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智性的力量——讀張志忠《當代長篇小説論略》

    近20年來,當代長篇小説的創作進入了一個新一輪前所未有的井噴期,持續而高産,成為寫作、出版和研究的一個熱點。然而,不可否認,對長篇小説創作的研究還缺乏系統性和深入性,有關當代長篇小説創作的研究著作與長篇小説的興盛並不等稱。張志忠的《當代長篇小説論略》(解放軍文藝出版社)以對有成就、有代表性的長篇小説的個案分析為切入點,梳理了當代長篇小説的基本態勢和特徵,對長篇小説的基本態勢和特徵,對長篇小説創作規律進行了有價值的探討。其中的當下性、歷史性、研究個性和對藝術的敏感度,特別值得關注。

     《當代長篇小説論略》以文學史為參照,用批評家個性化的治學態度、深厚的文學理論為基石,糅合多種批評理念和手法,冷靜而機智地為當代長篇小説創作的個體行為和整體態勢號脈。在由個別到一般,由局部到整體的研究過程中,張志忠緊抓長篇小説創作的“敘述手法”、“語言系統”、“內部結構”等幾個關鍵詞,著眼于“有意味的形式”,對不同樣式不同風格的作品採取了不同的與之匹配的研究命題和方法,進行了一系列有意味的嘗試。這裡,他吸收和整合了結構主義美學、原型批評、闡釋學、女性主義和比較文學等多種批評方法,從作品分析這一最基本的工作入手,把我們帶入了廣闊的文學思維空間。比如,在對《芙蓉鎮》、《泥日》等作品的分析中,側重於人的自然性與社會性,既查考他們的歷史,又關注他們的當下情境,既探尋他們的天性,也進行幾個人物間的人際關係研究,從而既研究這人際關係對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也討論了這人際關係對作品的情節故事和結構的意義;在對《鐘鼓樓》、《舊址》等作品的解讀中,以歷史感為基本支點,通過人物面對歷史的態度和他們的命運,反映歷史風雲,觸摸作家對歷史的思考;在對《英雄無語》、《走出硝煙的女神》等作品的研究中,從敘述學問題進入,對作品作出了新的評判……張志忠拋開了那些非文學意義的因素,只對作品負責,唯長篇小説創作的藝術構成至上。《當代長篇小説論略》有一個鮮明的批評立場,這就是將文學水準作為首要的焦點。這一焦點又是由長篇小説的結構藝術凝結而成的。也就是説,結構藝術是張志忠對長篇小説的藝術重心所在的認定。在對當代長篇小説創作研究中,他將這一認定貫穿始終,竭力張揚,由此而來的把握和研析令人耳目一新,頗有心得。當然,《當代長篇小説論略》並沒有在單個作品這個點上停滯不前,而以眾多的點構成了當下長篇小説創作這個面。對每部作品的解讀,雖然方法各異、重點不同,但從未迷失文學史和宏觀層面這一背景。由點成線到面,使得長篇小説的研究在深層次的基礎上,極準確地達到了宏觀鳥瞰的精度。

     更重要的是,《當代長篇小説論略》折射出一個批評家應有的良知和智慧,張志忠以智性和立場為劍,使批評跳出了社會學與道德的層面,將論述理智地上升到“文學研究”這一層面,注重和專事于長篇小説內部研究,從而使對當代長篇小説的批評更富“文學化”和“學術化”。可以説,這當是當代長篇小説乃至整個文學研究需要大力倡導和實踐的方向。

    《光明日報》2001年9月1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