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入世圖書

    走進書店,鋪天蓋地都是關於入世的圖書。據統計,國內入世書已有3700余種,比世界其他國家有關WTO的書的總和還多。數量如此之多,品質難免良莠不齊。無怪乎不少讀書人竟然挑不出自己需要的書。

    隨著我國加入WTO,人們迫切想了解入世對中國和自己的影響,入世書成為熱點是合理的。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入世圖書呢?

    加入WTO標誌著中國真正融入世界。要實現這一點首先要解放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説,入世是一場新的思想解放運動。入世的書不應該僅僅給人們許下美麗的諾言,也不能就事論事,而要幫助人們解放思想。有些書似乎仍然停留在過去的思維方式上,對經濟全球化説三道四。當然,並不是説不能批評全球化的負面影響,但主旋律應該是以開放迎接挑戰。而不是像有些書那樣大談入世後的危機,過份強調保護。應該承認,入世的確會帶來相當大的衝擊,但應該把這種衝擊作為動力,以競爭的姿態迎接挑戰,而不是在保護中茍延殘喘。指出衝擊的嚴重性是為了喚起人們迎戰的決心,而不是營造一種恐怖氣氛。如果把反全球化作為主旋律,大談保護,我們何必入世呢?氣可鼓而不可泄,入世的書應該是鼓我們迎接全球化挑戰之氣的。

    入世對我們各個行業的影響不同,入世的書應該為各行業的應對出謀劃策。一些行業受的衝擊大一些,應該從不利之中找出有利因素,確定新戰略。一些行業受益快一些,也要從有利中找出不利的因素。這就要在佔有大量資料的基礎上進行認真分析,而不是籠統地講什麼“一方面如何,另一方面又如何。”例如,汽車行業會受到較大衝擊,但換一種思路,不力求國産化而是實行全球採購戰略,會有什麼結果?入世會對紡織行業有利一些,但必須要讓人們意識到如何實現紡織品的升級換代才是最重要的。看待這些問題需要一種新的思維。入世的書只有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這些問題,才能給讀者以有益的啟示。

    許多發展中國家先後加入WTO,有些國家利用這一機會得到了迅速發展,也有些國家的一些部門,尤其是農業,受到相當大的衝擊。他們的經驗與教訓對我國是十分寶貴的。應該有更多的書對這些經驗與教訓進行總結,給我們以啟示。墨西哥、印度等發展中國家與我們都有相似的國情,他們所遇到的許多問題我們也會遇到。如果能在這類研究上下點功夫,寫出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實際資料的圖書,對我們入世後的戰略選擇肯定有借鑒意義。

    入世涉及到許多問題,寫書也有許多好題目。這些書應該有兩種類型:研究性的和普及性的。現在的書普及性的居多。這種書市場大,成為入世書的熱點。應該説這類書是需要的,但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寫。研究性書是普及性書的基礎,沒有前一種,後一種書也就成了無源之水。寫普及類書的應該是專家。張漢林教授等人所寫的普及性書受歡迎,首先因為他們是這一領域的專家。那種由某名人主編,或書商組織,找來大學生或研究生作“槍手”,或從網上下載一些資料幾天內編成的書,是不會成為好的普及讀物的。目前我們最需要的還是有深入研究的著作,這些書不能是急就章、不能急功近利,要靜下心來冷靜地寫。寫入世的書不能趕時髦,也不必擠在這時出版。“風物常宜放眼量”也應該是寫入世書的心態。

    我們常説,圖書市場需要精品,入世的書也需要精品。精品首先是內容。目前已出的3700多種書中缺乏精品,其中有許多只能稱為垃圾。這也是出版界和學術界浮躁之風的表現。近年來出版界有一種趕時尚的風氣,只求迎合潮流,出書快,而忽視了品質。入世書中有一些廢話連篇,有一些觀點經不起推敲,還有一些則是抄襲的“克隆書”。如果不改變這種風氣,是難出精品的。如果我們把這樣的書奉獻給讀者,豈不是誤人子弟嗎?

    要出精品不僅要靠學術界和出版界的努力,還需要認真的書評家。向讀者推薦好書,直言批評差書是有良心的書評家的職責。入世的書出了不少,但認真的書評並不多。認真的書評是對作者的監督,也是對讀者的引導。

    入世引發入世圖書熱是正常的,在眾多的書中出現一些粗製濫造的書並不為怪。任何一個熱潮中都難免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但時間會作出無情的淘汰。趕時尚的書會很快被遺忘,精品則永存。加入WTO以後,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希望以後會有更多精品入世圖書進入市場,為我國經濟融入世界而出謀劃策。 (梁小民)

    《光明日報》2001年12月27日

    

    


外經貿部公佈我國入世法律文件中文參考譯文
入世法律文件今晚上網
對WTO文件高價出版的批評和建議
滬版《中國入世議定書》全部停售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