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建平臺 促進資訊技術向傳統産業滲透  

    為實現現代化而努力的中國,正在加速資訊技術向傳統産業的滲透,為追趕世界發達國家插上“高飛之翼”。

    作為中國政府推動“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戰略決策的一項重要舉措,昨天在廣州落下帷幕的首屆中國國際製造業資訊化博覽會倍受各界關注。全國36個省市區組團,200多家知名科技公司、製造業企業參展,超過5萬多人次的專業觀眾參觀。

    中國是製造業大國,製造業佔第二産業總量的80%以上。在這個政府搭架的平臺上,熱鬧的場面和豐碩的成果顯示著製造業企業與IT軟體供應商之間的充分對接。其中,管理軟體銷售額居中國市場首位的用友軟體公司,就與近100家企業洽談了業務。

    主辦方國家科技部的主管官員表示,今後博覽會將每年如期舉行,切實推動企業走上資訊化的發展之路,

    面對資訊時代的來臨,處於工業化途中的中國在第十個五年發展計劃中作出了“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實現社會生産力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跨越工業化的某些階段,運用最新技術成果,突破約束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和“資源瓶頸”,提升産業結構。

    借助入世東風,中國頻頻出臺新政策、加大建設力度:新春伊始,科技部就宣佈拿出8億元資金,在五年內組織實施製造業資訊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工程重大項目,以提升中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今年4月,中國科技實力雄厚的北京也作出了年內六成國有大中型企業初步實現資訊化的決策。

    對此,經濟界人士評論認為,中國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通過制定政策、建立標準、整合資源、發展仲介服務機構以及組織對重大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推廣應用和試點示範等,為實施工業資訊化進程提供了必要的“溫度”、“水分”和“土壤”。

    “雖然,這種跨越式發展難度很大。但是,國家正確的政策導向和強有力的支援,無疑加強了人們對其良好前景的信心。”中國工程院院士、企業資訊化課題組組長吳澄教授説。

    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社會生産力發展迅速,國民經濟以年均近10%的速度持續增長,國內生産總值已躍居世界第7位。同時,新經濟已經在中國崛起,每年以三倍于國內生産總值的速度增長。“實現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中國在經濟上和技術上都具備了有利條件。”吳澄教授指出。

    眼下,中國加快了對具有比較優勢的資訊技術的發展,並力圖在生物技術、電信、軟體、資訊安全、電子商務交易等方面掌握核心技術,實現自身的資訊技術創新,力爭在資訊領域趕上世界先進水準。

    中國著名的金蝶軟體公司主管仝孟輝則表示,在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的進程中,高科技企業也將實現自己的新一輪發展。

    不過,中國工業資訊化之路顯然任重道遠。根據科技部最近提供的一份調查,中國的大中型企業目前僅有15%基本實現了資訊化,中小企業實現資訊化的比例不到5%。

    專家指出,當前,中國在推動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方面面臨著一系列迫切需要解決的基礎性問題,如加強資訊産業和傳統産業,包括各行各業,社會各個階層的結合,科技人才的培養等。

    出席博覽會的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李健表示,今後,政府在對一些行業的規劃,尤其是一些大型企業的資訊化規劃將更加深入;此外,還將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包括社會資源重組,投融資機制等多方面,為資訊化創造良好環境。

    新華網 2002-7-29


首屆中國國際製造業資訊化博覽會在東莞開幕
北京理正提出“數字城市”總體實施方案
中國科學院新啟動三大知識創新工程項目
中小企業資訊化如今火候到幾分
廣州家庭資訊化居中國前列
我國繪出第一張資訊化藍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