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海外華文傳媒回眸

    世界華僑華人分佈在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龐大的群體。他們既與中華民族有著血緣親情,同時融入當地社會,為所在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而為數眾多的的華僑華人媒體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

    從一八一五年于馬來半島的馬六甲創刊的第一份華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算起,華文媒體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了。據不完全統計,有五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出現過華文的、華文與其他文字合刊的報刊,累計總數約四千種。

     海外華僑報刊的開創

    十九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期,東南亞地區和美國先後涌現出一批華文報刊,如第一份華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第一份華文報紙《金山日新錄》等。這些早期華文報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它們都是由外國傳教士創辦的。

    從十九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中國人自己創辦的華文報刊在華僑聚居的美國和東南亞一帶相繼出現。如粵籍華僑司徒源於一八五六年在美國薩克拉門托創辦的《沙架免度新錄》,閩籍僑商薛有禮于一八八一年在新加坡創辦的《叻報》等。然而,在甲午戰爭以前,海外華文報刊數量不多,發行量有限,內容也大都以商業資訊為主。

    甲午戰爭後,由於中國國內政局劇烈動蕩,各派政治力量紛紛到海外創辦報刊,宣傳政治見解,以爭取華僑。特別是一九0五年到一九一一年間,中國的政治改良派和革命派在海外報刊上展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政治大論戰。伴隨著中國的變革,海外華文報刊日漸增多,並在這一時期呈現繁榮的局面。

     商業性與政治性的並進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是華僑報刊發展的重要時期。海外各國一批當地華商和文化人主辦的商業性日報相繼出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加坡《南洋商報》和《星洲日報》。這些報刊在商言商,為了拓展銷路,他們重金聘用著名文化人主持筆政,做到新聞快捷、內容豐富。他們還率先使用了照片傳真、新式鑄字機等先進技術。

    由於中國以及世界的政局起伏,政治性報刊也蒸蒸日上。從護國討袁到“五四”運動,從北伐戰爭到抗日救亡運動,大批華文報刊為中華民族危亡而同仇敵愾,為打倒軍閥、為抗日救國而大聲疾呼,表現出空前的一致性。其中,在那些原無華文報刊或華文報刊很少的地方,都因抗日宣傳綻開了報刊的新花。

    這一時期也是海外華語廣播的創始時期。一九三三年,“華語播音社”作為海外最早的華語廣播電臺,在美國開始播音。

     華僑報刊轉向華人報刊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海外華僑的大多數陸續選擇了所在國國籍而成為外籍華人,華僑報刊也由中國人在外國辦的報刊變成由華人登記註冊的外國報紙。

    報刊的本地化之後,各國華文傳媒也就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如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華文報刊由盛轉衰。與此同時,西方一些國家的華文報刊卻發展起來,使得海外華文報刊的地區分佈發生變化。

    中新社2001年9月13日

相關新聞

攜手共繪華文媒體的新版圖
——訪首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組委會主席劉澤彭


郭東坡會見東南亞華文媒體訪華團

“首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 秘書長夏春平訪談

華文媒體正以加速度發展
——訪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方漢奇教授


泰國華文報紙齊登廣告:“台獨”在泰無市場

馬哈蒂爾秘書會見華文報紙 拉近與華社關係

華裔人口兩萬多 加拿大華文報業一枝獨秀

美華文媒體和華僑華人譴責小泉參拜靖國神社

“首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九月南京開幕

海外華文報紙熱烈祝賀北京申奧成功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