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細品什剎海味道

    正逢北京一年中最美的秋高氣爽季節,城裏很近的地方就有極美的地方——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水面、迷人的日落景色、古樸的市井民風——這就是什剎海;除了美麗的景致,還有特色的食所和數不清的大小茶館,想原版再現昔日的老北京生活?想重溫兒時安寧祥和的情境?那就到這裡過個悠閒的週末吧。

    地理位置

    石剎海風景區包括前海、後海、西海(又稱積水潭)三個水域及鄰近地區,與“前三海”相呼應,俗稱“後三海”。從地安門西大街上的幾條衚同穿進去都可以通向前海,銀錠橋至德勝門內大街上的德勝橋之間即是後海、德勝橋向西的一片水域就是西海了。

    提起什剎海,相信不少“老北京”心裏都會泛起些許溫暖的感覺,沿著前海、後海、西海漫步一圈(周長很大,一天走下來會累個半死),你會看到不少的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建築,比如宋慶齡故居、廣化寺、銀錠橋、醇親王府等等,就更不用説保存完好的四合院落和過著平凡淳樸日子的老北京們了。

    食所概況

    這是一片屬於步行者的地區,除了三片水域,周圍還有眾多的密集居民區,除了主要幹道可以車輛暢通外(不可能停下來逗留),有不少道路都很窄,幾乎容不下相向車輛會車,所以想接近水邊、看看風景,最好的方式還是騎自行車(此地有租自行車店舖)。即使你一定要開車過來,建議你把車停在你見到的第一個可以容車的地方,之後步行遊覽。

    如果有興致划船,最佳的時機就是在太陽落山的時候到碼頭租上一條小船,既可以坐觀落日、輕鬆看景,又可以在天黑後親手放河燈,浪漫感覺妙不可言!

    西海魚生

    這家可以説是什剎海地區比較大的一家餐廳了,而且還是陸上、水上任你選地兒吃飯的一家。陸上餐廳有三面環水的類似在“水榭”上就餐的餐桌、河邊岸上的露天區和日式榻榻米單間;水上餐廳有固定在岸邊水中的大船單間,有可以劃離岸邊任客人在西海水域就餐的中船(最多容八個客人),這種船是最浪漫的、也最讓所有人嚮往的就餐方式,有船夫為你划船、點菜可以通過對講機,送菜上船用的是快艇,當然價格也相對高點:200元/小時。服務員提醒我們説,想在船上吃飯必須提前一天預定,因為目前這幾條船正處“熱銷”。

    在秋日的西海上蕩舟、飲酒、賞月、聽蘇州評彈,可以説是每個人看到這裡場景的第一想像,再加上這裡經營的是與這樣的氛圍很搭調的杭州菜和魚生,來上一壺花雕、點上兩隻大閘蟹,就更覺得韻味無窮了。聽店家説,中秋節的宴席已被訂滿,我們對此一點也不覺得出乎意料。

    烤肉季

    説也奇怪,嗜食烤炙肉類的我儘管久聞“烤肉季”的大名,但一直沒有機會一試,轉眼,秋風起兮,一日晚間泛舟什剎海盡興上岸,抬頭看到了烤肉季的大招牌,不禁竊喜。誰知進得廳堂,竟已沒有空位,略覺掃興之際,熱情的服務“阿姨”詢問我們是否可以坐加桌,否則還要等。於是我們一行三人,被安排在了魚缸旁邊。

    來“烤肉季”當然要特色烤肉,外加芝麻火燒和一葷一素兩個炒菜。葷素菜上得極快,一味是素什錦,即馬蹄、黃瓜、苦瓜、胡蘿蔔、香菇、冬菇、罐頭玉米筍切條素炒勾芡,原汁原味,清淡爽口;另一味是木須肉,家常菜本不易出彩,但妙在清真館子用的是牛肉,滑嫩入味,且入口無渣,牛肉渾厚內斂的香味比之普通漢民小館的味道不知要高明多少。

    等候許久的壓軸菜終於來了。27cm的大盤中暗紅、翠綠、嫩白相間,色相已佔先機。拈起一個小火燒,仔細一分為二,加入烤肉,一口咬下去,瘦肉鮮嫩不柴,肥肉油而不膩,香菜鮮脆,熟蔥香甜,再加上火燒噴香的芝麻味,果真一絕。小口小口品嘗,讓這股混合的香味充分在口腔中環繞,竊以為與品酒有異曲同工之妙。之後,再來一碗清淡的三片湯……最後長舒一口氣,你會覺得有美食裹腹,實在是連帶著生活都充滿了希望。

    孔乙己酒樓

    從德勝門內大街德勝橋沿河右岸一直向東走不遠,就看見了被一些吃飯很挑剔的人都認可的孔乙己酒店。如果不是慕名找來是很容易錯過的,因為它並不是那麼顯眼,若不是外面停了多得可疑的車子,乍一看就是後海南岸上的一道黑色的月亮門。

    個人認為“孔乙己”名聲在外首先在於地利,大門外便是優美的後海,進大門穿過一條左右都是綠竹、腳下鋪著石子的小徑,才到了餐廳的門口,既可以推開舊式的中式大門走進古色古香的店堂,也可以選擇坐在室外月光下。總之,店家充分利用和張揚了天然與人工的環境。

    取名“孔乙己”經營的自然是與之相呼應的江浙菜式,此季既有正肥美的海河鮮水産,又有南方應季的蔬菜,比如店裏菜品架上的茭白、雞毛菜、長茄子、芋頭、筍子等等,看著很誘人食欲。點了幾道典型的南方家常小菜,説不上有多精緻,但是倒也該清淡的清淡、該濃油赤醬的濃油赤醬。而且,價格也很讓人過意得去。至於喝的嘛,花雕和零賣的酸梅湯都非常不錯。

    我們去的那天是週末的晚上,室外室內客人坐得滿滿的,等了一會兒才在靠窗的位置得了一個座位。也許因為客人太多,服務員小姐顯得有點焦躁,對於我們的點菜過程並沒有給予指點,上菜完畢才發現我們的菜點得多了些,幸好這裡消費不算太高。其實,過了飯點客人少的時候,她們還是挺可愛的。

    帥府飯莊

    位於前海北沿,正在修一條好象叫古玩小吃街,所以它幾乎被淹沒在一片工程中。那天我和同伴是騎車來什剎海,騎過去才發現這裡“藏”著一家餐廳。從餐廳的外表看,古色古香,中式牌樓、石獅子、紅燈籠,頗有幾分莊嚴勁兒。待進了門才發現,偌大的餐廳只有我們兩個客人。

    一問服務員,原來這是一家已有近八年曆史的老店了,施工使他們的生意時好時壞。翻看功能表,我們點了他們的主打川菜、粵菜中的郵亭鯽魚、帥府小炒皇,外加兩道涼菜和點心。炒菜並沒有讓人覺出特別的好,只是客人這麼稀,仍能做到點什麼有什麼,而且也還算像模像樣,記者認為已很難得,何況我們點的半份馬拉盞、盤絲餅,都是現場製作,味道也很不錯,是很傳統的那種國營老店做出的甜點。這家出品的小炒皇給記者留下了較深印象,它不是一般粵菜小炒皇的模樣,而是用胡蘿蔔、白蘿蔔、蘿蔔幹、鮮蝦仁、臘肉、青椒、紅椒、蒜和蝦幹一起炒制,口味濃重,顏色很深,別有一番風味,尤其是裏邊的蝦幹很好吃。

    東興順爆肚張

    別小看這家小小的家庭作坊式小餐館,它的爆肚可是很出名呢!不少人會專程來這裡就為吃這口兒。遺憾的是它的門口道路非常窄,離它不遠的“烤肉季”又常爆滿,所以停車很是問題,想來他家嘗爆肚,您最好別開車。

    一直喜歡老舍談吃的散文,尤其是關於北京小吃的,15歲就因為一篇《雅舍談吃》中關於爆肚的描寫而騎著自行車滿北京找“那個味道”的爆肚,但十多年前的北京不比如今,有機會試過的幾家都似乎不是“那個味道”。所以,一有同好者提起後海的一家爆肚小店,我就禁不住心神往之。

    這家小店真的不起眼,讓我想起家門口杭州人開的專賣杭州小籠包的早點鋪,但食客卻絡繹不絕。跑堂和掌勺的全部是小夥子,頗有老北京的遺風。按照老捨得説法爆肚仁有三種:鹽爆(疑為芫爆)、油爆和湯爆,這裡是湯爆,是最常見的牛百葉,黑白分明,極脆,遺憾的是偶爾一口嚼後有渣。那調料不過是芝麻醬、醬油、醋、香菜末、少許蔥花、也許還有香料,似乎沒有加味精,簡單,好吃,能去腥膻,據説調料好吃竅門在各料的配比。據我對爆肚的癡迷記憶,吃爆肚的壓軸應該是一小碗爆肚湯——爆過肚的滾湯衝入吃殘的調料碗,鮮香濃熱,再來個芝麻燒餅,齊了。但這裡似乎沒有這個規矩,不過在喝羊雜湯的時候因為嫌鹹,讓小夥子給我兌了一勺爆肚湯,頓時鮮香濃郁滿口滿頰,畢竟嘗過了爆肚湯,也算不虛此行了。

    新疆西部餐廳

    新疆菜吃過不少,但似後海這家西部餐廳這樣的,真還是頭遭。

    午間無事踱至後海,遠遠看著水邊的這家餐廳門口幾把遮陽傘下一張小桌,幾把椅子,三三兩兩的客人或獨酌,或邊吃著香氣四溢的羊肉串邊談笑,面前就是寬闊的後海,遠處亭臺樓榭掩映在一片綠樹之中,午後陽光攜著斑駁樹影灑落水面,時有微涼秋風掠過衝破一池柔波。美食當前,盛景如斯,豈能錯過?於是加入其中。

    這裡的羊肉串是那種傳統的新疆味道,粗曠的濃香霸氣十足,不同於韓式肉串小家碧玉式的柔和。最棒的是烤肥腰,羊腰肥厚,外裹一層薄薄的羊尾肥肉,不似其他地方厚厚地裹一層肥肉,肥肉都烤糊了,裏面的羊腰還沒熟、味道還沒出來。師傅烤制的火候也妙極:薄薄一層肥肉已經略焦,羊腰多半熟,入口即覺一股原始粗礪的濃郁膻香。

    品完烤串,正好新疆大雜燴和囊包肉上來了。吃了這麼多次新疆菜,發覺大雜燴似乎是新疆的家常菜——各家有各家的高招,配菜幾乎都不相同。這裡的是圓白菜、蒜苗、番茄、洋蔥,以我的口味看來,似乎還應該加些馬鈴薯、青椒和勁道的粉絲,另外,味道明顯比較薄,沒有濃郁的番茄醬做底,這雜燴顏色上就差了一層。囊包肉倒是實惠,滿滿一盤羊排骨,可惜味道薄。不過,面對美景,只需酒足飯飽就會興致高昂,何況還有解膩消食、香味特別的紅磚茶在手呢?

    記者點評

    説出來也許有讀者不能相信,小時候我還在積水潭並不清澈的水中游過泳呢!也正如許多二、三十歲的北京青年一樣,説起什剎海便帶給我溫暖而遙遠的童年回憶,那午後透過衚同老樹的葉子映在地面上斑駁的陽光、湖岸邊的垂柳、水中的荷花、煙雨迷蒙中的望海樓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美,而這美中更帶著久遠綿長的歷史,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都曾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來讚美過什剎海的神韻。

    其實,遊什剎海吃是其次,但也是錦上添花的一個項目,無論是新興的西海魚生、孔乙己酒樓,還是老店烤肉季、東興順小館,都會給你的這次京城遊帶來一份“白饒”的快樂。當多年以後再次騎著自行車圍著後海兜兜轉轉的時候、當看到後門橋經歷多年風雨侵蝕仍靜臥在那裏的古老的橋欄時、當聽到衚同裏孩子們嬉笑的歡快笑語和老人們安靜下棋時棋子相互碰撞的啪啪聲時,我才突然意識到我是那麼地愛著這個城市。

     《精品購物指南》

    


[都市]在上海逛街
[都市]上海的地下運動
[都市]回憶的上海弄堂
[都市]小資在麗江古城
[都市]重慶性格城市
[都市]各省駐京辦美味
[都市]逛逛香港的廟街
[都市]北京的特色餐館
[都市]什剎海品時尚
[都市]廣州特色健身場
[都市]北京的保齡球館
[都市]北京酒吧知多少
[都市]推薦香港的酒店
[都市]吃喝玩樂在香港
[都市]老北京吆喝
[都市]大學生的一天
[都市]一下子愛上蘇州
[都市]在中國死海
[都市]逛香港特色街區
[都市]逛香港地鐵商城
[都市]京城月餅大搜索
[都市]竇文濤談夜生活
[都市]賞北京卡通警察
聽串吧族説泡吧樂趣
[都市]北京小資的書吧
[都市]後海小資碎片
[都市]京城電影戲劇吧
滬:白領生活零距離接觸
[都市]北京電影院指南
[都市]北京的健身場所
[分析]京滬穗的夜生活
[都市]男女成熟夜生活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