要決定權還在父母手中。問起孩子的將來,她告訴我們,兩個兒子一個上四年級,一個上三年級,最多上到小學畢業,就得讓他們到船上幫忙了。我們問她有沒有想過將來有一天讓孩子走下漁船,到岸上去謀生,她堅決地搖了搖頭,他們是在船上出生的,將來終究要在船上生活,漁民祖祖輩輩都是這樣,有沒有文化沒什麼關係。

    女主人還告訴我們,漁家大多一家擁有—條小船,一條大船。船是自己做的,一條大船造價大約3萬元,多是父母送給兒子的結婚禮物。現在包括他家船在內的5條大船組成了一個集體,這個集體中的幾戶人家既是親戚,也是朋友,經營水上餐廳的收入幾家平均分。出河捕魚大家一起行動,不論誰捕到了魚,都放到圍起來的水域裏,誰要吃就從裏面撈。看著笑臉盈盈的女主人,我們感覺得出,她對眼下的生活十分滿意。當得知我們是報社而不是電視臺的記者時,她的臉上露出掩飾不住的失望。她説因為看不懂報紙,根本沒法知道我們對他們的生活狀態進行了怎樣的描述。

    黎明在遠處水鳥的啼聲中到來了。晨光中,成群的野鴨在不遠處覓食。漁民們早已經起床,漁家一天的日子又開始了。高國勝告訴記者,前些年他們夏天捕魚,冬天獵雁、水鴨子、鷺等水鳥。1996年,為保護野生動物,國家有關部門收了槍,不允許再打獵了。他們就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捕魚上了。這幾年黃河灘上的水鳥也逐漸多起來了。而且品種也有所增加,給這荒涼的黃河灘地增色不少,他們每天閒下來時總要坐在堤上抽著煙欣賞這美景。

     ■許多漁民轉變觀念搞起了旅遊業

    在鄭州邙山鐵路橋的南頭,有一片大雜院,據説這裡曾是軍隊的兵房,後來年久失修被遺棄了。許多漁家的老人為了照料孫子上學,就在這裡臨時安了家,在這裡我見到了國勝年邁的父母——一輩子以打魚為生的高民昌和王玉珍。在那個破敗的院子裏,高民昌正在鋸一截木頭,衣服上落滿了灰塵。見到我們,他先是有些木訥,聽我們説明來意後,他立刻進了裏屋,再次出來時,已經換上了一件乾淨的衣服。

    淩亂的小院裏,幾乎所有的房頂上都蓋著塑膠薄膜,但即使這樣,也免不了漏雨。屋子裏十分簡陋,空氣中有一股濃重的霉味。院內有好幾個小孩子,臉上都沾滿了煤灰。在正式上船捕魚之前,他們就天天在船上與院中穿梭。一個男孩告訴我們,他只上了三年小學,就不得不退學了,因為家裏供不起。他的母親説,他今年13歲,等他再大一些,就要送他到船上去,跟著他的父親捕魚。這位年輕的母親還告訴我們,岸上的女孩十分願意嫁到船上來,但是船上的姑娘卻只願意嫁到船上。女人在船上不用乾太多的活,也就是做飯洗衣等一些雜活,比岸上下地的婦女輕鬆得多。

    不遠的地方,有兩個女人正不緊不慢地砸著煤塊。小院附近是一條鐵路,時常有運煤的火車通過。每次火車路過時,總有一些小煤塊散落在鐵軌上,這些煤塊便是從那裏撿來的。起初過慣了船上生活的孩子對火車還很有興趣,如今經常聽到火車的聲音,已經無動於衷了。

    隨著黃河小浪底大壩的建成截流,人們生産生活用水量的增大,黃河水量的減少,再加上河水要經常受到工業污水的污染,這些都對漁民的生存有著極大的影響,他們也深感今後的生存壓力將愈來愈大。在鄭州邙山一帶,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那裏許多的漁民轉換觀念不再捕魚,而搞起了旅遊業。在旅遊區他們開汽艇、租遊船,為遊人服務,經濟收入要比捕魚來得快,也來得多些。只有像高國勝這樣的漁民仍固守著祖輩們留下來的行當賴以生存,不改初衷,高國勝説,只要黃河不斷流,他就準備在這裡打一輩子魚。

     幸好,時下,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城裏人現在都喜歡吃野生黃河魚,雖然魚的産量低了,但價格卻高了不少,且還不愁銷路,如此倒給高國勝這代最後的黃河漁民提供了得以生存的契機。

     《北京青年報》


[旅途]洛陽行吃記
[專稿]河南行河南博物院
避暑勝地河南雞公山(圖文)
吉卜賽人還愛算命
濟源五龍口戲猴圖(3)  
華夏第一盆景:嵖岈山(圖文)
陜北推出黃河民俗風情遊
河南--石人山(圖)
河南--龍門石窟(圖)
河南--關林(圖)
河南博物院(圖)
河南“二七”紀念塔(圖)
河南開封(圖文)
九大名山之王屋山(圖文)
河南黃河濕地:候鳥越冬天堂
黃河口成為旅遊新熱點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