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自然》雜誌:生命科學是中國發展良好機遇

    在可預見的未來,資訊技術和生命科學將是世界科技中最活躍的兩個領域,兩者在未來有交叉融合的趨勢。兩者相比,方興未艾的生命科學對於象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機遇更大一些。這是正在這裡訪問的英國《自然》雜誌主編菲利普坎貝爾博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的話。

    坎貝爾博士就世界科技發展趨勢發表看法説,從更廣的視野看,生命科學處於剛剛起步階段,人類基因組圖譜剛剛繪製成功,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也剛剛取得實質性突破,因而在這一領域存在大量的課題,世界各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水準相差並不懸殊,這對於象中國這樣有一定科研基礎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意味著巨大的機遇。

    他説:“目前對生命科學的研究仍然局限在局部細節上,尚沒有從整個生命系統角度去研究,未來對生命科學的研究應當上升到一個整體的、系統的高度,因為生命是一個整體。”他認為,從原則上説,未來對生命科學的研究方法應當是西方科學方法與中國古代科學方法的結合,中國古代科學方法重視從宏觀、整體、系統角度研究問題,其代表是中醫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值得進一步研究和學習。另外,他指出,對生命科學的應用研究目前由於經濟、法律和倫理等各種原因仍然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一些有條件的國家應當抓住這一機遇加強這一方面的研究。

    坎貝爾博士指出,相對於生命科學而言,資訊技術已經發展得比較完善,發展中國家全面追趕資訊技術的各個方面並不現實,中國可以選擇某些方面,特別是應用領域的研究,作為工作重點,這樣可以直接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不過,坎貝爾同時也指出,資訊技術並沒有達到發展頂峰,在這一領域還有大量課題要做。他説,基於硅晶片的傳統資訊技術仍然有很大潛力,儘管10年前就有人斷言硅晶片已經到了盡頭,但近年來無論是以硅晶片為基礎的微處理器,還是儲存器,其速度和容量都大大提高,目前還沒有停止增長的跡象。隨著未來一些革命性技術,比如量子電腦、DNA電腦、光子電腦的出現,資訊技術還將出現一個大發展的階段。

    坎貝爾博士説,目前資訊技術和生命科學有交叉融合的趨勢,比如人工智慧的研究就需要從生命科學的角度揭開大腦思維的機理,需要利用資訊技術模擬實現這種機理。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實現人體特別是大腦功能的延伸”,比如電腦就是大腦部分功能的一個延伸,如果從這一角度考慮,未來資訊技術與生命科學的交叉和融合是大勢所趨,有可能出現生物個體與晶片的複合體,比如把具有一定功能的晶片植入人體以加強人體的功能等。

    坎貝爾博士説,加強科技工作,科研投入非常關鍵。基礎研究仍然需要政府支援,總體上講投入大,科研成果就多。過去五六年,高能物理領域成果不斷也説明瞭這一問題。目前,世界各科技大國的政府對基礎研究還是比較支援的,這也就意味著未來世界科技仍會快速發展。

    坎貝爾博士認為,中國科技的某些領域已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準,近年來大批優秀中國留學生回到中國,加強了中國的科研實力。目前,中國應當給青年科學家更多的機會,鼓勵他們創新,因為30歲左右是科學家出成果的黃金時間。如果中國政府一如既往地支援科技工作,中國科技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儘管現在尚不能斷言,但中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只是時間問題。

    英國《自然》雜誌與美國《科學》雜誌是世界最權威的兩家學術期刊,它們發表的論文總體上代表了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最高水準。坎貝爾博士率英國《自然》雜誌代表團于10月27日至11月1日對中國進行訪問,以加強同中國科技界的交流與合作。

     新華社 2001年10月28日

    



生命科學研究驚聞重大突破 人畜細胞融合引發激烈爭論
基因研究與老百姓有何關係
國際權威專家呼籲基因研究擁抱大眾
生命科學將深刻影響人類生活
生命科學的又一次進軍:繪製人類基因變異圖譜
高考取消生物令我國生命科學基礎教育滑坡
多角度關注“生命”——透視生命科學圖書出版現狀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