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劍影成過去 追尋丹巴古老碉樓的滄桑(圖)  
冉玉傑

    出丹巴縣城沿大渡河而下,行大約7公里,只見河對岸山坡上,數十座碉樓拔地而起,或三五一群,或獨立山頭,碉與碉之間相互呼應,依山成勢,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高十余丈……狀似浮圖。”這便是著名的丹巴碉樓。

    丹巴的碉樓是由世代生活在這裡的嘉絨藏族所建。據考證,早在西元前1700年前,生活在大渡河流域的嘉絨藏族同胞就掌握了片石築墻的工藝,隨著生産、生活的需要,特別是為了防禦野獸和戰爭,修築高碉成為川西北河谷地帶嘉絨藏族典型的文化特點。

    從現存的碉樓看,功能約有4種,即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要隘碉往往築于懸崖險道之上,或者橫擋于要衝,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用;烽火碉築于山頭,傳遞資訊;寨碉是為保護村寨或者部落而修建的戰爭工具,一般佇立於村頭;家碉多與樓房相連,平時作為貯藏室,遇有戰事,也可用於戰爭。所有碉樓的樓門都開在一兩丈高的地方,門前放有獨木梯,一旦敵人來犯,只要退入碉樓,抽掉樓梯,關上樓門,極難進入。況且樓內設有箭眼,遠則箭射,近則滾木石,易守難攻。

    經過鐵索橋入村寨,近觀碉樓,皆為片石砌成。高者十余丈,低也有五六丈。碉堡基礎寬有丈余,一般為巨石砌成。碉身多為四邊形,也有五角形、六角形的,最多的一個碉樓有13隻角。雖然皆由片石砌成,但墻體表面光滑,縫隙緊密,棱角筆直,可見建築師具有高超的設計能力和工藝水準。

    碉樓在歷史上確實與戰爭有密切的關係。丹巴地處大渡河谷,氣候溫和、土地肥美、物産豐富,歷史上經歷了多次部落戰爭和冤家械鬥。唐朝反對吐蕃東擴曾經在此發生過戰爭。西夏王朝敗落之後,其中一部順金川河谷南下丹巴,曾經遭到當地居民的頑強抵抗,故而兵敗西行。可見碉樓在冷兵器時代具有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作用。乾隆年間大小金川土司兩次叛亂,朝廷兩次用兵,由於土司踞碉固守,“其扼要處必有戰碉,于墻垣間以槍石外擊,旁既無路,進兵必須從槍石中過,故一碉不過數十人,萬夫皆阻。”因此清軍經歷大小戰爭百餘場,耗時長達8年、費銀7000萬兩,方才平定。

    隨著歷史的發展,刀光劍影皆成為過去,但那一座座碉樓,以其偉岸的身軀依然在默默述説著遙遠的故事。碉樓作為嘉絨藏族重要的文化遺産正被人們不斷認識,無論對於史學研究,對於建築學、民俗學、軍事學,對於旅遊開發,都有著重要意義。我隨意走進幾戶藏民家中,説起碉樓,他們無不露出自豪的神情。許多村民在規劃著,維修碉樓、添置床舖、整修道路,好讓更多的人走進碉樓,體驗嘉絨藏民的生活,來追尋古老碉樓的滄桑。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2年09月16日


九寨溝遊漲300元左右 成都旅行社聯合商討對策
峨嵋四大奇觀(圖文)
某旅行社一廂情願 金庸九寨溝之旅可能泡湯
[專稿]水之景——九寨風情
黃龍將更名為“黃龍瑟爾嵯”(圖文)
[專稿]色達之旅
丹巴美姑娘(圖文)
稻城和丹巴(圖文)
蜀山之後——四姑娘山(圖文)
男女分開禁止拍照 四川玉屏山要搞裸體森林浴
樂山峨眉山二日旅遊 被轉手6回一日4次購物
稻城:有你能想到的 也有你沒有想到的
天下山水之觀盡在蜀中(圖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