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宗教與民間藝術  

    五色風馬

    五色風馬可以稱得上是藏區的大地景觀藝術,只要是行走在藏區,隨處可見飄揚著印有經文的風馬旗。風馬旗,藏語稱為“隆達”。五色風馬為白、黃、紅、綠、藍五種顏色。均有著不同的象徵含義:藍色表示藍天,紅色表示火焰,白色表示白雲,綠色表示江河,黃色表示大地。

    風馬旗起源於原始的祭祀文化中對動物魂靈的崇拜。最初只是將動物的毛髮係挂于樹枝,至今,一些邊遠地區仍然會在房門上方挂一屢羊毛。而普遍的意義上講,風馬帶有祝福和祈禱的含義,並且,連帶著人的具體氣運。五色風馬從圖案上來看多為寶馬背馱佛、法、僧三寶居中,周圍則是大鵬金翅鳥、龍、獅、虎等動物環繞,它們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寓意生命輪迴經久不息,其他的還有諸如佛像、佛塔、八寶、經文等。另外,不同地區的風馬旗在懸挂形式上也有所不同,藏東南一帶會用高聳挺拔的松樹桿,風馬旗也簡化為只有一種白色,然後,同一內容的經文圖案用黑色或硃砂色重復縱列在近十余米的白布上,立在村頭、山坡等處,遠看猶如旗陣,氣勢不凡。

    風馬多是由布製成,偶爾也會用到絲綢,這一類風馬主要用於懸挂,懸挂的地點不同,則又有不同的含義,惟一不變的是吉祥。另外,在藏區時常可以看到藏族人隨手拋出的風馬,這是一種印在土紙上的風馬,當人們祈願時它便隨風飄揚,將願望傳遍大地。

    唐卡

    也叫唐嘎、唐喀,是刺繡或繪畫在布、綢或紙上的彩色卷軸畫,是賦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個畫種。唐卡題材廣泛,有表現宗教題材的,有反映藏族歷史和民族風情的,也有反映天文曆法和藏醫、藏藥的科學唐卡。唐卡畫法主要以工筆重彩和白描為主。唐卡品種多種多樣,根據製作唐卡所用材料,可以將唐卡分為兩大類。一類用絲絹製成的唐卡叫作“國唐”,另一種用顏料繪製的唐卡叫“止唐”。國唐包括刺繡、織錦堆繡、緙絲、貼花及珍珠唐卡等。繪製唐卡所用顏料取自不透明的礦物及植物顏料,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動物膠及牛膽汁,使繪就的唐卡即使經過數千年,依然色澤鮮艷不褪色。另外還有兩種印刷唐卡,一種是滿幅套色印刷後裝裱的,還有一種是先將畫好的圖像刻成雕版,用墨印于薄絹或細布上,然後著色裝裱而成。

    擦擦

    “擦擦”俗稱小泥佛,是用凹型模具塑造出來的泥造像,屬供奉神佛的一種聖物。在聖山、神湖邊和轉經路上,常常能看見放滿擦擦的小房子“擦康”。它也常被填在塔和佛的身體裏,使其更具靈氣。普通泥塑“擦擦”,流行於民間,隨處可見,有的背面粘有青稞或其他穀物,以示祈望。有的在泥土裏摻進金、銀、瑪瑙、珍珠、珊瑚等寶石粉,以示貴重。還有將活佛火化後的骨灰與泥土混合製成“擦擦”,多作為聖物填入佛塔,被認為活佛的靈魂不滅,人們對塔叩拜可得到賜福。

    木刻版

    藏區最重要的木刻形式之一就是用來印刷經書的木版。還有用來印刷唐卡、壇城、法輪圖畫和印刷宗教儀式和其他吉祥物品的圖案的木版。與此相類似的木刻版是專門用來印製風馬的木刻版。印製風馬的材料有棉布、紙張和絲帛。除了印刷用的木刻版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木模叫“色巴”。這是一根做壓模模具使用的四面雕有十二生肖、動物、昆蟲、植物等圖案的四方形木棒。用“色巴”的四個不同的面在和好的糌粑麵糰上壓上去,便印出了形狀各異的圖案。這樣做成的糌粑就可以用作供品或在宗教儀式上使用。還有一些木模雕有咒語,據説蓋在人相應的身體部位可以祛除病痛。

    瑪尼堆

    藏區在戶外最常見的石刻藝術就是瑪尼石,它們按不同的形狀疊成尖錐形堆放在路邊、橋梁、山上、河邊、墓地。瑪尼堆是由大量的刻有佛像或真言經文的石板組成的,石板的數量往往固定在某個特定的數目上,例如供奉石供者的年齡,或者繞瑪尼堆轉經的圈數,如一百、一千、一萬、十萬不等。這些經過雕刻的石板往往堆疊而成,在藏區隨處可見。有趣的是不同地方的瑪尼堆被堆放的形狀和雕刻手法也各有特徵。青海省內的玉樹、班瑪、澤庫等地的瑪尼規模都很大,堆砌得像一堵墻。其中,最龐大的就是位於青海玉樹的新寨瑪尼城,面積足有三個足球場大,最多時堆放有25億塊瑪尼石。而甘孜瑪尼則顯得很有規矩,大都被堆成壇城、金字塔、圓錐等形狀。另外,在一些轉經道或山口之類人們不能輕易到達的地方,許多瑪尼石都被簡化成由十幾塊未被雕琢的卵石堆成,也有的只是在特定的區域內散落一地。

    藏戲與跳神

    藏戲在藏語叫“阿吉拉姆”,是一種以民間歌舞形式錶現故事內容的綜合性表演藝術。“阿吉”,藏語意為大姐或女性;“拉姆”,意為仙女。據説它起源於15世紀,噶舉派僧人唐東傑布立志要在雪域各條江河建造橋梁,為眾生謀利。他千辛萬苦募籌造橋經費,但過了三年還未成功。後來,他發現虔誠信徒中生得俊俏聰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招來組成戲班子,以佛教故事為內容,自編自導成具有簡單故事情節的歌舞劇,到各地演出,感化民眾,募集經費。這就是藏戲的雛形,為此,人們把唐東傑布視為藏戲的祖師。又因藏戲最初由仙女般的七姊妹演出,人們又把藏戲叫作“阿吉拉姆”。藏戲真正形成自己的一套藝術形式,大約是在17世紀以後。

    很多人容易把藏戲與“跳神”聯繫在一起,其實這兩者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跳神起源於8世紀赤松德讚執政時期,桑耶寺落成之後,從天竺請來的高僧蓮花生,根據佛祖釋迦牟尼關於佛教密宗四部學説中的瑜伽部裏金剛舞一節,組織跳神法會,驅鬼酬神,為寺院開光。蓮花生的傳記中説:“譯經師在桑耶寺‘慈氏洲’譯經完後,由長老手持譯經繞‘務孜’殿三周,排成行列,戴上假面具,擊鼓跳舞,為所譯經典開光,從此沿襲至今。”這是西藏各寺院跳神的來歷。

    (摘自《藏地牛皮書》,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1月版,定價:58.00元。社址:北京東四12條21號,郵編:100708)

    光明網 2002年6月19日

    


不被稱為英雄的旅行是怎樣的?——翻閱《藏地牛皮書》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