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最愛西門町
吳亞明

    “不到台北市,不知道台灣的繁華;不到西門町,不知道台北的熱鬧”。這句話很有道理。這不,都晚上11點鐘了,台北地鐵西門町那一站還是人潮洶湧,滾滾人流中的絕大多數都是那些穿戴前衛又一臉稚氣的半大孩子們,他們呼朋引伴,在嬉笑打鬧中走出地鐵站,鑽進撲朔迷離的霓虹燈的世界。

    步行街就像一條條小河,流淌著色彩和音樂。鱗次櫛比的商店充滿了誘惑,讓你走完這一家,又拐進另一家。一抬頭,對面小樓的整面墻上挂滿了今年金馬影展的新款海報,海報上一群可愛的玩偶一起坐在電影院裏等著看電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出自《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記了》等多部繪本作品的米的手筆,在為即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4日的金馬影展造勢。商店門口的人行道上,有人在擺攤文身,如果你怕文身,還可以彩繪。街巷相接的小廣場上,有許多少女少男舉著廣告牌,上面寫著,“謝謝魷魚羹,向左走”,或者“芒果冰,向前50米”等。不經意間,一個穿校服的少年又端出一個捐獻箱,讓你別忘了獻愛心,將買東西開的發票捐出來,把中獎機會留給需要救助的人們。突然,迎面走來一群美少女,個個滿頭紅髮,露著肚臍,鼻上穿環,意氣風發……

    西門町是個日本名字。日本人當年佔領台灣後,廢掉了台北原來街道和村莊的名字,將之分為六十四町和郊外十村落。因為西門町挨著象徵日本殖民統治的總督府,所以便優先得到了開發,百貨公司、電影院、劇場、遊樂場相繼問世的同時,也帶旺了酒樓茶館,成為日本人下班後尋歡消遣的去處。台灣光復以後,這裡的商業氣息得以延續。但是,那時的台灣當局為了抵制日本文化的侵襲,嚴格限制日貨尤其是文化産品入島,所以“皇民氣息”日趨式微。時光流轉,從十幾年前開始,台灣在政治上放棄“小”日本的心態,日本文化以漫畫、錄影帶和唱片等形式重新在台灣年輕人的身上找到拷貝。如今在西門町,無論是大的百貨公司萬年商業大樓,還是不起眼的小店如“家有賤貨”等,你都能發現許許多多的日本年輕人時尚的東西,據説與東京完全同步。看著像布不像衣服的衣服,顏色和款式都光怪陸離的手機,日本進口書籍、雜誌、音像製品等應有盡有。這些東西,別的地方不是沒有,但是這裡的便宜、齊全,你甚至可以拿著目錄按圖索驥。

    西門町讓青少年流連忘返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這裡有20來家電影院,成百個放映廳24小時放著最新出爐的各國影片,有些影展不用買票,可以隨便入場觀看。所以,許多電影都在這裡舉行首映禮,而許多中外歌星如瀧澤秀明、那英、劉若英等也選擇在這裡的街道上搭臺表演,舉行簽唱會。那個時候,臺上台下,呼應成一片,氣氛“High”到極點。這個學期開學前,平時在台下當觀眾的學生也走上了西門町鬧區“舞林大會”的舞臺,他們使出看家本領,在舞臺上飆舞技、飆歌技,台下觀眾們口哨聲、掌聲不斷。主辦單位表示,這個活動就是讓敢秀、愛秀的學生自己當明星,盡情揮灑渾身熱力。

    青少年扎堆的地方,也往往是問題扎堆的地方,西門町就是這樣,有不少問題少年經常蹺課、離家到這裡鬼混,還有人吸毒,或者出賣肉體買時尚的衣物,還有人加入黑社會的幫派組織。今年中秋節那天下午,台北警方帶回一名在西門町街頭閒逛的少女,她染著一頭紅髮,戴著流行首飾,從台中離家來到台北,險些被橫行西門町的“新萬國幫主”林貞智以免費提供吃住並安排工作等理由“吸收”。所幸警方及時帶回少女。

    美麗光明、醜陋黑暗與西門町同在。

    《環球時報》


調查顯示台灣民眾最想居住的島內城市是台北
台灣日月潭(圖文)
日月潭大力開發生態旅遊 古老景區煥發新活力(圖文)
“京味文化”熱寶島 十天近距離感受台灣
大前年地震遭破壞 日月潭至今“傷”還沒好
台灣5月10日起開放“第二類大陸人士”赴臺旅遊
台灣當局聲稱會再“適度開放”大陸人士赴臺觀光
台北:林語堂故居重新開館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