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元件用黃金加工製造 電子垃圾也能淘出金礦  

    有此一説:日本政府擬將舊電腦列入《家電産品回收法》,消費者負有回收義務。

    據日本出口貿易的有關統計,去年該國的黃金出口將近70噸,是1991年的6倍。消息傳出,引起了社會上的各種猜測,對於這種舉世罕見的增幅大部分人認為,莫非資源貧乏的日本忽然發現了大金礦,否則無法解釋。眾所週知,日本資源嚴重依賴進口,何況貴金屬黃金。那麼,為什麼黃金的出口會劇增?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其實出口部分大部來自冶煉、加工,與作為工業原料的低純度黃金出口有本質區別,即便冶煉部分也並非來自幻想中新發現的大金礦。

    日本黃金出口增幅引起關注

    最近10年,日本來自國內礦山的黃金産量在每年9噸左右,沒有很大的變化。那麼是國內對黃金的需求減少了嗎?據有關行業統計,1991年日本市場上首飾用的黃金銷量為190噸,到2000年已減少了6成,由於經濟不景氣,民用貴金屬銷勢疲軟。泡沫經濟以來,以黃金作為投資手段的人也明顯減少,這樣,多餘的部分自然轉向出口。這些分析似乎找到了黃金出口增長的原因。

    可是,據經濟産業省的統計數據,去年的黃金生産達146噸,仍比1994年增産40%以上,而同一統計中資訊産業的直線上升似乎與黃金增産有著某種內在聯繫。黃金通常出現在冶煉其他金屬時産生的副産品當中,據日本最大的冶煉廠同和礦業介紹,這些金屬主要指銅,銅礦中往往含有微量黃金。隨著資訊産業的飛速發展,電子元件的市場需求猛增,由此帶動了銅材的産量提高,黃金出口的增加雖然不能説與銅的産量成正比關係,但確屬主要因素之一。

    電子垃圾成為黃金新礦源

    另一不可忽視的因素來自於一種消費者的隨身物品,而且多屬時尚流行的標誌,它們的很多元件用黃金加工製造,比較典型的就是手機和筆記型電腦。至此,人們終於找到了“大金礦”的來由,其實這種金礦的礦脈不在礦井也不在深山,它就在寫字樓和我們每個家庭中。

    在日本著名的貴金屬冶煉廠——田中貴金屬工業的廠房裏所見到的情景讓人頗感意外,作為一家大冶煉廠,他們的原料倉庫裏卻一塊礦石也看不到,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排排的鐵桶和回收袋,裏面裝滿了作為廢品回收的電子元件。黃金是電的良導體,而且永不生銹,1克黃金可以拉出3000米比頭髮還要細的細絲,加工性能非常好。電腦、手機等追求小型微型化的電器産品中,黃金是電子線路上必不可少的材料。出於資源利用和環保的需要,通訊産品工廠紛紛引進專用拆解設備,從解體的舊電腦、手機等散件中挑選出含金元件,提供給提煉回收企業。

    近年來,日本舊電腦的淘汰急劇加快,按目前“家電産品回收法”的規定,消費者負有回收義務的只有冰箱、彩電、空調和洗衣機四種,政府準備從2002年開始將電腦也列入其中。精明的企業界人士事先看好這一新變化中蘊藏的商機,擁有貴金屬回收技術的廠家紛紛著手準備。三菱材料工業的回收部門人員介紹:舊電腦拆解後相當大的一部分成了寶貴資源,還有其他一些IT産品,像丟棄後嚴重污染環境的舊手機等,如果把裏面的廢電池回收起來,積攢到1噸就可以從中提煉出100克黃金,而普通的含金礦石(沙)每噸只能提取5克,多者不超過幾十克。可以説舊手機是一種相當高品位的金礦石。

    日本黃金産量的增長終於找到了內在因素,而導致出口劇增仍令人不解,這一現象與日本企業擴大海外生産基地的規模有關。近年來日本産品越來越多地轉移到新加坡等勞動力成本低廉的東南亞一帶去生産,所需原材料由日本國內提供也就不奇怪了。通訊網路及電腦、手機的普及和相關回收工業的興起,刺激了國內黃金的增産,以至於供過於求,不得不轉向出口。

    IT産品回收成為新課題

    電腦的更新週期一般不到兩年,在日本,同十幾年前垃圾堆中常見到舊電視機一樣,如今舊電腦也加入了垃圾的行列。據電子資訊産業協會的預測,2005年以後,日本每年將有5000萬台電腦要廢棄。一台個人電腦含有700多種化學成分,廢棄後不做任何處理一埋了之,會嚴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而選擇焚燒,造成空氣污染,最終則形成酸雨。另一方面,廢舊電腦中的金、銀、鈀等物質又為貴金屬回收業提供了大好機會,不過,回收工藝複雜,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可是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個體經營者禁不住誘惑,使用簡單的工藝,火中取栗,而不惜在環境問題上付出更高的代價。據了解,我國每年新增電腦在1000萬台以上,淘汰的舊電腦也在500萬台左右;手機的更新週期則稍長一些,在3年到4年左右,回收工作正作為一個新課題擺在我們面前,去年我國新增手機有幾百萬部,舊手機的淘汰量也相當可觀,這些電腦、手機往往被當做垃圾處理掉,裏面很多“不好説的”元件、材料掩埋後就成了嚴重污染環境的定時炸彈,可是,如果科學地加以拆解回收,就能從中提煉很多貴金屬。被視為廢物的那些垃圾山,實際上都是“黃金山”。然而,包括家電産品在內的這些IT産品的違規丟棄仍難以杜絕,從節約資源角度來講,回收體制也應儘快健全起來,這樣,用不了多久,IT産品的回收必將形成一個獲利頗豐的新産業。

    《北京青年報》2002年3月5日

    


欲罷不能的電子垃圾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