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文化中尋找平衡
——在澳大利亞的華人子女

    一天在小區圖書館看書時,突然聽到爭吵聲,抬頭一看,兩個小男孩在搶一本書。孩子們長著地地道道的中國人面孔,講的卻是帶有濃重澳大利亞口音的英語。孩子的媽媽過來調停,説的是漢語,孩子們都能聽懂,卻從始至終用英語與母親對話。很顯然,母親是移民,孩子則是在澳大利亞長大。

    華人孩子每天在校、在家使用兩種語言,受到兩種文化的熏染。如果説,他們的父輩來澳大利亞後雖經努力奮鬥仍不免常有“邊緣人”的感覺,這些孩子卻從出生那一天起,就“別無選擇”地成為兩種文化的結晶。

    父親打兒子,兒子叫警察

    中國的傳統教育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主張父母嚴格管教子女。很多中國人移民海外後,依然保持了這種教育觀念,小王就是其中的一位。小王通過技術移民帶著夫人、兒子來到澳大利亞,只有8歲的兒子非常淘氣,常常會挨小王幾巴掌。

    兒子在澳大利亞的小學上了半年學後,一天又惹小王生氣,正當小王準備湊兒子一頓以示懲罰時,兒子理直氣壯地説:“你改打我,我就叫警察!”原來,小王兒子所在的學校告訴孩子們,父母不可以隨便打罵子女。小王的朋友告訴他,如果孩子真把警察叫來,他將面臨一系列的麻煩,孩子可能要被帶走監護起來,他要接受檢查,社區的心理醫生要對他進行輔導,教他如何教育孩子,等等。

    按照中國人的觀念,自己的孩子無論怎樣打罵、管教都是家事,別人管不著。但在西方人看來,孩子是與成人平等的個體,父母應該尊重孩子,隨便打罵孩子的家長可能會因虐待罪而受到處罰。澳大利亞的人口老化現象十分嚴重,兒童也就格外受到保護和重視。

    小丁家附近的社區圖書館每星期三上午專門為兒童舉辦故事講座。一次,小丁把4歲的女兒送到圖書館聽故事後,就去旁邊的商店買東西。結果這次的故事會提前結束了,孩子就自己到商店去找媽媽。小丁買完東西去圖書館,發現女兒不見了,非常著急,四處尋找。當她實在沒有辦法,推著超市購物車、東張西望地走向自己的汽車準備回家向家裏人求助時,突聽到身後有人把她叫住,回頭一看是位警察。警察問她是否在找什麼,她説孩子丟了,並描述了長相、穿著。警察告訴她不用著急,孩子在警車裏坐著呢。原來有人發現這個無人照料的小女孩,就報了警。警察沒有簡單地讓小丁把孩子帶走,而是作了筆錄,詳細記錄了小丁的個人情況,並一再告誡小孩子必須有大人陪伴。念她初犯,先不予追究,以後要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將會受到處罰。

    靦腆女兒擺攤賣餡餅

    由於人口不多、高等教育又很發達,澳大利亞中小學教育系統的設計不考慮升大學,課程輕鬆,也沒有家庭作業。孩子們的很多時間都消耗在板球、足球、游泳等體育活動上了。學習上,老師也不督促,是否努力,全憑自覺。但是澳大利亞教育非常重視能力的培養,中小學的不少課程就是為提高實用技能和動手能力而設計的。

    小張經過一番奮鬥,在澳大利亞一所大學謀得一個講師的位置,生活安定下來後,也把家裏人接過來。女兒在國內上小學時成績中上,到了這裡的學校,成績卻非常突出,尤其是數學,學校還特許她跳級。小張非常滿意女兒的聽話和用功。但是有一天,學校老師委婉地提醒他,孩子太內向,過於靦腆,家長應鼓勵她接觸社會。不久學校批發給每個學生一些巧克力,讓他們自己去賣。老師特意多給小張的女兒一些,還叮囑小張一定幫助孩子賣掉巧克力。小張領著女兒來到他所任職的學校的各個系裏去兜售巧克力,閒談中,同事們説他們很多人都有過同樣的經歷,要幫助孩子接觸社會。大家不僅紛紛掏錢購買,還熱情地與小張的女兒聊上幾句。沒到中午,所有的巧克力都賣完了,小女孩開心極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張發現女兒變得越來越開朗、自信和健談了。升入初中後,小女孩選修了一門商業課程,課程快結束時,老師要求大家自由組合,製作一樣東西,在學校銷售,然後寫出報告。小張的女兒領著四五個同學,商量了兩天決定做餡餅。每人出一份錢,去商店買原材料,在小張夫人的指導下,大家利用週末忙碌了兩天。週一中午,孩子們在學校食堂擺開了餡餅攤,結果大受歡迎,連校長都排隊購買。事後,孩子們在報告中詳細列舉了他們的個人集資數目、對市場的簡單“評估”、原材料花費、人力以及最後的利潤分成等,獲得了老師的好評。

    學英文不忘講漢語

    華人在海外除了要為生存而奮鬥,還面臨更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在與當地社會相融和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中找到平衡。

    絕大多數在澳大利亞的華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曉中、英兩種語言,要求孩子在家裏能講漢語。在許多社區裏,都有中文學校,週末學校的教室裏坐滿了在澳大利亞生長而願意學習中文的孩子。

    老金是個事業成功的生意人,有一兒一女,14歲的女兒漢語、英語講得都非常流利,常常為父親的中澳生意夥伴做翻譯。原來女兒剛上小學,就被老金送回國內讀了幾年書,漢語很流利了才回到澳大利亞。現在老金正考慮讓已上小學的兒子也回國幾年,學習漢語。老金説他基本每年都要帶孩子們回中國,不僅讓他們有個語言環境,也讓他們感受祖國的變化,不要忘記自己的根。

    老李于20世紀80年代在出國學語言的熱潮中來澳大利亞,雖然經過千辛萬苦,獲得了澳大利亞身份,卻長時間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後來以不惑之年的精力和只知基本操作的基礎拿到電腦學位,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開始認真培養孩子。澳大利亞的中小學是義務教育,家長不用為孩子掏學費,而中文學校卻是收費的,但老李還是堅持讓孩子上中文學校。孩子上高中後,老李還專門請在澳大利亞大學教中文的老師教孩子古漢語和中文寫作。朋友從國內帶來的春節晚會、國慶50週年慶典的錄影帶,他都想法借來,放給兒子看,讓他了解中國。

    現在,如果有人問老李的兒子將來想幹什麼,他都直言相告,要做一名外交官。對此,老李常對朋友們幽默地説,他們兩代人最明顯的差異就是——他當年為求在澳大利亞立足,只能去學最易找到工作來養家的專業;而他的兒子卻可以憑自己的興趣,去構想、實現新一代華人對生活的期望。

     《參考消息》2001年11月1日


澳大利亞潮汕青年聯誼會訪問揭陽市
“華人的金融驕子”
澳洲僑青社舉辦第十四屆中國城嘉年華會
孤寂的群體——在澳大利亞的中國老人
香港與澳大利亞簽署雙邊工作假期計劃協議
華人當上澳大利亞富翁
澳大利亞布裏斯本唐人街一瞥
澳華公會成功舉辦第九屆“澳華日”
澳大利亞新州華人華僑將成立中國國慶慶委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