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海如何吸引培育青年科技人才

    今天,上海市科委授予資劍等20人“優秀青年科技啟明星”稱號,另有6個群體獲“優秀青年科技啟明星群體”稱號。這是對“上海青年科技啟明星”10年計劃的總結。

    這項計劃始於1991年,旨在通過項目資助,重點培養35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員,幫助他們獨立開展科研工作。雖然資助金每人只有5萬元,在當時卻是“雪中送炭”。

    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許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日趨老化,而學有所成的青年科技人員因科研經費缺乏、工作生活待遇差等原因流失嚴重。為此,上海在全國率先推出“啟明星計劃”。這項計劃10年累計資助466人,投入資金3877萬元。1993年起,又通過好中選優,跟蹤資助91人,投入資金752萬元。一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成為國家和地方重大項目的骨幹和學科帶頭人。

    據對346位“啟明星”的跟蹤統計,至今,他們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6項,承擔國家“八五”、“九五”攻關項目52項,國際合作項目156項。有76人次參與和承擔了國家“863”計劃項目,有31人次參與承擔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973”計劃,有2人成為這一計劃的首席科學家。他們發表了大批高品質科研論文,其中國內核心期刊第一作者論文超過400篇,申請國內外專利311項。

    上海市科委主任朱寄萍説,青年科技人才在從事研究工作的初期,往往由於缺少工作經歷和科研成果,難以通過常規途徑申請到科研經費。而這個時期正是青年人發明、發現的重要時期。

    啟明星計劃將重點放在青年人才成長的初期,打破論資排輩,重潛力不重資歷,強調入選者的創新活力。組織者還把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的實施和人才培養結合起來,使其在實踐中得到鍛鍊。之後,他們又推出一系列計劃,1995年起實施“優秀學科帶頭人資助計劃”,重點資助在科研領域做出突出成績的中青年科技專家;1997年推出“白玉蘭科技人才基金”,資助國內和境外優秀人才到滬開展長期或短期科研和學術研討。

    為了幫助解決青年人收入低、難安心的問題,這項計劃還曾推出“基礎性研究人員特殊津貼”項目,給予“啟明星”及承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和高技術攻關的負責人特殊生活津貼。

    今天的表彰活動還傳出資訊,上海將加大啟明星計劃的支援力度,今明兩年分別遞增200萬元,每年達到1000萬元以上;同時,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探索設立以企業命名的單項啟明星資助計劃,或以專業領域為主的培養資助計劃;推行把智力成本包含在內的全成本核算課題制,對科技專家付出的創造性勞動給予應有補貼。

    不僅是給錢,上海市還將給青年人更多的機會。今年起,上海市科委對面向社會公開組織的重大重點科研項目作出硬性規定:課題組成員年齡在35歲以下的比例在立項當年要達到50%。對所有重大項目的申請,要求在課題的主要負責人中至少有一位35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員。此外,還將鼓勵科技人員開展自由選題、自主探索。( 謝衛群)

    

    《人民日報 . 華東新聞》 (2002年01月30日第一版)

    


我國科研院所面向世界求賢
中科院將大力發展“科學家小組”
浦東3年內將吸收科技精英1000名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