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隴海鐵路灞河鐵路大橋垮塌 挖砂惹的禍?  

     6月9日15時33分,歷經一天一夜暴雨後重新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西安市灞河鐵路大橋5個橋墩突然發生連續垮塌,6段橋梁百餘米橋面瞬間湮沒在滔滔灞河水中。隴海鐵路(甘肅蘭州往返上海鐵路的大動脈)西安段隨即全部癱瘓。

    隴海線告急!數十列列車受阻!數十萬旅客行程受阻!晨報記者昨日下午緊急飛赴古城西安,截至記者昨晚10時發稿,坍塌鐵路大橋仍在晝夜搶險中,來自西安及上海鐵路局消

    息稱,兩地及沿線部分往返列車仍舊處於停運狀態……

    記者目擊腳手架與大橋一起坍塌

    6月10日16時許,記者一抵達西安咸陽機場便感受到了隴海線大動脈暫時癱瘓帶來的壓力,機場售票櫃檯成為了候機大廳“人氣”最旺之地,這裡大部分是上海、合肥等東去方向旅客。從這些滿頭大汗人們的臉上,不難讀出60余公里外塌橋地的緊張氣氛。一位操著上海口音的男子告知:“我買了9日西安至上海的T140次火車票,橋塌了後,在火車站蹲了一夜不説,沒想到機票也這麼緊張。”

    17時25分,記者趕到西安城東郊灞橋區灞河鐵路大橋坍塌現場。隆隆作響的灞河水攪拌著事故現場起重機的作業聲震撼著這裡的每一個角落。記者看到,已經有近500名警員布署在通向事故現場的每一處入口,即便是這樣,仍有近千余當地居民或用望遠鏡、或攀高而立默默注視著已經攔腰被斬斷成兩節的灞河鐵路大橋。

    記者目測,該橋足有1000余米長,呈150余米的豁口斷開,斷裂的橋身如散落了骨架般栽進河中,渾濁的黃泥水由東向西肆虐而至,數米高的浪花在大橋上空飛濺起渾黃的水霧,讓佇立於一旁的記者為之驚心。橋身斷口處,兩道鐵軌如瀑布般一瀉而下,傾入水中,景象頗似遊樂場中飛船入水“急流勇進”的軌道。被河水吞沒的鐵軌已被斷石擠壓成麻花狀,而河岸邊已有千余搶險工程人員,或操縱起重機,或齊力拉縴吊起鐵軌和斷裂橋身。

    搶險人員告訴記者,由於鐵路大橋坍塌面積過大,目前修復時間尚無法確認,但在10日淩晨5時,搶險人員已經在垮橋東側新鋪了一條100米長的鐵軌,連接距垮塌大橋50米遠平行的西康(西安往東至安康)線鐵路大橋鐵軌,並拿出繞行方案。不過臨時鐵軌承受不了太多列車通過,因此僅限于不到十列的各方向車次。記者還了解到,因垮橋造成的該地區通信光纜中斷也一時無法全面恢復,鐵路工作人員臨時為現場搶險指揮部架設了電話專用線。

    記者在現場發現了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有兩塊巨大的腳手架歪歪斜斜地躺在河水中。據當地居民介紹,坍塌的灞河鐵路大橋橋墩及基座近日正在加固。而如今,垮塌的5個橋墩在急進的河水中早已沒了蹤影,惟有豁口處昂首凸起的大石塊仿佛桀驁不馴般印證著發生在24小時之前的那場驚心動魄之景。

    柳巷村緊靠灞河,村子裏一位教書匠向記者回憶了9日垮橋的情景:

    中午12時左右,下了一天一夜的暴雨終於止住,一些小孩趁著日頭在岸邊玩水,還有人在河邊垂柳下悠閒地釣魚。13時許,正在河水中嬉戲以及垂釣的人們發現河水突漲,混濁的河水滾滾西去,在河中嬉戲的一男子發現河水已漲到胸部,慌忙跑上岸。此時,有兩個小汽車般大小的連接鐵板從上游方向順流急速而過。河水暴漲,垂釣者、嬉戲者迅速跑上岸。13時20分,西安市灞橋區防洪委員會沙石管理站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緊急疏散河中、河邊、橋頭的群眾,聽説是接到了上游20公里外的馬王渡水文站洪水來臨的通知。

    13時45分,洪水到達灞河鐵路大橋,大橋橋墩在洪水激流的衝擊下越來越鬆動,防洪部門立即組織人員搶險,將沙袋投在橋墩下,分散激流保護橋墩,但沙袋一下子被洪流沖走。繼而,鐵橋下用來維修的電機、攪拌機以及架設的鋼架等先後被激流沖走。

    15時30分,一列開往安康的火車在距灞河鐵路大橋東側50米左右的西康鐵路橋上疾駛而過。短短3分鐘後,隴海線灞河鐵路橋第4號橋墩轟然倒塌,鐵路線攔腰跨塌陷入激流。

    柳巷村一位摩的司機告訴記者,第一個橋墩倒塌前,他恰巧載客到河對面,橋塌了後,一旁公路橋也被封了,他只好站在岸邊,卻萬萬沒想到這只是個開始。

    據其講述,當時只見滾滾洪流洶湧澎湃,濺起一兩米高的浪花。15時43分,第3號橋墩突然又發生塌陷,人群一陣驚呼,鐵路線上3.5萬伏特的高壓電線跌落在洪流中,幸虧鐵路部門緊急採取斷電措施。15時53分,第5號橋墩被激流衝垮,站立一旁的他感到明顯的震動。16時01分,第2號橋橋墩又被洪水沖毀,洶湧的波濤肆虐著從東向西奔去。50分鐘後,臨近北岸的灞河鐵路大橋1號橋墩半部根基在急流的衝擊下裸露在外,隨著轟隆一聲巨響,1號橋墩塌陷。至此,隴海線灞河鐵路橋13個橋墩中5個已經不復存在,150多米的鐵路橋完全垮塌斷裂。

    這位摩的司機説:“昨夜一整晚都沒睡好,做夢都想著是不是還會有一次坍塌。”在事故現場,有關搶險人士告訴記者,從6月8日至9日在包括西安市在內的陜西大部分地區出現的強降雨過程導致二十年來罕見的暴雨災害,全省有12條江河水位暴漲,在西安灞河上游的秦嶺也暴發了大規模山洪,已經有2人死亡數人失蹤的情況。

    該人士告知,在暴雨發生時段,灞河上游水文站已經記錄到洪峰,9日午後雖然雨停天晴,但已經形成的洪峰正向隴海線灞河鐵路大橋所在位置急速前進,因此,在垮橋前有關部門便接到通知提前1小時封橋,這才避免了列車通過時垮橋造成的無法估量的災難。垮橋前,洪水流量已達到500至600立方米/秒,成為自1984年以來灞河最大的一次洪水,而在最後一個橋墩坍塌前,流量已增至750立方米/秒,這是極為罕見的。

    當記者迂迴在事故現場的每一個角落,凡是負責指揮搶險的人士,對於記者所問及的垮橋原因凡有回答的,無一不是“當然是大洪水衝垮的”。

    然而,緊鄰隴海線灞河鐵路大橋的當地居民,對於此次垮橋的説法卻有了另外一種版本。

    據這些居民告訴記者,隴海線灞河鐵路大橋近日正在加固,當時河中還停放著目前已經被洪水卷走的電機、攪拌機以及架設的鋼架等,而此次加固事出有因,即在半個月前,西安某電視臺播放了大橋橋墩日漸裸露的電視畫面,引起了有關方面的警覺。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按當地居民的説法,橋墩逐漸裸露,連灞河區經常下水玩耍的小孩子都知道,因為,這不是一年兩年“造的孽”了。

    據告知,由於灞河上游即為秦嶺山脈,不時有大量砂石衝入河床,且質地比涇渭等河流的砂石要上乘得多,因此,早在30年前,灞河便成為了採砂人必選之地,年復一年的挖砂已造成灞河上游覆蓋河床的砂石日漸採空,挖砂地點也由之往下。居民説,原來隴海線灞河鐵路大橋下的砂石與保護大橋橋墩的斜坡幾乎平齊,但現在的情況是,砂石已經在斜坡往下2米之處了———瘋狂挖砂把橋墩、橋基都掏空了。

    據記者了解,在垮橋下方有30多個砂站,每個砂站日存砂可達600多立方米,往往一天下來,有超過1萬方砂石被挖砂人從距離隴海線不遠的灞河鐵路大橋屹立的灞河水中掏走。

    值得注意的是,距離垮橋東測50米之處又是一座鐵路大橋———西康線,記者在事故現場看到,該橋此時仍約摸每10分鐘便有一輛客車通過,此橋在往東50米,便是灞河公路大橋,其上往來車輛人們絡繹不絕。

    儘管在事故現場,有關部門一些人士並未向記者談及挖砂一事,但從現場另外一撥忙碌的人群中似乎可以看出,有關部門對此應該是有所了解的———部分工程人員開始向上述兩橋橋基投放巨型石塊以穩固根基。

    只是讓記者不解的是,當記者詢問起那位告知挖砂一事的當地居民的姓名時,人們突然沉寂了,最後僅僅拋出了一句話———“採砂是合理的,因為他們都有政府發的採砂許可證”。王驥飛

     《新聞晨報》2002年6月10日


隴海鐵路恢復滯留 鄭州部分列車今改道
因洪水中斷的隴海鐵路今天淩晨恢復客車運作
西安灞河鐵路橋因洪水倒塌 隴海鐵路客貨運輸中斷
洪水衝斷隴海鐵路線 近萬名乘客滯留西安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