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域]印巴邊境看降旗
錢峰

    降旗儀式無論在哪,想必都是莊嚴肅穆,但印巴邊界線上的降旗儀式卻可謂世界一奇。奇就奇在兩個敵對半個多世紀的國家,50多年來每天都要在相同的地點、相同的時間,以相同的方式面對面地舉行降旗儀式,看似隆重、緊張的場面,因過於誇張而帶上了些許詼諧的成分。另外,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也不失為一種景觀。我兩次親臨現場,有幸成為在印巴邊界線兩邊分別看過降旗的人。

    第一次坐貴賓席

    從印度邊境城市阿姆利則向西,從巴基斯坦邊境城市拉合爾向東,對向行駛各約30公里,便到了兩國的國門口岸,每天日落時分的降旗儀式便在這裡開始。去年美國打擊塔利班之後,我因趕往阿富汗邊境採訪,途徑拉合爾,前往巴基斯坦國門,第一次目睹了這個每天都能吸引成百上千觀眾的降旗儀式。

    那天趕到時,正值日落時分,看到人聲鼎沸的場面,我以為降旗儀式已經開始了。穿過一道雄偉的大門之後,我心急火燎快步向前方的另一道大門奔去。同行一把拉住我,説:“別走了,再走就要到印度了!”好險!我差點就穿過邊界線,在眾目睽睽之下當一回“非法越境者”了。

    我定神再看,原來雙方降旗的地方其實是在一道橫跨兩國國界線的大鐵門前。大鐵門的兩扇大門上分別鑲著兩國的國徽,兩扇門之間有一條約兩米寬的隔離帶,分立兩側的旗桿上,巴基斯坦的新月旗和印度的三色旗在風中傲然對視著。

    得知是中國記者來參觀,一個高大威武的巴基斯坦儀仗兵按照一位長官的指示,把我安排到了貴賓席,這裡是參觀隊伍的最前方,離降旗的隔離帶只有十米開外,眼前一覽無余,正對著印巴兩國的交界線。

    儀式還未開始,但雙方觀眾的叫喊聲已經較上了勁。巴基斯坦國門城樓的觀禮臺上座無虛席,其中有不少穿著校服的學生。幾個身穿白色長袍的年輕人一手擎著國旗,一手揮舞著拳頭,激動地用烏爾都語高聲喊著:“巴基斯坦,金達巴(萬歲)!”而離巴基斯坦國門東邊幾十米遠的印度一側,也似是群情激奮,掌聲和吶喊聲匯成一片。主角還沒登場,前奏的聲勢卻已很浩大。

    降旗如同“決鬥”

    降旗儀式在雙方嘹亮的號聲中拉開了序幕。雙方各有5名身高在1.85米以上的儀仗兵,共同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進觀眾的視野。他們穿著具有各自濃郁民族特色的亮麗軍服,動作越來越快,直向對方國門衝去。這時,觀眾的情緒被進一步調動起來,兩邊的歡呼聲可謂“地動山搖”。

    但在距邊界線20多米處,兩隊人馬同時“剎車”,雙方儀仗兵面對面站著,仿佛等待最後的決鬥。只見巴方一名儀仗兵一個高抬腿,幾乎把腳甩過頭頂,然後使足全身氣力將皮靴砸在地上,力量之大似有踏平對方之勢,讓人瞠目結舌。不過,我清楚地看見,這個賣力的士兵在完成動作的同時流下了一串清鼻涕。我忍不住悄然一笑,因為生怕有愧於主人的盛情,又趕緊掩住嘴,可一眼瞥去,好多巴基斯坦人也都忍俊不禁笑出了聲。雙方的儀仗兵昂首挺胸站在邊界線附近,宛如中國京劇中的武生亮相,觀看的人群中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忽然,兩隊的排頭兵都一個甩頭,大吼一聲,向各自的國門大踏步走過去,在邊界線旁一個大力跺腳,站住了。其他儀仗兵也如法炮製,將“對抗”推向新的高潮。經過數回合的比試、跺腳和怒吼,各自的國門被轟然一聲拉開。軍號聲中,巴印國旗這才徐徐落下。

    第二次坐普通席

    一個月前,為親身感受印巴邊境的緊張氣氛,我驅車540公里,從新德里直奔邊境城市阿姆利則。選擇這個路線是因為我問過當地朋友,他們都告訴我這公路是全印度路況最好的。它是通往巴基斯坦的主路,是戰時用來調動部隊的運輸線。

    果然如此。路上,我看見不少蒙著帆布的軍車飛馳而過;路旁,也時不時看見戒備森嚴的大小兵營。離邊境越近,軍事對抗的氣氛就越濃。從阿姆利則到邊境的30多公里路上,軍車、軍人在過往車輛及行人中的比例明顯增加。一些軍人面容雖有些疲憊,但對我們這些“不速之客”仍不失警惕和戒備。偶爾瞅見一輛坦克,正懶洋洋地趴在巨大的綠色偽裝網下休息,但黑森森的炮口和遠處無邊的鐵絲網卻時刻提醒我,危機尚未結束,我已身在世界上兵力最密集的地帶之一。

    再次來到降旗的邊界線。一草一木與去年巴方一邊並無二致。滿眼都是花團錦簇、人頭攢動和大旗飄揚的景象。不同的是,印方的“啦啦隊”人數增加,明顯佔優勢。

    這次我沒有被安排在貴賓席,而是坐在了本地觀眾的普通席上。

    孩子看不懂其中的奧秘

    坐普通席也有好處,因為可以與當地人交談,可以觀察他們的舉動。

    此時,降旗儀式尚未開始,印方啦啦隊的攻勢卻已全面拉開。一個印度青年在觀禮臺最高處迎風揮舞著一面巨大的印度國旗,他身邊的幾個人激動地揮舞拳頭高喊著,“印度,萬歲!”一大群慷慨激昂的學生隨之呼應,觀禮臺上頓時變成了手臂的森林,人們振臂高呼著:“萬歲!萬歲!”但僅此而已,人們沒有喊其他的口號。一位印度人告訴我,印方規定,不能呼喊反巴辱巴的口號,否則憲兵就要前來干涉。印方的決定無疑是明智的,這裡畢竟這是“眼球對眼球”的最前沿,雙方大軍已劍拔弩張對峙了9個多月了,局勢早已令世人不安,不能再火上澆油了。

    降旗儀式在細節上與去年幾乎沒什麼不同。面對雙方儀仗兵誇張的動作,旁邊幾位西方遊客先是瞪大眼睛表示驚訝,接著就開始竊笑。我看見有幾個印度警察也在一旁偷偷笑了起來。一位來自新德里的印度老人問我:“中國沒有這樣的降旗儀式嗎?”聽見否定的回答後,老人眼中流露出半信半疑的目光。

    儀式結束後,許多觀眾衝上去與參加“決鬥”的勇士合影留念,但更多的群眾則像潮水般擁向邊界線,想看看“仇家”究竟是個什麼模樣。我旁邊一個面容秀麗的印度小女孩,驚奇地凝視著這一切。在她清澈明亮的眼眸中,我看見的只有不解和疑問。

    《環球時報》


組圖:印度阿姆利則金廟
德里歷史的見證——德里皇宮(圖文)
圖文:愛情的豐碑泰姬陵
印度昌迪加爾,獨特的美麗(組圖)
印度簽證注意事項
[異域]文化之都勒克瑙
[異域]印度耍蛇人很少
[異域]印度色戒之旅
印度有個“寡婦村”
印度的祥子(圖文)
印度奇觀!孩子和老鼠共喝一盆牛奶(圖文)
酸雨腐蝕官盜民賊入侵 泰姬陵在哭泣(圖文)
被淹2000年 印度海底現神奇古城遺跡(附圖)
組圖:在恒河“聖水”中沐浴的印度教教徒
截聽恐怖分子電話 印度調兵保護名勝泰姬陵(圖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